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爲何一生未封侯!有四種說法,第一個讓人難以接受

唐朝詩人王勃在感嘆自己時運不齊,命途多舛時,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寫到“嗟乎!,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用馮唐,李廣的身世暗喻自己。那麼那個令匈奴將士膽寒的飛將軍,從軍四十餘載,久經沙場,身經百戰,建功無數,經歷了文景武三個帝王,如此功勳顯著的大將卻一直未被封侯,如果王勃知道其未封侯的原因估計就不會再用李廣喻自己了。


“飛將軍”李廣為何一生未封侯!有四種說法,第一個讓人難以接受


究其李廣未封侯的原因,有四種說法!今天就說說李廣第一種說法,李廣羞愧而死,但為什麼說讓人難以接受?先說說李廣“飛將軍”的由來,李廣長年駐守在北方邊境,多次與匈奴交戰,李廣勇猛無敵,殺了匈奴很多將士,匈奴對李廣是又怕又恨,於是想了一個計策,將李廣給抓住了,可是誰想,在押李廣回去的路上,居然被李廣掙脫了,李廣還飛身上馬,奪了一匹戰馬回到了漢軍大營,匈奴人無不感嘆,就稱李廣為“飛將軍”了。從敵人口中得到的封號更加貨真價實。


“飛將軍”李廣為何一生未封侯!有四種說法,第一個讓人難以接受


李廣聲名顯赫,輾轉戰場,但是卻不及自己的一個堂弟李蔡升的快,李蔡不管從哪方面都不如李廣,但是卻從一個小武將升到了丞相。李廣其他的老部將也是封官加爵,連自己的兒子都被封侯了,自己卻還原地踏步走,李廣這時心裡也開始犯嘀咕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個事又不好到處找人去說,古時在無法尋得真相的時候,就開始相信命運了,李廣就找了一個叫王朔的相士,給自己算命。


“飛將軍”李廣為何一生未封侯!有四種說法,第一個讓人難以接受


這個王朔也是個狡猾之輩,對於李廣的提問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李廣:將軍可做過虧心之事嗎?李廣回想了一下說到,當年在隴西的時候殺了800多個投降的戰俘。王朔掐指一算,說到,將軍你不能被封侯的原因就是你當年不該殺這800多個已經投降的將士啊,當年白起殺了那麼多的戰俘,結局是很慘的啊,李廣聽了心裡也是一陣發麻,世間沒有後悔的藥,過去的事情已不能改變,不聽王朔的命理說,心裡可能還好過些。


“飛將軍”李廣為何一生未封侯!有四種說法,第一個讓人難以接受


戰事頻發,李廣也就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了,不久之後在隨衛青出擊匈奴的過程中,李廣與衛青戰略意圖不和,於是兵分兩路,李廣所率的部隊因為迷了路,致使衛青所率部隊孤軍奮戰,雖未敗,卻致使衛青所帶部隊損失慘重,衛青又是漢武帝身邊的紅人,這場戰鬥的責任可能全在自己身上,想著自己不平的命運,這很可能會要了自己及家人的性命,於是便以深感“羞愧”的名義自刎於疆場。因此就沒有了封侯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