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長的傾囊相授,不再爲孩子作業發愁!

距離開學一晃半個多月了,孩子的作業量也慢慢上來了,相信很多家長每天為了孩子的作業傷透了腦筋,甚至是接到學校老師的告狀電話,孩子作業又忘記做了,又忘記帶了,寫好弄丟了等等,讓家長苦不堪言。

一個家長的傾囊相授,不再為孩子作業發愁!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作業問題也發了脾氣,在和孩子溝通中始終找不到解決辦法,方法不當反而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惡性循環,作業拖延磨蹭撒謊等壞習慣一直改不掉。

一個家長的傾囊相授,不再為孩子作業發愁!

家長在孩子放學以後應該如何督促孩子做作業呢,近日一位姓馮的家長給出了三條很好的建議,不妨看看他的分享:

1. 提前溝通,計劃出時間表

孩子放學以後大都比較疲憊,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家長儘量要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溝通一下一天的學習內容,將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一一羅列起來,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和孩子預約好做作業的時間和時間段安排,做好一項就打勾。

一個家長的傾囊相授,不再為孩子作業發愁!

2. 監督作業進程,營造學習氛圍

很多家長一邊看電視或者手機一邊監督孩子,嘴裡還不停叨嘮,讓孩子“寫快點,不要分心”等等,這樣是非常不合適的。正確的做法是大人也一起看書學習,既不打擾孩子,也能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孩子做作業也就更加高效了。如果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完成作業,如果可以,幫助孩子找到一起做作業的夥伴,給他們設定一些競賽獎勵機制,可以有效調動孩子做作業的積極性。

一個家長的傾囊相授,不再為孩子作業發愁!

3. 適當地讓孩子承擔後果

孩子寫作業磨蹭、不專心都會導致臨近睡覺的時間作業卻還沒有寫完。大部分家長會選擇盯著孩子把作業做完再睡覺。這裡更好一點的做法是,嚴肅但平靜地告訴孩子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責,時間到了就該睡覺,沒有做完讓他和學校的老師解釋。適當地讓孩子懂得承擔後果,認識自己錯誤,從而可以糾正孩子作業拖拉不專心等一些壞習慣。

一個家長的傾囊相授,不再為孩子作業發愁!

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地制定規則。和孩子多一些溝通,多在家庭營造一些學習的氛圍,讓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知道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後果,往往比那些作業更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