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那麼強大,吳三桂爲什麼還是輸給康熙?

領英文化


其實我們看清朝的歷史,常會想如果當時三藩贏了,中國近代歷史會不會有所改變?

三藩是指清初三個割據一方的漢族藩王。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最出名,勢力最強的當屬吳三桂,當時的三藩在20年時間裡已經形成很強大的軍事力量,完全可以和滿清分庭抗禮,並且當時的滿清中央政府每年還要出錢來養三藩,在經濟上一可以說給滿清政府造成了極大的負擔,我個人認為這一點是康熙下定決心撤三藩的主要原因,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康熙,年輕氣盛,拿下鰲拜後,想要再展雄心拿三藩開刀。但是也因為康熙盲目撤番,導致三藩造反,為什麼說是盲目,那時候滿清入關沒多久,可以說江山還沒平定,漢人也不服蠻子管,這個時候撤藩是非常危險的,歷代武力撤藩都只會個國家和百姓帶來危害。此處康熙就已失一局

然後我們在看看康熙在平三藩是百姓的態度,康熙起兵江南,廣西,四川,福建,臺灣等半壁江山紛紛起兵叛亂,當吳三桂舉起反清時,明皇室,鄭經,漢民和四川,青海,蒙古的少數民族紛紛響應,在這裡看滿清基本上就沒有任何的優勢,但是就在這時,吳三桂卻不在北進,而在湖南修築防禦工事,也因此讓康熙有了喘息之機,康熙十五年王輔臣敗降,鄭經,耿精忠相繼請降,此時吳三桂開始與滿清處於對峙。

在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我認為這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同年秋吳三桂病死,清軍趁勢進攻,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亂平定。

三藩在整個過程中,其實有很大機會可以獲勝,吳三桂之所以輸:

1.沒有在三藩優勢最頂峰乘勝追擊,而是選擇構築防禦工事與清軍對峙,讓滿清有喘息之機,調整戰略,

2.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卻最後稱帝,當時很多人反叛就是因為相信能光復大明,別忘了吳三桂可是放滿清入關的人,他一稱帝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可知,由此失去民心。

3.眼光遠不如康熙,康熙正直頂峰,而吳三桂已是垂暮之年,吳三桂天下未定就妄自稱帝,三藩勢力之強,卻被逐一攻破,而康熙卻在最初失利後立刻調整戰略,並知人善用,以漢官進攻吳三桂,分散三藩實力逐一擊破。

4 .最重要的一點,吳三桂根本目的是分裂割據,其他藩王和造反勢力,也只是樹大跟風,吳三桂一死也就樹倒猢猻散了



玄坤


說是三藩之亂,其實真正能打的就吳三桂一路而已。

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路。而尚可喜其實是清朝的鐵桿,真正造反的是他的兒子尚之信。但是尚之信依附吳三桂之後,又不滿意吳三桂調兵,插手廣西的事務,於是搖擺不定,又密謀投降康熙。康熙當然大喜過望,優容不問,尚之信這一路就這麼平了。

而靖南王耿精忠一路,相對比較積極,和吳三桂的部將合兵一處,邀請臺灣的鄭經一起進攻清朝。但是這個時候偏偏又出了內訌,耿精忠在前面打,鄭經在後面卻攻佔了耿精忠的地盤漳州和泉州,耿精忠內外交困,不得不投降清朝。康熙同樣是優容不問,但是因為耿精忠真的和清軍開戰過,等三藩事定之後,康熙秋後算賬,直接凌遲處死。耿精忠一路就這麼被平了。

吳三桂這一路是真正的驕兵悍將,以當年和八旗兵都打的有來有回的關寧鐵騎為班底。但是吳三桂的問題有這麼幾個:

1. 本來起兵可以早一點,結果一定要等到康熙削藩削到自己頭上才反,而這個時候吳三桂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翁了。

2. 起兵的時候本來形式大好,清朝在極短的時間內丟失雲、貴、桂、蜀、湘、閩、秦、隴等八個行省,又喪失浙、贛大部,但是這個時候吳三桂害怕自己在北京的長子吳應熊被正法,所以約束部將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派人去議和,喪失了大好的機會。

