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爲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最近沒有什麼好看的電視劇看,於是就又刷了一遍軍師聯盟,裡面的司馬懿可謂亦正亦邪,亦奸亦忠,讓人分不清好壞,該討厭還是喜歡,這個形象可是大大顛覆了歷史上那個陰險狡詐篡奪曹家孤兒寡母天下的奸臣形象。於是有感而發,那麼今天就細說以下司馬懿奪權的那些事兒吧。

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為什麼曹操那麼英明多疑的人,最後打下的江山卻被外人奪走了,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曹操和司馬懿雖然曾經為君臣,但是卻並不屬於同一個時代的人,這種說法很矛盾,沒錯兒,因為歷史往往就是這麼矛盾的發生著,作為曹操來說,生於漢末亂世,他的任務就是匡平亂世,澄清宇內,那麼他到底有沒有完成任務呢,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因為雖然沒有同一全國,但卻統一了北方,使得中原人民免遭戰亂之苦。

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而以後奪權的司馬懿,此時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丞相府掾屬他此時的地位距離至高無上的曹操中間還差了太多層級,因此即便懷疑篡權,曹操也是萬萬懷疑不到他身上的,這就像今天的一個大公司,作為老闆,你會懷疑你公司的一個基層幹部以後來和你爭奪控制權麼,顯然是不會的,因為大公司基層幹部成千上百,更何況一個帝國。軍師聯盟只是影視形象,不是真正歷史。

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而在歷史上,衣帶詔案件也不關司馬懿的事兒,也不關楊修的事兒,魏王出征時候,臨淄王作詩而魏文帝哭哭啼啼的主意也不是司馬懿出的,還有荀彧自殺也不是因為要誣陷臨淄王,而是因為荀彧反對曹操稱魏王,還有著名望族崔琰,也是因為公開支持曹丕,而曹操不想兒子這麼早形成勢力而被殺的。這一切都和司馬懿沒有關係,因為以曹操的多疑來說,司馬懿是萬萬不可能有任何不臣之心的。

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第二 司馬懿過於長壽。他四十多歲壽終正寢,這在古代就是古來稀,而偏偏曹魏皇帝從曹操往下一個比一個短命,曹丕才當了六年皇帝就駕崩了,而曹睿也僅僅在位了十三年不到二十五年連續更換了三位皇帝,且有幼主,這就導致了,需要不斷有輔政大臣,而剛好司馬懿是助曹丕奪的世子位的功臣,因此備受重用,然後曹丕駕崩,被任命為託孤大臣,這樣權勢和威名有了一個極大提升,而後輔佐曹睿,又立下了不少軍功,這樣不但在朝中又極大的關係勢力,而且在軍中也藉機培養了親信,這就為以後政變提供了生力軍,之後曹睿駕崩,再度成為輔政大臣,三朝老臣,兩次輔政經驗,此時已經成為百官之手,再往上突破就沒那麼難了。

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第三 曹家極力收攏宗室權勢,導致曹家宗室的存在感不強,掌握不了軍權,唯一一個掌握軍權的曹爽又是個草包。被人騙的滿門抄斬。同時且人才極缺,曹家,夏侯家兩家 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人才,一代不如一代,有的盡是紈絝子弟。因此,司馬懿發動了政變後,沒有曹家宗室勤王除奸。這才順利掌握了大權。

英雄一世的曹操打下的半壁江山,為什麼最後卻被司馬懿奪走了

第四 也是曹操在位時實行的是寒族法家政策,有能者居之,而曹丕上位後,為了拉攏士族支持他當皇帝,於是就採取了九品中正制,以此交換士族在朝廷的永久做官權,而這則進一步導致了傳統士族權力加強,最後遂釀成大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