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爲非常普通的包拯爲 何被推上神壇呢?

打小的時候,我就常聽說關於包拯的故事。我生長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莫過於廟會的時候,和魯迅先生描寫《社戲》中的情景相似。

那時候村裡就會搭一個戲臺,並請來民間藝術團來唱戲。唱戲一定會一齣戲那就是《陳世美與秦香蓮》,負心漢陳世美拋棄了秦香蓮,娶了公主做了駙馬,秦香蓮找包拯來伸張正義。農村的老人們最喜歡看的就是這出戏,也最喜歡談論包拯了。

行為非常普通的包拯為 何被推上神壇呢?​讀了關於包拯的歷史的記載,這無疑是歷史的一股清流,正因為有這種稀少的人才在,使得中華精神延綿不絕。在當時的社會體制下,包拯所做之事深得民心,在加上民眾理想化和神化,包拯走上了神壇。

當然包拯所做之事,在今天本該事件很普通的事,卻讓當時的民眾自願把他給神話呢?包拯做了哪些事,有哪些特點,本文講述一下關於包拯的故事。

一孝順

包拯是個很孝順的人,中國古人把孝順這一行為看的很重要,同樣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也應該重視。孝順本來是每個人都該做的事,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到。

有一句關於孝順的名言,每個恐怕都爛熟於心,可是又有多少沒做到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看到這句話或許很多人都有些許感慨,每個都有自己的無奈,活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或許只能把更多的時間留給生存,留給父母的時間更加稀少。

史書記載: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

古人常說父母在不遠行,包拯切實做到這一點,所以大家覺得他不一樣,知容易行而難。剛考中進士,分配官職,因為父母年老,不想到外地去,就拒絕了。後來又分配官職了,父母不想讓去,就不去了。等到他們都去世幾年後,他還是捨不得離開,足見包拯對父母深深的愛。

行為非常普通的包拯為 何被推上神壇呢?​二明智

包拯被稱為包青天,是因為他能夠明察秋毫,能夠看到眾人看不到的一切隱藏在背後的事情,能夠伸張正義,在他手上沒有錯案和冤案的發生。任職期間,更是清廉無比,不多拿一毫一離,這是包青天的來由。

最能說明包拯明智的事情,就是那個“無頭案”,這裡“無頭案”是指讓人毫無頭緒的案件。這件案子發生在天長縣,是包拯父母雙亡後第一個任職的地方。

有一天,有一老漢來告狀,說有人把自己家的耕牛舌頭給切掉了,不知道是誰幹的。這在宋朝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像這種毫無頭緒的案件,一般情況下官員基本不搭理的,又不是大事。包拯對老漢說:“你只管回家,把牛殺掉賣了。”不久就有人來控告老漢,說老漢私自殺掉耕牛,包拯對著控告的人說道:“你為什麼割了人家的牛舌頭還要來控告人家呢?”這個盜賊聽了既佩服又驚訝,還以為自己行為暴露了,就認罪了。

包拯這招引蛇出洞是非常棒的。包拯心裡想,誰沒事閒的蛋疼去割掉人家的牛舌頭,又賣不了錢不能獲利,肯定是打擊報復。所以包拯讓老漢把牛殺了,然後把牛肉賣了。因為在宋朝這是殺牛是有罪的,肯定會有人來狀告,落井下石打擊報復。這個人一定就是割掉牛舌頭的那個人。

包拯能明察秋毫,所以深得老百姓喜歡和敬仰。有智慧的人,沒有人不喜歡的,何況是普通老百姓,有個明察善斷的父母官,自己也不會輕易被冤枉,這是好事。

三清廉不貪汙

包拯是實實在在做到了儒家要求讀書人的理想行為,不貪汙不腐敗,一切以國家百姓為重,所以包拯深受老百姓喜歡。宋朝官員貪汙腐敗成風,幾乎沒有不腐敗的官員,所以對外一直非常軟弱。你不為百姓謀福,百姓又為何為你保國。

包拯在端州任職的時候,端州這地方盛產硯臺。他的前任知州假借給皇帝上貢的名義,隨意多徵幾十倍的硯臺來送給朝廷權貴們。包拯來到此地後,只命令工匠只按照給朝廷上貢的數目製造硯臺。一年過去,他沒有拿一塊硯臺到家裡。不貪一硯的包拯與貪婪百倍的上任官員,形成了顯明的對比。這樣一對比,包拯的形象更顯得光輝高大。


行為非常普通的包拯為 何被推上神壇呢?​四對違法權貴毫不手軟

在北宋那個時期,為官者唯利是圖,一切以坑百姓為目標。包拯一反常態,一切按法律法規辦事,對於百姓們厭惡已久的權貴毫不手軟。這種行為更讓老百姓對包拯敬仰如神,因為從沒有人把百姓的利益當回事,更不會為其考慮,包拯就像萬千星輝中的太陽,溫暖人心。

在京城的時候,朝廷中的一些權貴們在惠民河上修建了一大堆亭臺樓閣和房屋住宅,都堵塞了河道,對百姓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這時候恰好京城發大水,包拯帶人直接把權貴們的建築物拆的乾乾淨淨。這種“強拆”讓老百姓感覺非常過癮,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官大爺,終於有人可以壓制他們了。這種行為怎麼可能讓老百姓沒有不崇拜之理呢?

五為國家出謀劃策,一心為國

包拯一生給皇帝宋仁宗上書過很多需要改進的政策法規等等,賢明的宋仁宗採納了不少建議。因此包拯為百姓減少了許多生存負擔,同時讓國家也強盛了許多。包拯一生都是一心為公,一心為國。

包拯有一次對宋仁宗說:“太子空缺時間很長了,你該立太子了。”宋仁宗不高興地說:“你想讓誰立為太子呢?”宋仁宗這句話可有意思了,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你是想幹預朝政還是結黨營私,你不想混了?包拯當然明白宋仁宗的意思,馬上說到:“我都七十歲了,又沒有個兒子,我純粹是為了國家,不為個人撈好處。”宋仁宗才高興地說:“我會慢慢考慮這件事的。”包拯乾的事其實很普通,應該是為政者理所應該乾的事。

依法治國,為民為國,只是由於當時社會的體制,使得這種行為幾乎就是一種理想,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何況北宋那種格局,老百姓神話包拯也在情理之中。

文章按照史書記載所寫,詳情可閱讀《宋書》包拯傳。文章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