3. 康熙的態度非常堅決,寧願打爛整個江南,也不和吳三桂議和。康熙處死了吳應熊,讓吳三桂精心培養的繼承人落空,結果吳三桂身故,兒子們陷入了權力鬥爭。

吳三桂死後,當時的將領們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孤注一擲,直攻北京,雖然冒險,但是仍然不失為翻盤之道:

另一派主張退守雲南。結果是這一派佔據了上風,大家退回雲南內鬥,就此註定了三藩之亂的失敗。


經史通義


三藩那麼強大,為什麼吳三桂還會輸給康熙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啊,因為和康熙比,吳三桂並不強大,不管是在智力上,還是在軍事力量上,當然更重要的還有吳三桂太老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因。

三藩(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囚禁尚可喜後叛亂)、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為什麼會起兵造反呢?好吧,大家都知道康熙要削藩。康熙為什麼要削藩呢?好吧,大家也都知道是為了回收權力。也就是說這藩是一定要削的,怎麼削,啥時候削是個至關重要的學問。那麼再問,三藩強麼?

當然強,不管是吳三桂還是尚之信,耿精忠都是千軍萬馬裡走過來的人,更全是武將世家,特別是吳三桂,麾下有著當年令人聞風喪膽的關寧鐵騎,想當初替滿清清除明末農民起義軍,就數吳三桂功勞最大。但是他們三個加起來跟康熙朝的八旗勁旅對比怎麼樣?打個比方,就一個孩子王跟成年人的差距。

當時的清朝經過皇太極和順治的經營,傳至康熙一代,可以說整個中國已經基本上處於鐵板一塊,不管是經濟,軍事,還是民生都蒸蒸日上,一掃明末風氣(明末的民間其實並不窮啊),特別是除掉鰲拜,大權在握的康熙,雖然年僅十九,已頗具聖祖風範,而決定削藩,對於當時的康熙來說,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且僅有這一次機會。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裡就不得不拎朱允炆出來說一通了,朱允炆是自己翅膀還沒滿就想削藩,而且削的還是叔叔,結果給了人家名正言順(這點非常重要)造反的理由(清君側,靖國難),這叫自己找死。而康熙呢?自己大權在握,削的不僅是異姓藩王,而且還是不得人心的“漢奸”。最重要的一點是,雖然此時的雲南已經被吳三桂經營得如同自己的小國家,但離明朝滅亡還不夠一代人之久,如果再等下去,吳三桂和清廷的力量就是此消彼長,加上人們終歸會逐漸淡忘當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之事,這無形之中就給清廷削藩增加了難度。因為在漢文化中,內賊比外賊更加可恨。這也是康熙選擇此時削藩的原因。

所以我們看到,吳三桂雖然在起兵之初便迅速佔領了湖南和四川兩省,直逼京師,但是清廷卻採用了剪其羽翼,先滅耿精忠和尚之信的策略,最後圍困吳三桂。

同時,吳三桂要奪滿清江山,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是最重要的,不用想,除了“竊我先朝神器,變中國冠裳”,“共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之類扯到大明的,吳三桂也沒其他旗可以扯了,而正如上文所說,雖然這旗可以扯吧,也確實有很多前明遺臣,臺灣明鄭,少數民族的土司啥的支持吳三桂,但是絕大多數漢人都清清楚楚記得是誰引的清軍入關,再加上康熙大量重用漢族將領,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有手刃“漢奸”的機會,哪有不賣力之理。而且更為重要的事,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正是被吳三桂親手殺害,如今他卻又叫嚷著“大明萬歲”的口號,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說從康熙選擇這個點削藩開始,以吳三桂之前的德行和智力(扯大明的旗簡直就是昏招),就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當然了,前面說道吳三桂太老也有原因,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已經61歲高齡了,老人家還行軍打仗,結果沒幾年就染病身亡,一命嗚呼。吳三桂一死,麾下全部鳥獸散,由其創立的吳周,在年僅十二歲的孫子吳世璠手裡撐了三年,也註定難逃亡國之命。


