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爲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徐階。徐階在朝為官的一生並沒有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但仍是實行了許多良政。徐階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人。他寬容平和不忤逆,但多次直言不諱;與權臣嚴嵩共事期間事事順從,但迂迴之下排除異己。能屈能伸,審勢度時便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為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徐階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有“文曲星下凡”之稱。他這人的運道極好,於幼時幾次危難之際,皆能化險為夷,似是上天都眷顧他。後來中探花、入朝為官皆是順遂。當時的權臣嚴嵩獨攬朝政,嘉靖皇帝對其深信不疑,寵愛非常。初入朝廷的青年都會有一股報效祖國,為國為民的熱血之心。徐階對嚴嵩一黨深惡痛絕,曾立誓必除嚴嵩。起初徐階不屑依附嚴嵩,處處抵抗。但一個是初入朝廷僅有一腔熱血的小官,一個是專權霸政的皇帝重臣內閣首輔。兩相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徐階的這一行為讓自己多次陷入危難之境。身在廟堂中的人成長是非常快的。嘉靖皇帝沉迷求仙之道,朝政已然把控在嚴嵩手中,若想要做成大事,需得保得性命。依附嚴嵩已成必然。

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為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嘉靖年間王陽明的心學影響極大,徐階便深受其益。“知行合一”是徐階領悟了一生,並貫徹了一生的思想和追求。徐階明白依附嚴嵩,表面順從不過權宜之計。他是個想要幹大事的人。只要心中存有良知,行為相合,被人說成趨炎附勢又能如何。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所以徐階在朝事事順從,甚至為了贏得嚴嵩的信任,與他結成了姻親。很快的,徐階成為了天子近臣。身為寵臣的徐階並沒有目中無人,居功自傲。相反,他謙虛有禮,寬容隨和,在朝堂中風評甚佳。而且能夠直言進諫,勸得住荒誕糊塗的嘉靖皇帝,於社稷頗有助益。這樣一個能做事會做人的近臣自然會比心比天高的權臣受歡迎的多。

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為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深諳為官之道,哄得了上,御得了下,這不得不說是徐階的聰明之處。察言觀色,審勢度時便是他的另一層保護色。嘉靖皇帝雖行為荒誕但絕不愚蠢。朝政之事其實看的清明。嚴嵩風頭太盛,終將會被摧毀。嘉靖四十一年,嚴嵩被告發,皇帝勒令其退休,徐階取而代之。徐階多年的努力終有成效,但他心裡明白嚴嵩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他不曾學別人樹倒猢猻撒的模樣,他多次探望並未在皇帝面前落井下石。因為他明白皇帝還是捨不得嚴嵩的。能夠猜中皇帝的心思是一件危險但幸運的事。果不其然皇帝想要召回嚴嵩,徐階絕不會同意。他多年在嘉靖面前的表現將會為他加分不少。徐階婉言力勸之下,皇帝終於歇了這心思。自此,嚴嵩再無回朝堂之機。

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為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嚴嵩倒了,徐階實現了他早期的誓言。“知行合一”的這一思想支撐了他多年的完美表演。他開始他的良政。體恤百姓納稅勞苦,上書請求減稅;十分愛惜人才,舉薦高拱、張居正入朝為官;直諫批評皇帝冤判海瑞之案。繼任首輔後,處理嚴嵩弊政,完善朝廷選拔,凡此種種都是他憂國憂民的體現。更何況他還提拔了明朝最富盛名的首輔張居正。

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為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徐階的諫言可不止是在皇帝在位時才有,在嘉靖皇帝逝世後,他同樣如此。起草遺詔,恢復那些因批評皇上而遭懲處的言官,批判皇帝痴迷道教的荒誕行為。撥亂反正的舉止一直延續。徐階在朝幾十餘年,幾次致仕,急流勇退。在朝堂中沉浮起落,浸染了一身為官的習氣,但始終保留一絲清白之心。“知行合一”這一思想深藏於心底,於迂迴之中慢慢顯現。看得清明,能夠伸屈,不忘初心,當真聰明之人。

嘉靖年間的首輔徐階,為官清廉而寬和順從

小編認為徐階的這一生擔當的起“大智若愚”這四個字。朝堂之中權臣能有善始善終的人很少,身處權力中心還能不忘初心的人更少。徐階的聰明之處並不僅僅在於他的那矛盾的個性體現。幾次大起大落,於激流勇進之時請求辭去,亦使得他擁有嚴嵩所得不到的皇帝的信任。哪怕險些晚節不保,他所留下的影響與助益都使他安度晚年。“知行合一”這個思想啟發了許許多多在朝為官的人,但唯有徐階能將它運用得當。他因這一思想入朝,也因這一思想保得自身。聰明之處,莫不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