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肝癌患者,醫生痛心疾首:家人患了B肝,還不預防肝癌?

許多的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中的真實事例更是如此,既然已經知道家族中有乙肝患者,那麼就應該儘早去醫院就診,無論是消化內科還是感染科,一次完整的檢查,就能讓你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肝癌還會發展到晚期麼?

45歲的張先生如今也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了,早些年到大城市裡打拼,二十來年下來,也站穩了腳跟,成了家有了一兒一女。

日子本來過得很好,就最近的一個多月裡,總是覺得身體不舒服,不光吃飯不好,經常還容易感覺到疲勞。去醫院體檢後,先是懷疑胃腸道的疾病,於是去做了胃鏡。

胃鏡檢查前,做了血檢,血檢發現了他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以陽性,胃鏡結果顯示他的十二指腸有淺表潰瘍和慢性胃炎。

最初的治療方式就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炎,然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感冒,在家附近的診所進行了輸液。在半個月前,張先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發現自己的尿液很黃,一開始以為是上火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根本沒有放在心裡。誰知尿液的顏色越來越黃,幾乎成了金黃色,這才跑到醫院去。

45歲的肝癌患者,醫生痛心疾首:家人患了乙肝,還不預防肝癌?

患者此時屬於明顯的黃疸,在做了詳細的檢查後,張先生的肝臟觸診沒什麼特殊情況。這是到底是什麼病?

醫生們按照黃疸的思路分析也會有很多種可能性,例如說:

根據肝功能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和GGT判斷是溶血性、梗阻性還是肝細胞性黃疸;

如果是梗阻性,需要做影像學檢查判斷肝內還是肝外梗阻;

因為張先生屬於急性發病,且近期內感冒輸液了,藥肝也不能排除;

之前胃鏡時發現了表面抗原可疑陽性,因此也可能是乙肝急性發作;

除了以上原因,也可能是甲肝、戊肝等急性肝損害。

為了能準確判斷,患者只能暫時住進病房,一邊檢查,一邊治病。

45歲的肝癌患者,醫生痛心疾首:家人患了乙肝,還不預防肝癌?

檢查結果出來,顯示患者的肝臟內有個巨大的腫瘤,而因為腫瘤是向著膈肌(也就是往上長的)生長,下方的並不大,所以醫生觸診沒能發現。

而根據患者的ct來看,綜合乙肝病史、甲胎球化驗不正常等,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晚期肺癌。

結論一出,醫護人員無不痛心疾首,張先生的母親早些年是乙肝肝硬化腹水,而他的姐姐也有乙肝問題,兩位家人都有了肝的問題,而張先生還是沒有注意。

疾病的產生和基因有著一定關係,特別是某些疾病都會具有遺傳性。

除了遺傳外,乙肝具有傳染性,作為常年接觸的家人,很有可能會傳染上乙肝病毒,因此,有乙肝家族史的人應該定期去醫院體檢,在沒有產生肝硬化前,將乙肝控制住。

45歲的肝癌患者,醫生痛心疾首:家人患了乙肝,還不預防肝癌?

乙肝是傳染病,傳播途徑與艾滋病類似,但我們千萬不要歧視乙肝患者,身邊有乙肝患者的話,一定要提醒他去 醫院的消化內科(或感染科)就診,及時的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才不至於發生像本文中一樣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