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願景式」投資:天使還是魔鬼?

孫正義“願景式”投資:天使還是魔鬼?

孫正義和他的願景基金正試圖用鉅額投資推遲初創公司IPO的節奏。有硅谷投資者開始戲稱“軟銀是新型IPO”。這種投資方式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也正在深刻改變創投行業的規則和格局。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可能是一種幸運,但也可能是災難。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全球資本市場低迷,軟銀孫正義可能正一個人偷著樂——他投資的Uber日前傳出爆炸性好消息。

10月1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Uber近期收到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給出的IPO提案書,兩大投行對Uber的估值高達1200億美元,這一估值比通用汽車、福特、克萊斯勒以及菲亞特汽車市值的總和還要多。

提案書還指出,Uber正在加速IPO,時間點可能就在明年初,這將是華爾街和硅谷最受矚目的IPO之一。不過,Uber IPO最終能獲得怎樣的估值仍存在變數。

Uber是孫正義近年在互聯網領域投資的一個代表作。自投資阿里巴巴獲得超過2000倍的回報後,他幾乎將全部精力聚焦於投資初創科技企業。2016年10月,孫正義牽頭創建了在全球投資界“駭人聽聞”的千億美元基金巨擘——“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基於對科技的崇拜與亢奮,年過六旬的孫正義在這兩年投資了一個又一個科技初創企業。

在孫正義和他的願景基金頻頻重金出手的同時,全球創投領域的玩法和格局也正被深刻改變。

近日,《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孫正義和他的基金正試圖用鉅額投資推遲初創公司IPO的節奏。知情人士上週向該媒體透露,軟銀正就出資150億至200億美元收購WeWork多數股權進行談判,投資資金很可能來自軟銀願景基金。若交易能夠完成,將成為過去十年初創熱潮中規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交易,幾乎肯定會讓已成立8年的WeWork在未來若干年裡繼續保持非上市公司性質。

這篇報道還指出,近年來,孫正義常常鼓勵初創公司“要有更大的雄心抱負”,接受高於最初要求數億美元的資金來推動公司增長。

以孫正義投資的出行版圖為例,其中的Uber 、滴滴、Grab無一不進行了數輪非常大型的私募融資,額度遠超過去很多公司的IPO融資額。

甚至有硅谷投資者開始戲稱“軟銀是新型IPO”,有人按照孫正義(Masayoshi Son)的名字將軟銀的投資稱為“Masa-PO”。

爭議“Masa-PO”

今年1月,彭博曾在一篇報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稱,在一筆又一筆交易中,孫正義要求與創業者面對面交流,鼓勵他們接受遠超實際需要的資金。當然,大手筆投資意味著孫正義要獲得對企業足夠的掌控權,包括擴張速度、IPO節奏、甚至兼併收購等關鍵環節上,他都要足夠的話語權。

願景基金將這種投資策略稱為“製造王者”,但從被投企業或者同行來看,這堪稱“強權投資”。

據彭博的一篇報道,去年11月,孫正義公開警告Uber:如果無法達成他想要的交易,就會轉而支持其競爭對手Lyft,最終Uber宣佈接受了軟銀投資的90億美元。

接受願景遞過來的大額支票,無需將IPO當成一項緊急任務,轉而聚焦業務發展,這可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

今年二月,WeWork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阿蒂-明森(Artie Minson)就公開表示,“我們經營著一家上市公司可能會經營的所有業務,但是目前公司還沒有上市的計劃。”

也有投資界同行贊同孫正義和願景基金的做法。Canvas Ventures的合夥人Paul Hsiao就對《華爾街日報》稱,孫正義目光很長遠,他不考慮退出,所以這的確是一家控股公司的經營之道。

然而,也有獲得軟銀投資的公司的高管稱,孫正義通常會敦促其投資的公司在營銷和銷售方面投入大筆資金,以搶佔市場份額。雖然估值飛速上漲,但這也意味著初創公司要承受鉅額虧損,而一旦資金鍊斷裂,公司將很快面臨倒閉、創始人深陷鉅額債務的窘境。

