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思客|朱恆源 楊斌:戰略節奏:動態環境下的戰略分析框架

當今商業環境日益動盪和複雜,這是由多個原因共同形成的歷史趨勢。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逐漸深入發展,各個國家的市場連接聯繫日益緊密,初步形成了一個全球尺度的巨大市場和幾乎廣佈全球的產業分工網絡。這個過程中,技術發展加快、知識普及越來越廣泛,國際間知識轉移規模的增大加快了產業發展的速度。相應地,商業領域的創新範式由大企業主導的封閉式創新逐漸轉向多主體協同的開放式創新。這使得商業世界的變化更加多樣,、更加複雜。與此同時,以數字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席捲全球的科技浪潮正在深刻改變商業和生產系統,這是產業模式範式轉換的大變局。

清華思客|朱恆源 楊斌:戰略節奏:動態環境下的戰略分析框架

過去技術、產品和產業週期漫長的"穩態",變成了被很多人稱作"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的"紊態",企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難以長期維持。動態地審視市場態勢和企業能力,成為新商業條件下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商業世界更加風高浪急,在動態和複雜性方面雄冠全球。中國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活躍的新興市場,有巨大的戰略縱深,競爭態勢複雜,變化快速而且劇烈。需求的變遷和市場的演進在這裡表現得更加完整、,更加典型、,也更加鮮明。這使得40年的時間,可以看到好幾個產業完整的起伏週期。如此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為研究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案例。

戰略節奏理論,就是面對新的商業時代,通過總結和提煉中國企業的實踐經驗,形成的應對動態競爭環境的戰略理論。它從時間維度上和考察範圍上拓展了已有戰略分析的視野,從而成為應對快速而複雜的市場變化的有啟發性的管理工具。

在時間維度上,戰略節奏理論從用戶端出發,把產業的演進納入戰略分析。市場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企業戰略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隨著市場發展階段的變化而及時地調整。

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新產品或新服務在目標群體中擴散的過程。不同時間接受新產品的用戶是不同的,他們的社會和心理特徵有顯著的不同。按採用新產品的先後順序,用戶可以明顯地分為5類,分別是發燒友、時尚派、實用者、挑剔客和保守派。他們不但興趣不同,性情迥異,而且在人群中的佔比也不盡相同。從主流用戶特質、市場規模、市場成長速度、需求的差異性四個方面考察市場的演進,可以把產品市場的發展過程地分為可識別的四個不同階段,即,小眾市場、大眾市場、分眾市場和雜合市場。

小眾市場階段,規模小、分佈零散,起初的主要用戶是發燒友。在小眾市場後期,越來越多的時尚派進入市場,實用者也開始源源不斷地成為用戶,市場規模和成長速度都有可觀的增長,大眾市場開啟。大眾市場的後期,市場增長速度到達頂峰,市場規模很大,但企業發現銷售不如先前那麼順暢。市場上的需求開始分化,隨著挑剔客成為用戶,市場演進到分眾市場階段。分眾市場之後,新產品在特定人群中的擴散接近尾聲,新增用戶很少,市場規模雖然很大,但成長速度越來越低,雜合市場到來。需求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市場上出現平臺型企業和依附於平臺企業之上的小的"應用商"。雜合市場是市場演進的最後階段,這裡孕育著結構性的重大變化,一旦突破,另一個S曲線的故事悄然開啟。

清華思客|朱恆源 楊斌:戰略節奏:動態環境下的戰略分析框架

圖1:產品市場各階段特點

不同的市場,主流客戶不同,市場的規模和成長速度各異,市場需求圖景更是天壤之別。有的市場階段需求相對一致、相對清晰,有的市場階段,需求紛繁多樣,差異巨大;有的市場階段,需求相對穩定;,有的市場階段,需求變動迅速。各個階段存在如此大巨大的差異,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價值鏈網絡結構和不同的競爭態勢。那些在某一階段勝出的企業,它們的資源和能力基礎,只是適應這一特定階段的需求特徵,同樣的資源組合在不同的階段未必能夠形成競爭優勢。事實上,延續前一階段的做法往往會在新的階段裡帶給企業慘痛的失敗。

通過考察獲得跨期持續成功的中國企業,戰略節奏理論總結了三種典型發展路徑,把它們分別稱為農耕者、狩獵者和圈地者。

農耕者企業立足於某一特定行業,跟隨市場不同階段,發展不同能力,及時地調整自己的資源和能力組合。狩獵者企業基於自身的獨特能力在不同產業尋找戰略機會。而圈地者企業則同時駕馭不同的業務。,它們在不同的行業裡投入,捕捉收穫的機會。企業採取的成長路徑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企業和市場形勢的變化而在這三種路徑之間轉換。

在考察範圍上,戰略節奏理論進一步提出了一個綜合考察產品市場(Product Market)、資源市場(Resource Market)和股權市場(Equity Market)聯繫與互動的全視閾模型,即,PRE-M模型。

清華思客|朱恆源 楊斌:戰略節奏:動態環境下的戰略分析框架

圖2:戰略節奏中的PRE-M模型

企業同時在產品市場、資源市場和股權市場競爭。在產品市場上競爭客戶;在資源市場上競爭資源;在股權市場上競爭股東。三個市場是相互聯繫的,產品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會使得資源市場上產業價值鏈上的某一要素短時間內供不應求,我們稱之為產業鏈上出現了結構性的"洞"。這個"結構洞"會吸引資源、人才和企業加入競爭。結構洞,並隨著產業鏈發展而逐漸填滿。這個變化同樣會傳導到股權市場上,表現為對該要素估值的起伏。在結構洞出現,並被填滿的過程中,對應的關鍵要素就是產業競爭的焦點,那麼,股權市場上對該要素的對估值就是就會上升;,當產業演進到下一階段,舊的"結構洞"被填滿,新的"結構洞"出現,那麼,舊"結構洞"對應的要素的估值就會下降。

在動態環境下,投資者對企業發展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他們不僅能夠提供財務資源,他們本身也有資源屬性,一旦他們成為企業的股東,他們的資源會對產業中企業間的資源分佈帶來影響,從而改變對市場上的競爭格局可能改變。在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產品市場上的競爭焦點不同,資源市場的關鍵競爭要素也不一樣,擁有不同資源屬性的股東,對市場競爭格局的影響也會動態變化。

在產品市場發現結構性的機會,在資源市場尋找"結構洞",在股權市場尋找估值窪地,通過PRE-M模型,企業家可以全視閾地分析市場,為未來做出關鍵佈局。

戰略節奏理論來自中國商業的實踐,但它超越中國情境,符合市場和需求發展的一般規律。戰略節奏理論能夠為所有在市場動態競爭中尋找未來的企業提供有益的啟示,能夠幫助企業家在紛繁蕪雜的"紊態"的商業世界裡,使自己的戰略節奏與市場演進節奏相契合,建立適時、適勢、實時的競爭優勢。

說明:本文經朱恆源、楊斌老師授權發佈,文內圖片源自作者,封面圖片源自清華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