三觀粉碎機


因為吳三桂老了。只有這個原因,沒有其他。


吳三桂反清,不是沒人支持,而是應者雲集。這不是因為吳三桂有多好,而是滿清統治太惡劣,天下人根本不服,有吳三桂挑頭,南方應者雲集。吳三桂確實是個漢奸王八蛋,引滿清入關,並且親手縊死了永曆帝,但是滿清連他這個漢奸王八蛋都不如,人民自然知道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支持吳三桂的人是很多的,所謂“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憤”。



吳三桂的形勢也是很不錯的。自己佔雲貴,尚可喜佔廣東,耿精忠佔福建,鄭經佔臺灣,王輔臣佔陝西,孫延齡佔廣西,四川也響應。清軍雲集湖北卻不敢跟吳三桂交戰,而且面對身經百戰的吳三桂基本上每戰必敗,康熙根本不是英明神武,指揮若定,而是焦急萬分。


吳三桂最強時


但為什麼吳三桂最後輸了呢?因為吳三桂老了。


老是英雄人物的大敵。曹操老了,沒能在攻取漢中之後攻下益州;李世民老了,沒能滅掉高句麗。吳三桂老了,打到湖南就停手了,沒有趁初期的優勢一路北上,席捲中原,打到北京。


等到滿清穩住陣腳,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跟吳三桂打持久戰,就不是吳三桂的戰力優勢可以扭轉的了,從此以後吳三桂就是必輸之局了,差別只是什麼時候輸而已,何況此後吳三桂感覺時日無多還自己稱帝過癮,沒有像對外宣傳的那樣為明覆仇,更是不得人心,敗局已定。


康麻子僥倖獲勝


所以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在自己年老失志,而不在康熙有多麼英明神武。要是吳三桂年輕十歲,準能把康熙乾死,那康熙削藩不就成了笑話了?所以看歷史還是要多分析事實,不能成王敗寇。


文史宴


看了幾位的回答,感覺對康熙的馬屁拍得太離譜了,凡事就怕實事求是,司馬在這裡實事求是地說一句:吳三桂的輸,主要其實不是康熙的所謂“聖明”,而是他自己的原因。

吳三桂這個人,他的志向其實並不高,不像項羽敢於將秦皇取而代之,也沒有劉邦那樣“大風起兮雲飛揚”的氣概——曾任遼東總兵的吳襄是他爹,名將祖大壽是他舅舅,而祖大壽在袁崇煥死後被迫降清也是事實。(當時關寧軍即袁崇煥、祖大壽的部隊極受不公正待遇,皇太極發動北京突襲戰之際,關寧軍入京救援,居然只能在城壕露宿半月,更遭京營扔磚砸死三人、出城砍死六人直至最終的袁崇煥蒙冤受死,關寧將士心灰意冷,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

在此情形之下,吳三桂的處境其實是很尷尬的。但他依舊取得了節節戰功, 在皇太極以及其老舅祖大壽的勸降之下,也並未動搖。要知道,在當時,寧遠周圍的許多城池,已經被清軍攻陷,吳三桂其實只是關外的一片孤葉而已。

所以,以大明的形勢而論,將吳三桂撤回京師,是最好的決斷。但事實上崇禎帝猶豫不決,直到李自成拿下了居庸關和宣府,劍指京師的情形之下,方才急調吳三桂入京——而吳三桂的反應,不能說很機敏,但也不至於說拖延(考慮到袁崇煥當年的遭遇,拖延有拖延的理由)。但實際上吳三桂抵達今屬唐山的玉田,便已接獲崇禎自縊、明朝滅亡的消息。吳三桂這時候便猶豫不決,究竟是降大順好還是降關外的大清好?他的猶豫是有理由的,因為兩面受敵,單憑他一個,既打不過李自成,也擋不住清兵。

據說這時他接到了陳圓圓被奪、老父被押的消息,促成了她的決斷——無論這個細節是否成立,最後的結果都是他決意聯清擊李。但實際上這個打算也不現實,因為多爾袞兵強馬壯,怎麼可能放棄這樣難得的良機。所以多爾袞接到信後馬上強行軍,抵達山海關外,逼迫吳三桂投降。

