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公積金新政!保利突然宣布改名!這些透露了什麼樓市大信號?

對於很多北京購房者來說,昨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9月13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了《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的通知》、《關於落實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住房公積金歸集服務水平的通知》兩份文件。其中的主要看點有:

貸款額度掛鉤繳存年限。每繳存一年可貸10萬,繳存12年可以貸到最高120萬。對比之下,在過去繳存時間的長短並不會影響額度的多少。

公積金執行“認房認貸”。其中的“認貸”指的是在人行徵信系統中全國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記錄。也就是說,如果是在外地的購房貸款記錄,也會被認定為有貸款記錄的。

下調二套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從80萬下調到60萬。

首付比例大幅上升。即購買首套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首套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購買普通住房且為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80%。

郊區買房提高額度。對戶籍在城六區的購房家庭,在城六區外購房且為首套房的,最高貸款額度可上浮10萬元、20萬元。

限制公積金提取。在戶籍所在地或者所在地省會城市購房,才可以辦理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

貸款年限最長從70歲減少到65週歲,月還款額度不能超過月收入6成。

北京出台公积金新政!保利突然宣布改名!这些透露了什么楼市大信号?

(北京公積金新政中所執行的“認房認貸”標準)

可見,此次北京公積金新政,除了通過“認房認貸”、“下調二套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異地購房只能購買戶籍地或者戶籍所在省會的住房”的方式來繼續加碼對投機性購房需求的控制外,

還欲通過“貸款額度掛鉤繳存年限”、“月還款額度不能超過月收入6成”等規定來抑制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的槓桿式購房需求繼而鼓勵他們通過租房的途徑來解決居住問題

這說明房地產強監管信號依舊在持續。

哪怕在近段時間北京房價小幅下跌,成交量出現了萎縮,國家仍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減弱需求,以便進一步給樓市降溫。

(一)

無獨有偶,在公積金新政愈加嚴厲的時候,大型房企們其實也沒閒著,它們紛紛忙著給自己改名。

9月12日,保利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以全票的通過率,同意公司將名稱變更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至於變更公司名稱的理由,保利地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2002年的“三個為主,兩個結合”發展戰略中,已明確提出“以房地產業為主,適度拓展相關行業”,積極佈局相關多元產業發展。

北京出台公积金新政!保利突然宣布改名!这些透露了什么楼市大信号?

而這已是2018年中的第4家地產公司提出更名了。

2018年1月,朗詩綠色地產(00106.HK)採用“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為中文第二名稱;

2018年3月,時代地產(01233.HK)全名變更為“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變更為“時代中國”;

2018年3月,龍湖地產(00960.HK)全名由“龍湖地產有限公司”更改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另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年1-8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權益銷售TOP100排行榜》,前十房企中,除中海地產、華潤置地,其餘8家名稱中都沒有地產相關字眼。

為什麼名字“去地產化”成了房企選擇的主流?

因為當房地產市場被嚴厲調控,樓市大力提倡“租購併舉”的情況下,傳統的地產開發商發展瓶頸愈加明顯。

在今年6月舉行的萬科股東大會上,鬱亮就曾直白的表示:“

萬科未來還是地產公司嗎?不應該是了吧,如果是也會慘淡經營。

這種情況下,房企們不得不擴大業務範圍,找尋新的發展途徑,以試圖降低地產板塊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的比重。

正如我們看到的,醫療、養老、農業、科技、文旅、長租公寓……等等領域都迎來了傳統房企的涉入。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過去,每一次房地產遭到打壓的時候,開發商們首選是通過熬著來賭地方政府在財政壓力之下會很快放鬆調控。

但眼下,它們卻爭先恐後的開始了多元化發展。想必是因為開發商們已經敏感的嗅到了行業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二)

可見,這一次真的不一樣了!

想想曾經,

樓市的諸多調控政策的確因為沒有堅持太久,導致後期房價出現了報復性上漲。

以北京為例,在2017年以前,北京就先後出臺過不少樓市政策。

比較重要的, 2013年 的“京十九條”、2014年的“9.30”新政、2015年 的“3.30新政” 及2016年的 “9.30新政”, 但北京的整體房價走勢卻是在越調越漲!

北京出台公积金新政!保利突然宣布改名!这些透露了什么楼市大信号?

數據來源:前瞻網(圖中紅色點點為調控月份)

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把樓市調控政策放在心上,甚至有人大談樓市經驗,“調控壓得越緊,最後反彈就會越厲害”。

然而,今非昔比的是,國家糾偏房地產的發展路徑的決心已變得異常堅決。

無論是北京公積金新政將沒有財富積累的年輕人的衝動型購房需求作為新的調控對象,還是以保利萬科為首的大型房企開始往多元化方向發展。

無不都是在表明,這一輪樓市調控週期仍將會長久的維持下去。

所以,那些還在渴求樓市很快轉暖的人,恐怕都得失望了!

北京出台公积金新政!保利突然宣布改名!这些透露了什么楼市大信号?

大勢已非常明顯,房子再也不是“創富”的工具。

一如馬雲所說的,“過去8年內,中國的房價整體上處於大幅上漲的狀態,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此話雖有誇張的成分,但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住房必將逐漸迴歸居住屬性的大勢。

無疑,中國房地產正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一個以房地產為投資中心的時代即將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