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亞瑟·叔本華所說的“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戀戀不忘”這句話?


亞瑟.叔本華—德國哲學家,生於1788—1860,早年在英國,法國接受教育。由於他的人生觀帶有強烈的悲觀主義頃向,因此被稱為悲觀主義哲學家。其代表作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在叔本華的作品中,他所表達的主要思想是把生命視為不幸的,無意義的,充滿痛苦的。他將對人生痛苦的拯救,寄託於對美的沉思,對人的同情,對慾望的控制。他的哲學思想和東方的思想,特別是印度教和佛教思想相乎應。他有句名言說,慾望是人的痛苦的根源,因為慾望永不能被滿足。

基於這種認識,所以他說:“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戀戀不忘。”

在當今社會,由於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變。已經擁有了許多物質。但是,不少人依然在追逐更多財富,身心疲憊,受到挫折時就會十分痛苦。為了擺脫痛苦,唯有適當捨棄一些欲求。從這個層面看,哲學家叔本華的這段話對於現代人如何取捨財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落英之舞9


人類的慾望是無極大的。為什麼人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不屑一顧,反而貪戀自己得不到的。因為,距離產生美感,你越得不到的,你越稀罕反而顯得珍貴。為什麼你屬於你的你不知道珍惜,因為存在,它近在咫尺,你感受不到存在的價值。但是,這種存在一旦失去,你心頭又愁腸百結起來。

人類都有自我意識,也就是潛意識。人類所有的慾望都受本身潛意識的支配。潛意識想要的東西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慾望,這種慾望會讓我們失去自我,在追逐慾望的過程中迷失方向。此時,就需要一種叫理智的傢伙來控制自己的慾望,否則,在慾海中沉浮的人一定失去自我。

在追逐慾望的過程中,人類的感觀活動會豐常活躍,喜怒哀樂怨恨憎就是追逐慾望時的感受過程。你越得不到,就會產生痛苦感。人類在所有感觀活動中,對痛苦的體驗最為深刻。我們大腦中可愛的海馬會記憶你的痛苦,讓你在回憶中纏綿著苦痛。當這一苦痛通過海馬記憶後,回憶就變成不可磨滅的長期記憶,你越得不到你越不捨,難免念念不忘。

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通過慾望本能所追求的,但是,人一旦擁有後除了暫時的喜悅外就失去了追逐過程中的感觀體驗,一切情感都歸於平靜,如石沉大海,浪花激起的那一刻,便再也沒有了波浪。除非你失去,才可能產生相較之心,患得患失。

水寒雅芙隨筆2019年1月10日17:20


水寒雅芙




人對擁有的東西感覺不到就象在身體健康時感覺不到身體器官的存在一樣,一旦失去就象身體失去健康一樣痛苦。



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實際上很少:空氣、水和食物及基本的住和行所必須的。大多數的慾望都是來自外界的誘惑。



道德經講到“不見可欲 則民心不亂”。說明誘惑對人思想的擾亂。因此人們對得不到的東西戀戀不忘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們看到了自己本不需要而別人卻擁有的東西。歸根結底還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這種心理大多數是自己把沒有得到的東西想象的太好。比如旅遊,沒去之前聽別人說或者看宣傳片有多麼多麼好,等到真正到了景點看見後不過如此而已。所謂看景不如聽景!



由於人的幻象,總是把沒有得到的東西的優點無限放大。就好比巜圍城》的名言:城外的人想衝進去,而城內的人想跑出來,無論對於婚姻還是工作大抵如此!



所以,我們擁有的大多是一種幻象。真正擁有看見的東西之後,不過如此而已。無論什麼!

我是心理問答達人 心理領域創作者:夏蟲不可語冰2008,點贊評論轉發關注可閱讀更多文章。


夏蟲不可語冰2008


人,是一個貪新厭舊的動物。

對於身邊的很多事物,我們每天都會看見,漸漸地就習以為常,也產生了視覺疲勞。

而追求新鮮,是我們的本性。

也因為這個本性,才得以推動社會的發展,推陳出新。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地被慾望操控了,才不自覺地忘記了舊物的好而已。

***

一起為夢想,披星戴月吧!

謝謝!


意噫


生活中,如果我們想要得到某個東西,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心裡總沒有著落,對其戀戀不忘。感情也是如此,總是愛上自己得不到的人,對於在乎自己、愛自己的人視而不見。

突然想起陳奕迅有一首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和討論的話題十分相似。

在沒有得到的時候,我們就會有無數次的幻想,把對象想象成女神一樣,如果這個時候誰要睡一句她的不好,你甚至都會和他拼命。把對方捧得高高在上,任何人不可玷汙一樣。隨之而來是你的佔有慾也越來越強,把這個你得不到的人幻想的完美女神。因為沒有得到,對其戀戀不忘。

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我愛她而忘不了,而是因為得不到而忘不了。生活中有很多的美好事物,要分清幻想和現實。ps:從感情角度分析


旭露軒


是啊!為什麼對於愛自己的人,對自己好的人總是視而不見,而對自己不好的人,反而想到,年輕時太傻了!


寧靜致遠0852


人類在伊甸園就是這麼墮落的。人,永遠被慾望驅使,永遠是慾望的奴隸。救贖之路,必是超越之路。可是,凡夫俗子有幾個人能看得破、超得過?


苦樂人生999


人性使然,好奇心跟佔有慾是人生與俱來的東西。你沒見過,就會想去了解,你沒有,就會想去佔有。至於擁有的不去想,那是因為你太瞭解太熟悉了,所以它對你的大腦起不到任何的刺激作業,你又怎麼會去想起呢


ben77688


叔本華說過人總是在慾望,滿足,滿足了,無聊之間來回擺動,從來沒有人靜下來,仔細思考人生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物慾橫流的世界都成了金錢的奴隸,物質慾望永遠不會滿足成了致死套在我們脖子上的枷鎖,都是到臨死時覺得沒活好,沒活暢,總有事情未了,帶著遺憾走的,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829


這些論調早已過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