有些文人因此指責吳三桂,但其實吳三桂沒得選擇,降大順已經不可能,那麼就只能降清。

於是,便有了一片石的那一幕。從這一刻起,吳三桂其實已經不再是明朝的人,而是清朝的大將,雖然他也曾表示對南明“不忍一矢相加遺,主要乾的是剿滅李自成的活,而在李滅之後,還曾一度回去“鎮錦州”。當然,大清國其實這個時候還是需要他,所以再調他入關剿滅張獻忠,到順治十四年,便任命他做平西大將軍,攻打雲貴——這個時候才是他和老東家翻臉的時刻,因為此時的對手,是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桂王永曆政權。

顯然此時吳三桂已經完全放棄了對明朝的最後一絲情意,師出緬甸,擒殺永曆帝——對大清而言,他確實大大的有功。封王坐鎮西南,實際上就是把雲貴這塊土地封給了吳三桂。

但,大清隨即進入康熙時期,開始剝奪吳三桂的藩王特權,收繳了他的平西大將軍印信,接著,又下令兩省督撫聽命於中央。隨後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相繼遭撤藩,最後便輪到了吳三桂。到這個時候,吳三桂才發現這個買賣做得不划算,替大清幹盡了壞事,此刻卻玩起了卸磨殺驢,於是他終於怒了,拉起一塊牌子,叫做“興明討虜”,起兵反清了。

這事其實很滑稽,不久之前還在追殺南明皇帝的人,一轉眼要“興明討虜”了?但不管怎麼樣,還是有很多人起來響應,福建靖南王、廣東平南王,四川之鄭蛟麟、譚弘、吳之茂,廣西之羅森、孫延齡,陝西之王輔臣,河北之蔡祿等,紛紛揭竿而起。一時之間,動靜鬧得不小——甚至有材料說,朝鮮當初也在秘密準備,一旦吳三桂打到北方就起兵響應。

但,吳三桂畢竟只是吳三桂,他不是曹操,沒有那麼大的理想抱負,戰爭持續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他居然還在湖南的衡陽(當時叫衡州)晃悠,晃到八月十八日深夜,一命嗚呼。他發動的三藩之亂,最大範圍是擴散到川、陝、甘、湘,卻到不了湖北,更別提河北了。

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還是吳三桂的算盤打得太小,從一片石到衡州,他始終考慮的是自家利益,民族利益他不管、大眾利益他更不管,若不是康熙帝太著急要廢三藩,其實根本就不會“興明討虜”,既然如此,誰還願意為你效勞?實際上,倘若康熙再等些時日,在吳三桂死後廢三藩的話,真的就一點事沒有了。所以不是康熙聖明,而是他太毛糙——所謂的“三藩之亂”,就是康熙鬧騰出來的戰事。如果康熙不鬧騰,一點事都沒有。吳三桂老死之後,吳應熊也只能乖乖交出藩權。說康熙是什麼千古一帝的,那就是平日裡馬屁拍習慣了,呵呵。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一、 吳三桂兩次背叛都有自己的原因

明朝崇禎皇帝在退無可退之下,在煤山自縊殉國。吳三桂成了一支孤軍。吳三桂是準備投降,可是部隊過了山海關,卻傳來消息,自己的家產被農民軍抄了,愛妾陳圓圓也被霸佔。本就為保全家產而投降的吳三桂,便率兵攻陷山海關,一面與農民軍死磕,一面向關外求援,最後被多爾袞控制。

雄踞雲南後,吳三桂又試圖與滿清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當自己的土皇帝。康熙初年,鰲拜控制著朝政,西南地區也不穩定,吳三桂確實成為了雲南的土皇帝,但遠遠還沒有到取而代之的程度,當時他手中的兵力只有8萬多。康熙掌權後,吳三桂實際上成為滿清的最大威脅,康熙動起了削蕃的念頭,尚可喜又回家養老去了,清廷急於收回權力,吳三桂的反叛可以說是被逼無奈。