中國創投圈正在被重塑

軟銀願景基金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已公開的案例包括滴滴、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等。除了願景基金,越來越多的VC機構和創業公司都在接受這種激進的投融資風格,這對中國的創投領域帶來了深刻影響。

滴滴出行是接受軟銀投資最多的中國公司,和許多“軟銀系”公司一樣,滴滴接受80億美元的鉅額投資卻並非自願。今年1月,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稱,滴滴接受孫正義投資“情非得已”。2017年早些時候,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曾試圖拒絕孫正義的投資,他對孫正義表示,自己不需要現金,因為滴滴已經融到了100億美元。但孫正義馬上指出,如果這樣,可能會直接投資滴滴的一家競爭對手。此言一出,程維的態度軟化,最終接受了軟銀的投資。

在軟銀為首的投資方重金加持下,滴滴成了被資本托起的“巨型嬰兒”。企查查信息顯示,滴滴成立至今的6年時間裡,共計完成了多達17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有人戲稱,如果滴滴接下來融到Z輪,標註融資輪次的字母就不夠用了。

實際上,私募融資兇猛如滴滴的中國科技公司還有多家,包括美團、小米、拼多多、今日頭條、蔚來汽車、商湯科技……過去幾年中,這些公司不僅融資輪次越來越多,融資金額也越來越大。除了融資能力強大,這些公司還有另一個共同點——持續鉅額虧損,盈利遙遙無期。

這對於創業公司是幸運,也可能是災難。

中國共享單車公司ofo一度也被資本架上了迅速擴張的戰車,但資金鍊危機也讓它今天的日子異常難熬。Ofo何以至此?一位離職高管表示,他們在覆盤時,一致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ofo的管理難度前所未有——它明明還是一個嬰兒,身形卻巨大無比。而這背後,少不了資本的責任,“如果沒有這麼多錢,也許是好事”,他說。

同時,這種投資趨勢下,小型基金越來越難滿足科技公司的融資需求,大牌的投資機構也不得不用新的策略對抗孫正義。

紅杉資本今年1月開始籌劃募集一支80億美元的鉅額基金,這是紅杉自1972年創辦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募資。今年6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紅杉資本已經完成了第一輪60億美元的募資。

黃浦江資本創始人陳凜表示,這個時代高科技公司估值幾百億美金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融資額也會越來越高,投資機構的基金規模將成為一種競爭優勢。

除了紅杉,高瓴資本也選擇募集更大規模的基金與軟銀抗衡。今年9月,路透社消息稱,高瓴資本最新成立的私募股權基金“高瓴基金四期”(Hillhouse Fund IV,L.P.)已籌集106億美元的資金,這一規模超過了此前KKR創下的93億美元的紀錄。

二級市場並不買賬

那些多年保持私有化狀態,並通過多輪鉅額融資維繫發展的公司最終還是會走向二級市場。

今年以來,小米、美團兩家中國的科技巨頭先後赴港、美股市上市,總體來看,他們的招股和上市後的表現並不理想。被投資人寄予厚望的小米、美團上市時估值紛紛低於市場預期,小米最後一輪私募股權投資者甚至還遭遇了小幅虧損。上市至今,這兩家明星企業股票表現弱勢,目前股價均已經歷過破發。

截至10月17日收盤,小米市值已在400億美金以下持續多日,較上市時約500億美元的估值大幅縮水;而美團點評股價近日也持續下跌,10月15日,其市值一度跌破3000億港元,下探至2580億港元,而IPO時,美團點評估值約4000億港元。

原鼎暉創投基金創始人王功權今年6月曾表示,小米和美團“IPO三個月內的股價走向,將深刻影響中國創投行業的投資價值取向,(如果表現)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王功權擔心的“泡沫時代結束”可能性似乎更大。

曾經,VC是科技界的天使,他們的出現,使得創業者夢想的實現成為可能。但如今,以孫正義為代表的投資人,不斷踐行激進的投資風格,讓創投行業的遊戲規則和格局都正在被重塑。

但這種趨勢似乎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感覺睡覺都在浪費時間”的孫正義,計劃每兩到三年就募集成立一隻1000億美元規模的新基金,並把一半的資金投向初創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