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後人緣何大罵施耐庵

說起武大郎,大部分人都是從施耐庵《水滸傳》中的西門慶和潘金蓮所謂的“姦情”而知。然而歷史的真相卻給了施耐庵及自以為是人一記大耳光。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歷史真實的武大郎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武大郎”後人緣何大罵施耐庵

年份不對

武大郎,原名武植,山東(今河北)清河縣武家那村人,歷史上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的陽穀縣縣令。

施耐庵(約1296—約1370),《水滸傳》中武大郎形象的撰寫者。

“武大郎”後人緣何大罵施耐庵

看一下年份,就知道,《水滸傳》中的武大郎並非真實的武大郎。試想一下,一個1370年過世的人如何撰寫1403年才出生的人物事蹟。所以可以肯定的說,《水滸傳》中的所有關於武大郎的描述都是虛構的。

武大郎的墓碑銘文

“武大郎”後人緣何大罵施耐庵

1992年,武大郎古墓在武家那村被挖掘出土,其墓碑銘文是最好證據“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裔胄,後徙清河縣孔宋莊(現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人物不對

“武大郎”後人緣何大罵施耐庵

武松在歷史中也是有原型的,《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松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上述史籍中,武松原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湧金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

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松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武大郎”後人緣何大罵施耐庵

綜上所述,北宋的武松實際上比明朝的武大郎年長了二百七十多歲,完全是兩個時代的人,是施耐庵把他們硬生生地拉在了一起。《水滸傳》和《金瓶梅》就文學創作本身而言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價值和地位在中國文學史上也都舉足輕重。但是,為了創作的需要或者劇情的安排,作者把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不見考證的加以發揮,實在是對故人大大的不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