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说起新疆美食,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羊肉串,往往忽略了“抓饭”的存在。抓饭是维吾尔饮食文化中的精品,维吾尔语称之为“波劳”。人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爱吃,在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等各种民俗往来中,也无不用此来宴请宾客。如今随着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光维族朋友们喜欢抓饭,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朋友们也都爱上了这一道富有浓厚异域色彩的美食。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相传在1000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的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选用牛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个月后身体竟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医生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在的抓饭了。

传说是否真实我们暂且不去考究,但抓饭确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羊肉性热,含大量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洋葱、胡萝卜等食材都富有多种维生素。有的人在制作抓饭时还会加入杏干、葡萄干、鹰嘴豆等,不仅口味变化更多,营养也更为全面。用这样原料做的饭,吃了后怎能不满血复活!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新疆传统的少数民族做菜基本不放酱油,调味料也不多,一般只靠油盐。有很多人误以为抓饭的做法类似炒饭,实际上完全不同。米必须是生的,如同蒸米饭一般由肉汤焖至全熟,一揭开锅盖来便是扑鼻的肉香。另外,也有不放肉的“素抓饭”,还有佐以葡萄干和其他干果制成的甜抓饭,算是抓饭里比较清淡的品种。

从食材的选择上来说,胡萝卜是抓饭的灵魂,没有胡萝卜的抓饭是做不出那种香味的。羊肉的部位也必须讲究,餐馆里常做的大锅抓饭,肋排肉和腿肉都得有,纵横切出均匀的大块儿来,一盘儿抓饭一块肉。精致一些的小锅抓饭,肉都已经提前剔好,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儿散在饭里,米饭的口感会更为醇厚。而寻常人家做抓饭多用羊排,肥瘦相间,层次丰富。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做抓饭用的配料比例以大米为准,大米与清油为5:1,大米与胡箩卜为1:1,大米与水为5:4比例。抓饭的做法是:首先将清油倒到锅中炼熟,把切成片状的洋葱放在热油中炸黄,然后将切好的肉块放入锅中炒至半熟,把切成细条状的胡箩卜倒入锅中搅匀炒熟,退火后加水煮开,再把洗净的大米投入锅中煮至大米将水吸收后,压火盖严锅盖焖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在宴客中,人们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洗手,并递上干净的毛巾擦干。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三人一盘,一人把饭上的熟肉撕成小块或用小刀切碎,吃时每人从自己的面前食用,抓起的每一撮饭中带一块儿肉。你一把,我一把,依次向前推进。如果来客是汉族人,不会抓或不习惯抓,主人会把小木勺放到盘子旁边,由客人自己选择。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如果只是自家吃的话,维族人一般会把饭盛在一个大盘里,全家人围在一起抓,这样亲情的气氛更浓,饭更有滋味。每逢古尔邦、肉孜等节日以及其他喜庆日子,几乎家家都要做抓饭。食堂,餐馆多以抓饭配上薄皮包子出售。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薄皮包子配抓饭几乎是一盘抓饭最高的待遇!新疆的薄皮包子和别处的包子不同,个头更大,皮也更薄,四四方方的,更像是放大版的饺子。馅料是肥多瘦少的新鲜碎羊肉,配同样切得细碎的皮牙子(洋葱),皮上还要散上些胡椒粉调味。包子肉汁厚重,搭配洋葱的鲜甜更是一绝。若再佐以奶茶或酸奶,则更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你对新疆菜的印象是?

安拉胡阿克巴!这才叫新疆抓饭,你吃的只能叫炒米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