二、吳三桂的軍隊雖然多,但組成部分很雜。


吳三桂在西南經營十餘載,部將遍佈各地,吳三桂起兵後,也紛紛響應,好似控制了半壁江山,傭兵40萬之多。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那些部將早已不是原來的同盟關係,他們在各地任職已久,形成了自己的割據與自己的利益集團,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他們雖然揭竿而起,但吳三桂實際上已不能完全掌控。而他能掌控的兵力不足10萬。

吳三桂的本質是一個軍閥,沒有當皇帝的能力,在起兵之前明明有更好的機會,卻置之不理。由於北方戰線拉的過長,部隊已經相當脆弱,根本不可能打過江去。

三、吳三桂低估了康熙的能力


由於,吳三桂知道自己無力北上,便想維持分而治之的局面。但是吳三桂的團隊,並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這就給了康熙可乘之機,一方面集結重兵,一方面從內部瓦解。其實,吳三桂知道康熙一定會動自己,但是它無可奈何,吳三桂陷入僵局的情況下稱帝,已他最後的瘋狂。雖然,他的後代又堅持了一段時間,那隻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敗局已經無法挽回。


古今說史


說白了,吳三桂還是不怎麼想造反。要知道,吳三桂是軍隊少但是戰鬥力強,而康熙這邊是軍隊多但是戰鬥力不行。站在吳三桂的角度,最有利的就是速戰速決,快速推進。而戰爭的前期吳三桂迅速擊潰清軍佔據長江以南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但是接下來吳三桂做了什麼?他竟然不打了和康熙談判想劃江而治從而要回吳應熊。說起吳應熊,吳三桂把他放到北京做人質,已經說明了吳三桂不想造反,後來要造反了派人偷偷去接吳應熊逃出來,結果吳應熊都不肯走。大家平心而論,這是真的想造反的人的正常反應嗎?如果吳三桂真的想造反,那麼一開始就不會放世子去做人質。即使是清朝點名要世子去吳三桂沒辦法,那麼也會和吳應熊交代好,時機一到就逃回來。可是最後是吳應熊不肯走,這就充分說明吳三桂一開始沒想反。

大家都知道吳三桂被擊敗,一個重要原因是康熙不斷策反吳三桂的人。但是大家可想過為什麼吳三桂手下不斷被策反?原因正在於吳三桂打到了長江之後卻和康熙談判!要知道,你是造反的老大,結果到了半截你卻慫了,而且是在大好形勢下去和不斷捱揍的康熙談判。大家一看你作為老大都慫了,放棄大好形勢把自己拖入了不利,作為小弟還不趕緊給自己找後路啊。

可以說,吳三桂造反失敗主要原因就在於他不像造反。他是被康熙逼反的。在這裡不得不說說康熙,好好的不想造反的吳三桂硬生生被他逼反了,削蕃這個本來可以和平演變的事,愣是被康熙搞得差點丟了江山。要不是康熙走了狗屎運碰到吳三桂這個都造反了還往回縮的奇葩,估計清朝真就這麼完了。所以,天天吹康熙是明君的,呵呵


Zcbm


這種古代歷史類問題會有爭議,值班小編在此提供一個視角,如有其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簡單點說吧,因為反清陣營裡都是一些為了個人利益趁亂撈一把的野心家,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推翻清朝。


先說吳三桂。吳三桂本身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又有四川、貴州兩省他的舊部幫助,一時間佔據了南方大片土地。然而吳三桂打到了長江邊上後,就突然停了下來,同清軍隔江對峙了四年時間,硬是不渡江北上。如此詭異的現象背後,反映了吳三桂的想法——一方面他畏懼八旗軍的野戰能力,不敢跑到北方平原與八旗軍決戰,一方面他也根本不想渡江北上,北伐中原,推翻清朝,他只想等康熙同意和他劃江而治,讓他割據江南半壁,建立吳家王朝。私心如此之重,不但失去了原先對他寄予厚望的明朝遺民們的支持,而且也失去了最好的戰機。等康熙把其他各路反清勢力一一蕩平,集中全力對付吳軍的時候,吳三桂的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三藩之亂形勢圖,吳三桂屯兵長江南岸,始終不敢過江北上,給了清廷以充分的時間)

