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台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王亞彬: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本報全媒體記者李林山 劉文剛

  9月14日,由中、英、法、日等多國藝術家聯合編導演出的大型舞劇《一夢·如是》,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好評如潮。該劇首次將中國古代四大佛經翻譯家之首的鳩摩羅什搬上舞劇舞臺,其“下篇”更是以大量篇幅通過演員肢體和音樂、燈光,展現“涼州文化”豐富的舞美元素,呈現現代與古代融為一體的神奇觀感,令觀眾彷彿親身踏上絲綢之路,收穫一場難能可貴的精神之旅。9月26日,當代著名舞蹈家、編舞、導演王亞彬在河西學院接受本報獨家採訪時說:“《一夢·如是》通過鳩摩羅什的舞臺形象,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讓發生在龜茲、涼州、長安的三段故事煥發光彩,向世界發聲。”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王亞彬

從“王小蒙”到“亞洲最重要的舞臺之一”

  《一夢·如是》的編舞、導演王亞彬,在舞臺下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典型的80後“文藝青年”。一旦登上舞臺,她用柔軟、流暢又極具爆發力的肢體動作,將中國傳統舞蹈及當代西方舞蹈糅合在一起,成功塑造了一批藝術形象,以擅長揭示舞臺人物精神世界和靈魂,被國際舞壇譽為“亞洲最重要的舞者之一”。王亞彬極富才情,她既有“文”的一面,又有“舞”的一面;既是馳名演員,又是探索性前沿導演。她新出版的隨筆集《生命如何寄託》,文字“充滿延展的願望,變幻、激烈、休止”,濮存昕看後,讚歎道:“亞彬曼妙的舞姿你賞過,現在她用白紙黑字娓娓道來,是值得我們品味的‘臺下十年功’的生命之美。”她是當代舞劇探索創新的前沿導演、編舞,她說:“如何創作出可以與世界舞壇接軌的藝術作品,如何與世界範圍的藝術對話,這是我們這一代舞蹈創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讓東方文化真正煥發出光彩,向世界發聲,更是我們念念不忘的使命。”一路舞來,她近年囊括了中國中宣部、文化部主辦的舞蹈重要賽事的金獎,以主演、編舞、製作人的不同身份創作國際拓展藝術作品。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鄉村愛情》劇照

  王亞彬一出現在街上,許多人會驚呼一聲:“鄉村愛情來了!快看,她是王小蒙嘛。”2003年,王亞彬被張藝謀選中作《十面埋伏》章子怡大段舞蹈的替身;2005年,在趙本山導演的《鄉村愛惰》中飾演女主角王小蒙。與她當下鵲起的盛譽相比,這些不過是她“青蔥歲月”中的小插曲。她出生在天津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1993年在天津報考舞院時,是一個“小不點兒”,憑著天賦和勤苦,2001年,王亞彬獨舞作品《扇舞丹青》,被學校選中衝擊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這部堪稱新時期中國古典舞蹈精品的作品,似乎是為已經長大為“天鵝”的王亞彬量身定做,高難的技術組合與內在的氣質神韻,使作品與舞者相映成輝。17歲!王亞彬就站到了全國舞蹈比賽的最高領獎臺上。

  王亞彬說:“跳舞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漂移在聚光燈下,迷戀自我陶醉釋放情感的瞬間片刻,凝息於作品結束的瞬間,美麗而短暫。我相識的許多大朋友、藝術家,他們又給了我更多成長的機會。《十面埋伏》中大段舞蹈的替身也罷,《鄉村愛惰》中女主角王小蒙也罷,如今回想起來,其實,每一段變化和機會都是緊緊相扣的。缺少了其中的一個環節都不會有今天的我。”她雖然成功飾演了許多的影視角色,如在34集電視連續劇《馬大帥三》中飾演“江帆”、在22集電視連續劇《跟著陽光跳舞》 中飾演“景茹”、 在20集電視連續劇《軍中紅舞鞋》中飾演“白鴿”,但舞蹈事業是她的命根子,有“舍”才有“得”。2009年,她創辦了以“聯合各方優秀人才,搭建平臺,呈現國內外藝術家聯手打造的原創舞蹈藝術精品”為宗旨的“亞彬舞影工作室”,聯合多國第一流的舞蹈家、音樂家,共同創作演出“亞彬和她的朋友們”系列舞臺劇,每年“一季”,推出一臺國際拓展藝術作品,九年間數十次代表中國民族舞蹈藝術先鋒探索精品,赴捷克、美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俄羅斯、印度、布丹、柬埔寨、老撾、瑞士等國家進行藝術交流和演出。到了今年,恰好是“第九季”,鳩摩羅什這一人物形象在“亞彬和她的朋友們”的精心編排下,成功上演。

