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原文:[虾饼]:

以虾捶烂,团而煎之,即为虾饼。

淸 袁枚《随园食单》水族无鳞单

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虾饼就是用去壳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滋味鲜美。煎虾饼,从腌制入味到制做恰到好处,一口咬下去,丝毫不油腻,只恨不能一口两个。在《随园食单》中除此煎虾饼以外,在“点心单”中还有一道“虾饼”。这虾饼是一道主食,用虾肉、面粉制成。最早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常州最为有名,《随园食单》载有制法:“虾饼,生虾肉、葱、盐、花椒、甜酒脚少许,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由于虾饼的形状类似腰鼓一样打着皱又被称为“铜鼓饼”。屈指萛来此虾饼距今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

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此二者虽然叫法相同,但在制做方法上却有三点不同之处。首先“点心单”中的“虾饼”使用生虾肉,加入葱、盐、花椒、甜酒少许,加水与面粉和均,最后用香油炸透。“虾饼”加入面粉是道点心,而“煎虾饼”不加面粉而加淀粉是道菜。其次从烹调方法上也有不同,“点心单”中的“虾饼”是用“炸”法,“无鳞单”中的“虾饼”是用“煎”法。煎法要用微火、少油,把主料两面煎黄并使之成熟的方法;它不同于使用旺火多油的炸类菜,其成品不焦、不脆,而是外酥、内软的口感。

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其三“点心单”中,制作“虾饼”所用虾肉是整粒的,成品可见大虾仁。而“煎虾饼”则是把虾肉制成泥茸。制茸全国皆有,只是叫法不同,北京称之为“腻”、 山东称之为“泥”、广州称之为“胶”、河南称之为“糊”、四川称之为“惨”,南京的传统叫法为“缔子”。

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缔类菜肴的制作古已有之,制做煎虾饼要把虾茸、肥膘肉茸细剁均匀,煎饼时的油温不宜过高,否则容易外焦内生影响口感。煎虾饼现为淮扬名菜,经常作为筵席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金陵还有一道名菜“水晶虾饼”,其制做方法与煎虾饼基本相同,只是将煎改为蒸,成菜色泽洁白、虾嫩味鲜。虾饼的制作虽然比较简便,但其味道却甚为鲜美。


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下面制做随园菜煎虾饼此菜制法原文是“以虾捶烂,团而煎之,即为虾饼。”具体制法是,将鲜虾仁去沙线冼净,剁成虾茸,马蹄切成粒,膘油剁成膘茸,三者放在一起,葱、姜洗净后捣成汁水待用。将精盐、绍酒、葱姜汁,蛋清和淀粉放入虾茸中,充分搅拌均匀。平底锅置于火上,放少许油,将虾茸挤成圆球形放入,用铲压扁成饼,以中火煎至虾肉成热,两面金黄时起锅装盘。此菜鲜香袭人,软嫩爽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虽都叫虾饼,却制法不同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