再看耿精忠。相比吳三桂,耿精忠就更沒有推翻清朝的決心了,他純粹是因為康熙要撤藩,心裡不滿,看到吳三桂造反,趁機跟著作亂,奪一些地盤罷了。所以當康熙對三藩進行分化瓦解,宣佈停撤尚耿兩藩之後,耿精忠就開始動搖了。再加上戰事不利,又被鄭經奪了不少地盤,所以一怒之下乾脆又投降了清廷。

再說尚之信。尚之信被列入“三藩之亂”其實很冤枉,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真的叛亂。吳三桂起兵後,廣東也是叛軍四起,尚藩孤軍奮戰了一年多,最後被打到只剩廣州周邊地區,為了保存廣東,尚之信才改旗易幟,附叛吳三桂。但是尚之信宣佈反清之後,二百多天裡不發一兵支援吳三桂,也沒和清軍打過一仗,甚至原本在廣東境內的清軍都被他“禮送出境”。尚之信還秘密上書康熙,表示自己完全是為了保存廣東才偽反,康熙也表示完全理解。等到局面一緩和,尚之信立刻重新倒向清廷,並賣力地為清廷攻打吳三桂。

(三藩之亂中最大的倒黴蛋尚之信,他根本不是真心反清,卻被打入作亂的三藩之列)

然後是鄭經、王輔臣、孫延齡這些人。鄭經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三藩之亂本是反攻大陸的最好時機,結果他不去攻打清朝的地盤,反而和耿精忠去搶地盤,逼得耿精忠怒而降清。最後自己也被清軍打得落花流水,廈門和金門老根據地都丟了,完全龜縮到了臺灣島上;王輔臣本來就沒有造反的想法,吳三桂起兵時派去遊說他的使者還被他綁了送交清廷。後來是因為他和莫洛、張勇等人的私人矛盾才讓他一時激憤,攻擊了清軍軍營,打死了莫洛,自知惹下大禍,只好趁勢宣佈反清,但是其部下都沒有做好反清的思想準備和軍事準備。後來康熙剿撫並重,一邊派圖海去征剿,一邊派王輔臣的兒子去招撫,很快就平定了王輔臣;孫延齡也是同樣情況,他自己是清朝的駙馬(老婆是孝莊太后的養女孔四貞),又受清廷重用,從現實和感情出發都不願和清廷為死敵,也是因為同清朝派在廣西的官員之間的私人恩怨才憤而豎起反旗。但是他一方面被忠於清朝的老婆吹枕頭風,一方面也控制不了孔有德的舊部,所以起兵後不久就秘密聯繫清廷,結果被吳三桂發現,派人將其刺死。

至於察哈爾王布爾尼,能被圖海率領的家奴打成渣,可見其實力真心不行,不提也罷。

所以我們就能看出,反清陣營看似聲勢浩大,其實真正鐵心反清的也只有吳三桂(所以康熙對其他人都可以網開一面,唯獨對吳三桂堅決消滅),但即使是吳三桂也沒有決心和能力北伐滅清,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了。而且,反清陣營內部根本沒有統一的指揮,吳三桂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盟主地位,大家各自為戰,互不呼應。而對手卻是統一高效且正處於上升期的清王朝,政治上的力量對比一目瞭然;在軍事上,清朝的支柱——八旗軍雖然戰鬥力較清初有所下降,但威名猶在,依然能震懾吳三桂,滿蒙貴族也還保持著勇武質樸的精神面貌。而大部分的綠營軍都選擇忠於清朝,再加上漠南蒙古各部也都選擇忠於清朝,清朝的基本盤相當穩固。經濟上清廷始終牢牢掌握江南財富重地,比只控制西南的吳三桂經濟實力要強得多,更不要說其他各路反清力量了。所以,清廷最終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就是順理成章了。


軍武次位面


幾個因素,三藩強大本身是個偽命題,吳三桂掌握的實力很有限。三藩是多股相互獨立勢力,各懷心思。吳三桂其實也是被康熙逼反,造反太倉促,政治軍事各方面都無準備,吳三桂才略也有限。

