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爲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大家好,本期咱們來聊聊三國中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諸葛亮與姜維,蜀國的兩位軍事家,屢屢興兵北伐,卻屢屢失利而還,後人對他們二人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姜維是諸葛亮軍事上的繼承人,也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策略。諸葛亮六出祁山,雖然無功而返,卻因他辛苦勤政、殫精竭慮,成為後代著名的宰相。“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多少人讀到諸葛亮命喪五丈原,都不禁唏噓扼腕。可是去除掉這些情感因素,從蜀國的戰略層面考量,諸葛亮及其後繼者姜維採取的進攻態勢最終換來的結果只是徒耗國力,頗有以卵擊石的意味。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諸葛亮數次北伐,動員了蜀國的上下之力,劉備的“荊州集團”“空降”成都,成了領導人,自然有人不服,通過北伐,各種資源跟軍事力量幾乎都為“荊州集團”所擁有。此外,劉備、諸葛亮等以漢朝皇叔正統自居,如果不屢次北伐,在諸葛亮時代,的確會缺少一種政治資本。北伐,是在外事角度上解釋蜀國的合法性,為了更好地掌握成都。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後代人通過各種演義,塑造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形象,諸葛亮儼然已經成為忠臣的代名詞,鼓舞了後代的仁人志士。對諸葛先生的小錯,並沒有像很多歷史論著那樣為尊者諱,因為他過於光輝的形象已經足以讓人本著“瑕不掩瑜”的包容去看待。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而他的繼承人姜維,就沒有這麼好運,也沒有那麼好命,陳壽說他“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也多少是一種代表性的觀點。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姜維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是藉著魏國諸葛誕在淮南起兵謀反,並聯合東吳,一時聲勢壯大。司馬昭親率大軍東下討伐諸葛誕。姜維以為魏國後方空虛,就乘機攻魏秦川。十二月,姜維率兵數萬出駱谷,到達沈嶺。魏國兩線作戰,雖在長城積存了大量軍糧,可以持久作戰,但防守薄弱,畏敵情緒很高。聽說姜維再度來犯,軍心大亂,驚慌失措。司馬昭任用徵西將軍司馬望和安西將軍鄧艾領兵作戰,鄧艾等人擔心姜維突襲長城,就屯重兵防守長城沿線。姜維軍隊在芒水依山為營。司馬望、鄧艾也率軍在附近安營紮寨。面對姜維的數次挑釁,鄧艾、司馬望不為所動,只是堅守,並不出兵迎敵。戰爭陷入膠著情形,蜀、魏兩國長期對峙。第二年諸葛誕戰敗被殺,姜維聞訊,只得退兵。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不過,姜維終究沒有諸葛亮在蜀國把控力強,姜維出兵攻打洮陽,在侯和地區被鄧艾擊退。與段谷之敗類似,姜維先是佔據優勢地形,最後卻落敗而退。失敗之後,姜維並不著急趕回成都。廟堂之上,宦官黃皓專權,與右大將軍閻宇相勾結,密謀奪取姜維的兵權。姜維本是魏國人,後投降蜀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自然受到猜疑,姜維“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這是姜維的最後一次北伐,以他受到猜忌而告終,此時的蜀國,已經不可能再度北伐,此時的姜維,也不可能再度北伐,因為,時間已經不允許了。

三國中諸葛亮、姜維,北伐都未成功,為何後世評價反差卻如此之大

姜維擔憂國事,可是到了姜維的時代,後主劉禪早已經是宦官當道了。姜維曾經上表說:“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姜維防患於未然的建議本可以挽救蜀國的性命,可是宦官黃皓迷信鬼神,通過占卜得出來蜀國沒事,根本沒有及時上報軍情。等到鍾會、鄧艾的大軍逼近,蜀國才想起來讓“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後鄧艾從陰平小路奇襲蜀國,此時的蜀國,人才已經嚴重不足,蜀國因此國破。

諸葛亮與姜維二人可以說是同樣的使命,同樣的結局,後世評價卻反差極大,不得不說,歷史有時候真的是被人打扮的小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