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首輔張居正的處事原則

明代是封建時期最無安全感的朝代,對於皇帝如此,對於大臣更是如此,從皇帝設置東廠特務又設置監督東廠的西廠特務機構就可以看出來。在這樣隨便被不認識的安排個理由就可以掉腦袋的朝代,張居正又是靠什麼樣的處事準則安然無恙的由不知名的小吏一路進階成一代首輔的呢?從古至今,環境圍繞著人物一直在變而我們對待環境的正確準則卻一直有幾個核心,讓我們學習張居正在人生困頓不得志時的處事原則,應用職場疏通自己的人生道路。

領略首輔張居正的處事原則

不得志時,張居正絕不尸位素餐、得過且過,心中牢記目標厚積薄發。張居正的威望並非一蹴而就,出入仕途,打敗全國眾多佼佼者的張居正僅被分配到了翰林院,終日重複而乏味的文書和同僚們飲酒作樂的行為也使這個年輕人懷疑自己的選擇。轉身一想,自己的重點豈能是這樣冰冷的牆壁,他的位置是聲震寰宇的大臣。於是他以非常的恆心投入實踐為將來積累經驗,休假期間也是閉門謝客,攻讀歷朝典章制度,思考興邦之道。他也並非一心只讀聖賢書,一旦風逢著時機便向外巡歸來的同僚詢問當地情況或者身體力行深入基層。年復一年的沉澱終於讓這個沉穩的得到高層的賞識,開始了真正的宏圖道路。

領略首輔張居正的處事原則

像張居正這般出入官場人物,要想真正在虎穴裡實現抱負,最重要的時隱藏鋒芒、遠離是非。雄心大略地張居正並非一介莽夫,初入官場,不同政派之間會著眼挑選派系人選,而張居正此時並未莽撞地談論自己地抱負,相反他化身普通地官僚小心討好實力正旺地嚴嵩,明哲保身,這其實才是大丈夫所為。那些囂張跋扈的子弟忘形炫耀的同時可能也成了別人爭鬥的犧牲品。漸漸地張居正敏感地察覺到提拔自己的徐階和勢頭正旺的張居正爭鬥到了巔峰,如果這時鋒芒畢露的話必然成了別人鬥爭的犧牲品,所以,他決絕地選擇了休假離開,這一別便是三年,短暫避讓是非的張居正在這三年裡不斷磨練自身。初入某一圈子的我們也是如此,要明智地瞭解鋒芒如利劍,越鋒利越易送命,所以大丈夫能屈伸,短暫的休生並非怯懦無能。

領略首輔張居正的處事原則

如果張居正因為處身翰林院而一蹶不振,後來便不會有他地的名聲了,三年裡,張居正始終保持熱情,找機會顯露才幹以得到賞識。張居正是一位身懷天下的人,他始終牢記當年那個窮命讀書的少年將來是要光耀門楣。當朝廷看起來到了黑暗盡頭時,張居正認識到自己的時機到了,這個還似當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在皇帝面前將國家危機論述得頭頭是道,雖然最後沒有得到皇帝得重視,但他卻得到了徐階的賞識,得到了機遇的垂青。沒有人會因你的沉默而看見你的抱負,一味等待、失去熱情的人註定會被埋沒在沉默裡,等待被更替。

領略首輔張居正的處事原則

生存,對於當時一無所有的張居正來說,在官場只能用這個詞,必須靈活地在險地生存下去。明朝政派鬥爭激烈,政派首領嚴嵩迫切要求官員表明立場,而夾存在雙方勢力下的張居正慎重考慮後發現表態即是自掘墳墓 ,於是他像打太極一樣既積極面對又沒有急於表態,把握時機順勢引導。再後來經歷兩派鬥爭激烈,便尋找機會抽離朝廷建設邊防,這樣一來邊疆穩定、朝廷上下對他稱好。在現實中,到處都有爭鬥,而爭鬥的性質又因為外部境況而變化,表白立場無疑是放置炸彈,所以我們應該像張同志一樣擅於打太極,靈活地生存。

雄心勃勃的他終於躋身內閣,一躍成為一代名輔。張居正的經歷可以告訴我們,失意會給人生蒙上薄霧,只有不放棄地探知方向,在跌倒中總結經驗,厚積薄發最終能夠守得雲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