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狗十三》是導演曹保平2013年的作品,獲得了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最佳影片獎、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狗十三》被大家捧為十年來最好國產青春片。一想到青春片,以往大家想到的都是戀愛、逃學、墮胎……,似乎不整點轟轟烈烈的事情,不足以道青春。而《狗十三》卻只將視野聚焦在家庭裡的“小事”,說它們是小事,是因為這些事都能在我們自己的成長中找到影子。

影片講述了初中生李玩,因為父母離異,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忙於生意,和後媽生了個弟弟,全家上下都瞞著她。

原本喜歡物理的李玩,在老師和爸爸的“商量”下,被爸爸強行推入英語興趣小組。除了生氣,她卻無計可施。爸爸為了哄她開心,送了她一條小狗,被李玩取名為“愛因斯坦”,後來卻因此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後李玩終於“聽話、懂事”,長成了家長期盼的樣子。

這部影片呈現的家庭教育觀念,能引起很多人共鳴。因為在影片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之前就是這樣長大的,然後,“我”又用這一套來教育著自己孩子。

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李玩養成記,究竟是什麼讓一個原本有主見的“叛逆”孩子,長成一個符合他人期待的“聽話”孩子?這些所謂成長的代價是否真的必要?作為父母,我們在養育孩子時得到哪些啟示?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外在因素:家庭環境和傳統觀念

1.家庭環境:父母離異、隔代撫養,心理需求長期被忽視

因為父母離異,爸爸忙於生計,又另娶後媽。所以李玩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雖然說,爺爺奶奶對李玩也很關心,可這僅限於物質上的關愛,對於心理需求,他們並不重視。

李玩乳糖不耐受,可奶奶仍然抓住機會讓她喝下牛奶,看到她強行喝下又吐出時,奶奶還覺得異:“這孩子真不能喝牛奶?”。

而在外面聚餐時,爸爸也讓她喝牛奶。當李玩拒絕時,爸爸大為驚異:“你什麼時候不能喝牛奶?”可李玩一直喝不了,包括李玩的弟弟昭昭也是喝牛奶就吐,可家長並沒引起重視,或者說壓根覺得是小孩“不聽話”的問題,逼著喝下就好了。

現實中,對很多家長而言,給孩子的都是自己認為好的,孩子暫時不接受這些“好”的東西,要麼是不懂事、亂髮脾氣;要麼就是缺鍛鍊,多習慣幾次就好。很少關注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眼裡看不見孩子本身,更別提去理解了。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李玩英語考試成績不錯,爸爸答應帶她去天文館。第一次去發現沒開館,爸爸記錯時間了;展館最後一天準備去時,臨時接到了“重要人士”的電話,先去飯局,可卻一拖再拖。最後李玩忍不住,一個人跑出去,可是到達天文館時,卻趕上閉館熄燈。

李玩喜歡物理,爸爸卻硬將其改為英語興趣小組,而不讓進物理小組;

李玩想去天文館,爸爸一時高興答應帶她去,而後又食言。

自始至終,爸爸所有的關心都是“我認為”,我認為英語重要就不管你愛不愛物理;我認為應酬重要就不顧自己之前的承諾、你的期待。“人的事都沒搞明白,就去關心天上的事”,這句話當時他說出或許覺得只是個玩笑,卻是很多家長的真實想法:大人要求的份內事都沒搞明白,小孩就要搞什麼獨立?

2.家長前後矛盾的教育觀,言行不一致

爺爺遛狗時不小心把愛因斯坦給弄丟了,李玩很生氣。得知丟了後他們壓根沒去找,氣得跑出去自己找。一開始大家由著她來,覺得她心裡有氣,需要發洩。可當她“不依不饒”繼續找,就變成全家人眼裡的不懂事了。事情發展到最後,以爸爸的一頓暴打結束,最後還得哭著給爺爺奶奶道歉。

弟弟拿著棍子到處假裝打妖怪,不小心打傷奶奶的頭了。奶奶反倒以肯定的口吻安慰弟弟,“沒事沒事,我家娃力氣大著呢。”爸爸也抱著弟弟,用欣賞的語氣哄著弟弟,“沒有人會怪你的”。當李玩提出弟弟需要向奶奶道歉,爸爸反倒覺得這個要求莫名其妙。

如果說,前面爸爸的一頓打,讓李玩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家人的影響,開始顧及家人的感受,以及學會“道歉”的話;那後面弟弟行為後面,全家人的反應又讓李玩陷入迷茫:剛剛學會的“家庭相處規則”又站不住腳了,弟弟打傷奶奶居然沒有一個人責怪他!明明是弟弟的錯誤,事前沒有人制止,除李玩外,家人都是鼓勵並讚揚;事後導致嚴重後果,又沒有人批評並教他道歉。究竟,怎樣才是對的?

