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在美國考察了幾所小學,走進了幾所大學,有如下自身感受——

1. 美國小學的老師都是全科型教師,每個班一位教師,這一天所有的課都是這位教師任教。當時座談時我開玩笑說:“如果有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這一天可太受罪了!”隨之其他老師說,“如果這個班裡有幾個頑皮孩子,這個老師也夠受罪的!”但是美國的老師說他們不會厭煩孩子,會和孩子溝通,想辦法讓他們喜歡自己。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2.美國的教師不像中國由專門的師範院校培養,任何大學畢業都可以,如果想當老師必須再學2年的師範專業,考取教師資格證書後才能從教。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3.在中國,老師總是用責備的口吻告訴孩子們這個做得不好那個做得不好,要麼就請家長。我們走過的每一個美國小學都不是這樣,而是用正面的教育,讓每個孩子能夠建立自己的自信。美國的教育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他特別強的地方,所以它的教育方式就是鼓勵你在你強的方面做得好的時候,給你足夠的鼓勵,讓你能夠得到一種自信。這不僅僅是對這一件事情的自信,而是對自己的自信,對未來的自信。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4.美國小學的教室文化。我們走過的每一間教室,牆壁上都貼滿了花花綠綠的東西,顏色對比特別大膽鮮明,最常用的就是紅黃藍綠,似乎也給了孩子們一種暗示:大膽想象吧!牆壁上張貼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低中高年級不同,有單詞表、孩子們的成長檔案、作業展示、成績分析等等,總之是不浪費一塊空地。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5.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美國也有頑皮孩子,我們在互動時都涉及到了這個問題,他們採取的方式和我們一樣,教育教育再教育,和家長聯繫,實在不行就問題上繳。

6.關愛殘疾孩子。和加拿大一樣,美國沒有特殊教育學校,有缺陷的孩子都在普通學校普通班級就讀,這使得這些孩子很容易融入人群,沒有自卑感,而正常孩子也不會對這些孩子另眼相看,幫助成為一種常態。缺陷特別嚴重的孩子專門有一位教師全天陪護。

7.關注孩子的學業。在每間教室的牆上我們都看到了學生成績柱狀圖,成績由高到低分別用藍、綠、黃、紅表示。有一個班對每個孩子測試的每一項知識的掌握情況都進行了分析,可謂用心良苦。對於“紅色的孩子”他們制定有“補習計劃”,由專門的老師每天對其補習一小時左右。這個補習老師面對的是全校學困生,從一個班走到另一個班,很辛苦。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8.所有的小學都非常重視閱讀和寫作。個別學校專門制定了“寫作計劃”,也是有主題,但是內容和形式不限,學生可以發揮想象力去寫,似乎這樣可以使孩子們比較喜歡寫作。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9.美國的小學和社區緊密結合,特別是家長義工做得非常好。每所學校每天幾乎都有家長義工在幫助,他們就像學校的一員,可以隨便進出每間辦公室和教室,老師和孩子對他們很親密。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10.老師只有薪水沒有獎金,對於幹得特別好的教師給予的獎勵就是校長的一個擁抱。有一所學校的獎勵是把骨幹教師送到了紐約去培訓。

11.校長的工作很專一,只考慮教育教學,不像我們做校長的,角色多多,既是派出所所長,又是居委會主任,有時還是施工隊的隊長、綜合治理的隊長……

來看看美國是怎麼教育學生的,很有價值

12.美國小學所有的教室門都是從裡往外上鎖,而且又厚又沉,因為美國允許私人購買槍支,為了避免校園慘劇的發生,教室的門全部緊鎖,要麼敲門進入,要麼就是校長用鑰匙打開。

……

另外,美國新出臺了“教育大綱”,僅六條,已經得到了三十個州的認可,從新大綱可以看出美國更關注孩子應該學什麼,老師怎麼教;更關注與世界各國的教育交流,取長補短,不再是唯我獨尊等,因為還沒有更準確的翻譯,稍後再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