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允炆登基應該會是個仁慈的皇帝,可是朱棣為什麼還要造反呢?

桃葉蓁蓁


這個跟朱允炆仁不仁慈沒有任何關係,主要是當時為了維護中央政權,才不得已做出削蕃的

決定。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保證大明國祚綿長,親自設計、制定了多項重要政策,並以寶訓的形式固定下來,要求後代子孫嚴格遵守,大臣有敢輕議者嚴懲不貸。分封宗藩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政策。朱元璋先後於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個從孫)為藩王,分鎮全國各地。朱元璋認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藩王的權勢很重,擁有自己的軍隊,少則三千,多則數萬。特別是北方邊防線的幾名“塞王 ”,擁有指揮軍隊的權力,如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連朵顏三衛都要聽他調遣 。太祖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藩王來確保朱家江山,卻沒有想到雖然為繼任者去掉了驕兵悍將這根尖刺,卻留下了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這另一根尖刺。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宗藩為“三憂”之一(另兩憂為邊防和河患),多次上疏太祖。朱元璋不允許有人要改變這項政策,甚至加以殺戮。然而他沒有想到,在他剛剛辭世不久,他親立的皇太孫就因此而丟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諷刺。

藩王擁兵自重

藩王擁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形勢成為建文帝心腹大患,使他常常難以入眠。建文帝知道,雖然自己貴為天子,但是以朱棣為首的藩王多是自己的叔叔,正挾重兵虎視眈眈,未必會把自己放在眼中。他還清晰地記得,一次只有燕王和他在的場合,燕王以手拍他的後背,以開玩笑的口吻對他說:“不意兒乃有今日!”這情景恰巧被太祖朱元璋看見了,責問朱棣怎敢如此無禮。建文帝急忙為朱棣開脫,但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從那時就開始考慮如何處理宗藩問題了。

在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藩,當時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自己的藩地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準備造反,對建文帝造成嚴重威脅。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為了皇子中的最長者,而且隨著朱棣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他已經成為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削藩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

朱允炆即皇帝位後,建文帝依賴齊泰、黃子澄等人,將削藩付諸實際行動。建文帝削藩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周王朱橚。建文帝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備邊的名義兵臨開封,趁周王毫無準備之際突然將其抓捕,送至京師。建文帝將周王謫遣到“煙瘴之地”的雲南蒙化,後又把他召回京師禁錮起來。為什麼首先選擇周王呢?周王朱橚,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周王,十四年(1381)就藩開封。這次削周王名義上是因為周王次子告發他“異謀”,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實力最強、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對手,這次削藩的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二人皆為妃所生(在此問題上有異議),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廢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隨後,建文帝又先後廢湘王、齊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標直指燕王朱棣。

在削藩問題上,朝臣本來有著不同的意見。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一些大臣主張採用漢代“推恩”的辦法曲線削藩。他們建議建文帝把藩王的權力分封給藩王所有子孫而不僅僅是嫡長子一人,而且要異地分封,這樣藩王的權力就會逐漸削弱,不會再威脅到朝廷。卓敬更是建議建文帝立即將燕王遷封到南昌,既維護了親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建文帝認為很好,卻沒有去實行。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大臣堅決主張削藩,但在具體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黃子澄認為燕王實力強大,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削燕王。齊泰則主張擒賊先擒王,只要先剷除燕王,其他諸王自然無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聽取了書生黃子澄的意見。建文帝並未意識到他的行動實際上已經打草驚蛇,燕王朱棣正發展勢力,蓄勢待發,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可以說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針對燕王的。但建文帝的軟弱害了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並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先從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這樣不僅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準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



隨意分享ok


朱棣雖然有政治野心,但在朱標死後,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已經偃旗息鼓。“靖難之役”是一步一步被朱允炆給逼出來的。平常人尚有苟且活命之心,更何況手握軍隊,而在將士心中素有威信的朱棣。

朱元璋即位後,封太子朱標為太子,可朱標早逝,朱元璋選擇立朱標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同時又大肆屠殺功臣宿將,怕他們威脅到朱允炆的皇位。但北方少數民族還是侵擾明朝邊關,朱元璋選擇陸續分封自己年長的九個兒子,這些藩王雖然無權干擾地方行政,但都有自己的軍隊。起到防範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和防範叛亂,以鞏固朱家天下。

朱允炆早在被立為皇太孫之時,就擔心他的這些叔叔們,擔任朱允炆老師的黃子澄寬慰朱允炆,向朱允炆講述了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現在看來,這完全是書生的一廂情願。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何在?

朱棣和朱元璋相比,在各方面都差一個檔次,而在給後代皇帝挑選輔政大臣這一點,要比朱元璋高明的多。朱元璋死後,給朱允炆留下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為顧命。朱允炆即位之後,以雷霆手段迅速開始削藩,一年之內連廢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輪到朱棣之時,朱棣裝瘋拖延時間,提出朝廷之中有奸臣離間自己叔侄關係,自己迫不得已之下起兵“清君側”。而在靖難一役中,齊泰、黃子澄昏招百出,充分學習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向朱允炆舉薦了曹國公李景隆,而朱棣一聽說朝廷派李景隆為帥大喜過望,李景隆先後兩次失去消滅朱棣的最佳機會,朱棣打到南京李景隆甚至做了叛徒打開城門放朱棣進來。這就是齊泰、黃子澄向朱允炆舉薦的人。甚至朱允炆向李景隆下命令:“切勿讓朕背上殺叔罪名”。兩軍對戰,給對方主帥一層保護傘,足見朱允炆水平之低。