套用李玩家人的反應:“他還小,不懂事!”當孩子剛開始學會與人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時,錯了不指出,更別提改正了。孩子自然沒機會學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沒有了是非曲直的界線,任由孩子自己去發揮。未來在不同環境影響下,沒有底線和原則,容易隨波逐漸,做出過激行為。

當然,弟弟也有可能像李玩一樣,“因為長大了”,突然有一天,就被強求著接受父母家人的安排,變得懂事、聽話,再一次像姐姐以前一樣,在迷茫與反抗中,尋找著所謂的“成長之道”。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當第二隻狗送來,明明不是愛因斯坦,全家人卻硬要李玩承認是它。不管李玩多麼堅持自己認識愛因斯坦,熟悉它的細節、瞭解它的性格,可這一切,卻遭到全家一致反對,到最後還被指責“不懂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李玩開始有所接納了。弟弟卻自己去拿棍子打它,惹得狗狂叫。後來,狗狗咬了弟弟,卻被強行送走。沒有一個人關心李玩:帶來時要她理所當然地接受;送走時又完全不顧她的感受。

所有的堅持被最親最愛的人認為是無理取理;所有的認知都被他們推翻;所有的表達訴求都被否定……沉默,是唯一能做的。

沉默過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放棄自我,接受大人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活成大人期待的樣子。曾經的夢想、愛好,都成為了一段埋沉心底的回憶,堅持不去的代價太過沉重,唯有放棄。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個人因素:青春期,自我意識覺醒

李玩生活環境一直都是這樣: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這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模式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為什麼之前沒有問題?而到了現在,無論是興趣小組、還是養狗,李玩卻和家人產生這麼大的衝突?既然以前都生活得好好的,為什麼現在就突然爆發了?真的只是弟弟的出生、愛因斯坦的闖入所帶來的連續反應嗎?

李玩此時正讀高中,開始進入青春期。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心理還是生理的發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本身容易增強了青少年的情緒性、心理衝突、與成人對抗。

青春期的孩子,體格上更接近於成年人。童年期眼中高大的家長,如今自己和他們差別不大,有的甚至更為強壯。當在生理上成熟後,就更加希望別人以成人的方式對待自己。如果父母此時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變化,還是像以前要求孩子聽話,覺得“自己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種態度,自然就會遭到孩子的反抗。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事實上,在青春期以前,孩子小時候大多對家長言聽計從,不會有太多的反抗。到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的心理認知、思維發展的變化,導致了青少年在看待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的方式上,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兒童時期,由於認知的侷限,對周遭的看法比較簡單;對父母老師等權威人士的話語,深信不疑。

而青少年的認知在不斷髮展,逐漸有了自己的觀點,各方面表現得越來越成熟。同時邏輯思維能力也逐步強大,對社會關係的推理能力不斷提高,青少年開始對父母去理想化,把他們看作“普通人”。

當父母意見與自己相左時,他們並不會像小時候那樣選擇信任和聽從,盲於父母的權威。而是會在懷疑、思考中尋找自己滿意的答案。在這個探求和追求過程中,和父母的衝突也就難以避免。

李玩嘗試著用自己新的認知水平去探索這個世界時,卻發現家人仍然像以前那樣要求“聽話”“照做”,她開始嘗試表達自己的訴求,她希望家人能看見她的需求,可往往得到的回應要麼是忽略,要麼是壓制。最終她的表現只有反抗、吶喊,卻始終沒有被家人看見,更別提理解。

此時的家長,卻將重點放在希望孩子這個未成年人要理解成年人,越早越好。孩子讓人省心、懂得察言觀色,是所有大人最期待的模樣。卻沒有人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

父母如果不改變策略,還是按著一慣的方式要求孩子,自然就會遭到反抗,最終形成父母眼中所的“叛逆”。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對父母的警示:

所有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愛她,如她所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的話,需要家長降低姿態,和孩子處於平等地位。而不是一味地高高在上,以自己“過來人”的經驗來要求孩子理所當然地服從。

當然,很多人會說,我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孩子長大了,就應該更加懂事、聽話。

事實上,電影最後的李玩似乎懂事了,她開始體諒父親的不易;在飯局上不讓客人難堪、吃下狗肉;碰到真正的愛因斯坦也裝作不是,還禮貌地向對方道歉是自己弄錯了……

可是,這樣的成長,表面上看是更加符合成人的期待了,卻最終也丟失了真我的一部分。

傾聽孩子、懂得孩子,多多理解和體諒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一個孩子來體諒自己的不易,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尊重他們的主張,這樣的孩子成長起來後,再回首過往,至少會少一些灰色記憶,多一些感動和愛的力量。

《狗十三》:淺談女主李玩成長後“懂事聽話”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作者介紹: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子閱讀推行者,育有一枚小書蟲。帶娃之餘,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學所用。感謝點贊、轉發或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