尋訪鳩摩羅什東來的足跡

  鳩摩羅什是中國古代四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之首,也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歷代三寶記》《道宜律師感通錄》等佛史典籍載,早在佛法神傳時期的莊嚴劫、賢劫,鳩摩羅什就是毗婆尸佛等七佛的“七世譯師”;十六國時期僧俗尊稱他為三藏大師第一人;隋唐以後,被尊稱為鳩摩羅什菩薩,位列中國佛教八宗之祖。王亞彬說:“我對鳩摩羅什充滿無限的崇敬,我渴望用我的舞蹈作品,用舞者的肢體動作讓這個偉大的靈魂復活。他是溝通東西方的使者,他的經歷是中國的,而他的思想則是世界的。提起鳩摩羅什,我的國際演藝朋友圈裡,無人不知,尤其是日本的傑出舞蹈家平原慎太郎,對鳩摩羅什推崇備至。我們計劃要聯合推出一部反映絲綢之路精神風貌的舞臺劇,大家一聊,不約而同地想起了鳩摩羅什。對!我們就要拍拍他,勇於挑戰舞蹈界視為畏途的僧侶題材。目前中國的舞臺創作中還沒有人涉獵這個題材。所以我覺得這對於我們來講也是一個挑戰。我希望通過聯合創作的方式,讓大家對鳩摩羅什這個人物和精神追求有更多的理解,同時藉此告訴人們:如果有堅定的理想,是可以完成的,人生就是一場跋涉。”平原慎太郎出生於北海道,除了自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優秀編舞外,與各國的著名編舞大師多有合作。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拍鳩摩羅什一劇在王亞彬的運作下,爭取到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2017年9月,王亞彬直奔武威,在鳩摩羅什寺、天梯山石窟、白塔寺等地探訪涼州文化視野裡的鳩摩羅什,與武威文學界、史學界交朋友,蒐集鳩摩羅什新鮮史料。在鳩摩羅什寺座談時,王亞彬對涼州佛教文化細節窮追猛問,“鳩摩羅什時期的涼州僧人,他們用的啥紙寫經?他們穿啥衣服?他們講經和譯經的道場到底是啥模樣?”直到答覆滿意為至。她對武威日報社和市檔案局提供的鳩摩羅什完整史料心存感謝,念念不忘本地文學界陪同她遊賞的涼州農家小院、飽吃的風味小吃和歌吟的涼州民間小調。

  王亞彬說:“涼州是中西文化交融史上特別亮眼的城市,打個比方,它恰恰就如中西舞蹈精華集於一身的曠代舞者,它與我宿命相通。在涼州街上那些行走的各色人群的步幅,佛寺裡叮叮的鈴聲,涼州人家擺放的成堆的書籍,都給了我創作的靈感。”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 《一夢·如是》裡有許多的‘涼州’元素,舞臺上堆集或撒了一地的書籍經本,音樂中重複出現的鈴聲,夢幻的雲霧,‘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成了神奇的道具。”

  “從涼州出發,我又去了敦煌、庫車,一路探訪鳩摩羅什的足跡。鳩摩羅什是天竺北傳佛教自西域傳入涼州,再經涼州向中原擴散的過程中,起到重要橋樑作用的傑出佛法傳播者。他之前的佛法東傳活動,只是斷續的、零散的民間活動,譯經活動也沒有形成長期的、大規模的國家譯場。中國化的譯經場面,在鳩摩羅什的力行之下,開始出現了國家制度化、譯場正規化、譯介學院化的蓬勃興盛局面。五涼時期,在西域大小乘佛徒沸騰而至的情況下,河西走廊凡有村塢處,都蓋起了香火繚繞的寺廟,信眾中不乏讀書的儒士、衙門的幕僚,甚至遊醫、卜徒,都在誦經活動中得以初步的覺悟,涼州呈現出的佛國般若影子沒有消失,至今還能隱隱聽到、看見。《一夢·如是》上篇集中展示的就是般若世界的靈幻,展示的是涼州曾經保存的溫度和氣場。”

多國藝術家演繹鳩摩羅什傳奇人生

  王亞彬說:“踏訪涼州,重走鳩摩羅什東來路,為《一夢·如是》劇本的創作打開了靈感的窗口。花了三個月時間,同平原慎太郎反覆推敲劇本,編排舞蹈語言,總的設想是以鳩摩羅什生活的時間為軸線,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上選擇典型的舞蹈情節,舞臺設計傾向澄淨化,展示法華、般若的序列氛圍。中西文化差異與統一性在這部劇內得到充分地展示與闡述,時間與空間在劇中逐漸模糊,幻想和真實的界限被打通,死亡與生命、虛幻與真實同時存在,舞臺、歷史、現實和故事同時呈現給觀眾。”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鳩摩羅什傳奇人生搬上舞臺

  海報顯示, 《一夢·如是》以當代視角講述譯經大師鳩摩羅什的故事,以時間軸線拉開舞劇縱深,呈現更為遼闊的精神視野。該劇上下兩篇分別由平原慎太郎和王亞彬擔任編舞,主創班底由中、英、法、日等多國藝術家組成。平原慎太郎和王亞彬與Sidi Larbi Cherkaoui、桑吉加、MarkHeim、Elizabeth Roxas Dobrish、高成明、張雲峰、費波等編舞家合作,反覆修改劇本和舞美細節。作曲家周龍是“普利策獎”獲得者,也為該劇支招。

  “《一夢·如是》的音樂非常精彩,是由日本著名音樂家熊地勇太創作的,體現了國際音樂大製作的品牌性。熊地勇太的音樂將上篇的每個部分完美糅合,音樂風格悠然委婉,與舞臺情緒微妙契合,在推動故事的同時,隱隱地在喚醒古老的記憶,用其獨有的方式同時講述著遙遠的故事,為下篇的開啟埋下令人期待的伏筆。”記者瞭解到,《一夢·如是》舞臺採用了法國著名燈光大師威立·西塞獨特的燈光設計,劇情不斷推進,燈光波動起伏,舞臺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空間,頗具禪意,在方寸之間展現錯落有致的空靈之境。除了演員,舞臺上佈滿書籍卻四處散落,它是經文也是史書,它承載著歷史,是智慧與精神的傳承。演員的身體隨著書頁的翻轉開合不斷舞動,其柔軟靈巧的軀體與條燈的硬朗線條相互呼應,呈現的是令人回味悠長的隱匿之美。舞美設計英國舞蹈大師邁特·迪力,曾擔任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Tor Hill藝術指導;另外,造型設計王嘉、服裝設計李昆等均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徐一鳴、張亞鵬、彭瑩、劉琦琦、卜瑞、李帥、楊明迪等舞蹈家,是國內當紅的舞蹈名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