朱允炆即位第一年,連廢五王,成為所有藩王的敵人,沒能聯合實力較弱的藩王,來打擊勢力強的藩王。而朱允炆廢藩王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甚至都是些芝麻大點的事,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朱允炆想幹什麼。而自己還自我感覺良好,為了避免打草驚蛇錯過消滅朱棣最佳機會。給了朱棣充分的時間為造反做準備。

朱允炆或許是個好人,但他當不好皇帝。朱棣即位之後,修運河、遷都、五徵漠北、修《永樂大典》這些在朱允炆時期是無法辦到的。尤其是遷都,如果不遷都幽雲十六州甚至還會會回到殘元勢力手中,“天子守國門”正是源自朱棣遷都時期,而崇禎皇帝殉國之後有了“君王死社稷”之言朱棣也向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證明了沒傳位給朱棣是一個錯。


史爭朝夕


您好,我是愛讀書喜歡歷史的胖哥。朱允炆是他爺爺開國皇帝朱元璋扶持上的皇位。本來朱元璋之後應該是朱標繼承皇位,可惜過早的病逝了。朱元璋就把朱允炆立為太子了,要把朱允炆和朱棣的關係交代清楚,那麼請跟隨胖哥進入大明的那段歲月。

皇太子朱標

朱標(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母孝慈高皇后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元璋稱吳王時便將其立為世子,隨宋濂學習經傳。自幼受到悉心教導,明太祖對他寄予厚望,多方培養。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為皇太子,正式確立他為接班人。可見朱元璋是有多麼器重朱標。

朱標人緣極好,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過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使他們免受責罰,在諸王中威信最高。可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視察陝西回來後,因風寒病逝。朱標如果不死的話,朱元璋駕崩之後他坐上皇位。胖哥相信就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老老實實的做他的燕王,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了。

朱允炆上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史稱建文帝,朱允炆是沾了老爸朱標的光了。朱元璋愛屋及烏,最愛的兒子死了,那麼就把應該給他的留給他的兒子吧!胖哥想這應該是朱元璋的真實用意。

朱棣早期的勢力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也就是史稱“永樂大帝”就是他。朱棣生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由於彼時朱元璋和陳友諒激戰正酣,都沒有時間看一眼朱棣就又上了前線。朱棣的名字還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準備明年就要正式登基稱帝的時候才起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當是朱元璋的用意就是看到前朝滅亡主要就是因為君弱臣強,所以把兒子們派出去各佔一方,這樣就把權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家大業大兒子多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誰都想將來接老子的班登上大統。所以幾個兒子私底下明爭暗鬥的厲害,太子朱標死後情況更嚴重,朱元璋一看不如就把孫子朱允炆扶持上來,打消其他王子的野心。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前夕,晉王死。這時候的局勢在消失了這兩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之後,就以朱棣為大了。這時朱棣的羽翼已經豐滿,不但有久徵慣戰的護衛軍,權限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臨民”的規定了。朱元璋把朱棣看作維護朱家皇朝的一個支柱,對他寄予很大希望。同時也因為他的勢力過大顧慮會對未來的皇位繼承人產生威脅。朱元璋臨死時告誡:“燕王不可不慮”,並下遺詔:“諸王臨國,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正顯示出他的這一憂慮。

朱棣為什麼必須反?有兩個原因

其一:朱棣覬覦皇位已久,從早期幾個王子明爭暗鬥就能看出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死,秦、晉、燕王無不窺伺皇位,但朱元璋接受了學士劉三吾的建議,立皇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以杜絕諸王對皇位的覬覦。

朱允炆初登大寶,勢力未穩固。所以此時反有利條件佔優。

其二:朱允炆的操之過急,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孫即位,遺詔諸王在封國,不得到京師奔喪。燕王朱棣自北平去南京,因朱允炆詔令而停止。這一招是朱元璋臨死佈下的妙棋,就怕趁著朱元璋剛死,朱允炆立足未穩,幾個叔叔趁勢造反引起天下大亂。

之所以說朱允炆操之過急是因為“削藩”,朱允炆用齊泰、黃子澄之議削藩,在繼位不到一年時間,把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廢掉。勢力最大的朱棣這時候已經感到了那把明晃晃的屠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了,果然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對燕王防範措施。朱棣這時候假稱有病,暗中則加緊練兵。他還利用燕府崇深之便,趕製軍器。

這才有了後來的“靖難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從朱允炆對待各位叔叔的態度看來,這位爺也不是心慈手軟的人,並且從他器重廢物李景隆就能看出識人能力和父親爺爺差距太大。即便是沒有朱棣的成功篡位,他對於大明的貢獻也不見得會有多大。永樂大帝對於後世有一部《永樂大典》留存於世,這是一部規模空前的大型類書。全書22937 卷,其中僅目錄就有16 卷,共11095 冊,總計約三億七千萬字。自先秦至明初,所引書七八千種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極為珍貴。並且朱棣對於明朝這段時間開疆拓土功績極大,就和平頭哥一樣,不是在戰鬥就是在戰鬥的路上。他所處的時期被後人稱為“永樂盛世”。

我想朱允炆做不到這一點。

最後胖哥要說,朱棣不反,朱允炆必殺之。這就是朱棣反的一個理由,坐皇位者沒有什麼心慈手軟之人。

以上就是胖哥對於本問題的回答,希望各位朋友指正,喜歡胖哥請為胖哥點贊,胖哥會更努力為大家貢獻更精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