(吳三桂)


三藩掌握的兵力,其實並不算多。吳三桂有漢八旗10600,綠營21600,總兵力32200人。尚可喜耿精忠各有漢八旗3000綠營6000共九千人。

三藩之間並沒有任何密切關係,吳三桂出身於明朝關寧軍,尚可喜和耿仲明(耿精忠他爹)出身於明朝東江軍。關寧軍和東江軍甚至可以算死對頭。三藩之間沒歷史淵源,更不存在尚耿二藩願意以吳三桂為主之事。

吳三桂也不是野心勃勃早就準備反清的野心家,而是滿足於世守雲南類似於明代沐家地位的守護之犬。吳三桂親自用弓弦勒死南明永曆皇帝就體現了吳三桂是多麼忠誠於滿清的忠實走狗,沒有一絲野心家的風範。

吳三桂造反,實際是被康熙清洗功臣逼反的。滿清朝廷的刻薄寡恩卸磨殺驢,讓掌握兵權有一定獨立性的漢奸們都很心寒,在吳三桂起兵後群起相應,一時間聲勢浩大。但大家是平等的獨立勢力,頂多名義上尊重下吳三桂,這就給滿清朝廷留下了極大的分化瓦解空間。如尚耿兩藩反清就不堅決,首鼠兩端。

吳三桂的政治水平也不高,並且年老,在戰爭中病死,滿清最終取得勝利自然順理成章。如果換個手段高明點的皇帝,在吳三桂死後再逐步撤藩,很大概率連戰爭都不會有。


仁勇校尉


所謂三藩強大的說法從何而來?康熙王朝?

當時吳三桂手下有1萬人的旗兵,2萬人的綠營兵,而尚可喜的手下有3000旗兵和6000綠營兵,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兵馬大致相同也就是加起來將近五萬人,如果再加上孫延齡部3000人,也不會超過55000人。

而在三藩之亂初期,清廷調遣了7萬滿洲八旗、察哈爾、科爾沁的兵馬赴荊州、嶽州防禦吳軍;增派l萬名軍隊分赴浙江杭州、福建,加上福建原來駐紮的3.4萬清軍,可用於對三藩作戰的軍隊大概有十二萬人

所以說三藩對清廷的戰爭是並沒有宣傳中的那麼大的優勢的,相反還處於一種不利的狀態中。

就這樣三藩之亂也能打到江邊,讓清廷慌張到打算遷都也算是打的可以的了。

三藩之所以失敗,有如下原因。

一,不善於利用民心,沒有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為反抗異族統治的矛盾。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起兵,卻在起兵數月後就稱“周王”,稱周王元年,此時天下百姓思明,吳三桂本就是有前科的人,雖然他的起兵前期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他的這一舉動,讓人們看透了他的本質,就是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罷了。

二,吳三桂缺乏目標,不知道自己最終的目的是什麼,甚至一直幻想與清廷“裂土議和”,意圖割據江南,自己耽誤了自己。

三,吳三桂領導才能不足,性質不足以領導反清復明的大業。他的前科是抹除不了的。而剩下的耿精忠這些人就更沒有什麼才能了。

四,反清力量各自為戰,缺乏統一調度。這就為清軍各個擊破提供了可能。事實上,康熙正是利用各地叛軍的各自為戰,對各軍極力拉攏利誘,孤立吳三桂,最終達到了各個擊破的目的。

所謂“三藩之亂”,並不是說康熙有多強,而是三藩本來就沒有所謂造反的意思,反是被逼反的,它缺乏戰略意圖,僅僅是為了自己不被滅亡而起兵,雖然也帶有一點漢民族反抗民族壓迫的性質,但其根本卻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爆發的產物。三藩的反清,其動機和行為都不可與明朝抗清志士仁人同日而語!其企圖和政治目標,亦不足取。這本身就是一場悲慘的讓全國人民陷入戰亂的內戰而已,是不值得大吹特吹,大捧特捧的。只是因為三藩失敗了,按歷史上“成王敗寇”的規律,今人只能稱之為“三藩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