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一生,一首詩就能概括!這是他最深沉最達觀的人生感悟!

一般認為,蘇東坡最走心的一首詩或者詞,是他的流傳千古的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因為這首詞裡,包含了蘇東坡對亡妻的無盡的思念,這固然不錯,也特別令人感動。但是類似這麼走心的詞,在蘇東坡的詩文中,實在太多了,這樣走心的詩詞隨手拈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你知不知道,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後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一顆一顆流成熱淚”,巫啟賢的《寂寞是因為思念誰》,準確地唱出了蘇東坡的心境。經歷十年滄桑後,蘇東坡對亡妻仍然是魂牽夢繞,可見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多麼深沉而綿長。

蘇東坡的一生,一首詩就能概括!這是他最深沉最達觀的人生感悟!

蘇東坡對第一任妻子王弗念念不忘,但他也很快就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為妻,二人的感情同樣深厚。但王閏之在跟隨蘇軾流浪天涯二十多年後,於四十七歲時卒於京師。蘇軾悲痛萬分寫下《祭亡妻同安郡文》:

“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須,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

淚盡目幹,旅殯國門,我實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

此文深刻表達了蘇東坡與愛妻“生死同穴”的決心和哀思。其悲傷和走心,絕不亞於他的那首十年生死兩茫茫。

在愛情中,還有更走心的。蘇東坡最愛的人到底是誰?是結髮妻子王弗,還是陪伴時間最長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還是那個精神上靈魂上氣質上身體上相互吸引的歌女王朝雲?

蘇軾的第三位妻子王朝雲本是歌女出身,是東坡的鐵桿粉絲,兩人年齡相差27歲,是老夫少妻的典範。王朝雲聰明又漂亮,蘇軾的弟子秦觀這樣描寫他的師母,“美如春圓,目若晨曦”,腦補一下,估計是黃蓉那樣大眼睛且古靈精怪的樣子。東坡視朝雲最為知己,為她寫下《浣溪紗.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在詞中,蘇東坡願與朝雲天長地久,永諧情好,並表達了對朝雲健康長壽的美好祝願。無奈朝雲福運不長,三十四歲就離蘇軾而去。

蘇東坡的一生,一首詩就能概括!這是他最深沉最達觀的人生感悟!

悲痛至極的蘇軾同樣走心,寫下這樣的詞句:“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更思卿。”其情真,其意切,東坡可謂大丈夫,最走心!

好玩的國學認為,蘇東坡最走心的一首詩,不是他的愛情詩,而是他去世之前寫的一首詩,在這一首詩中,蘇東坡簡單回憶了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說是他的絕命詩。無論多麼偉大的愛情,多麼痛入骨髓,但總是無法和一個人對自己一生的總結相比。讓我們來看看蘇東坡的這首詩。

自題金山畫像

宋代: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東坡的一生,一首詩就能概括!這是他最深沉最達觀的人生感悟!

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蘇軾去世前兩個月,他已年逾花甲,基本上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回首自己的一生,幾起幾落,失意坎坷,縱然有忠義填骨髓的浩瀚之氣,也不得不化為壯志未酬的長長嘆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嘆飄零。但這首走心的詩,並非完全是悲觀,還有一絲亮色。蘇東坡在文學藝術史上,絕對是天才的頂峰的人物,但是在官場上,絕對是個倒黴蛋。在宋朝的黨爭中,蘇東坡是個不招人喜歡的傢伙,新黨不喜歡,要貶他,舊黨不喜歡,要把他掃地出門,總之,趕得越遠越好。好在蘇東坡是個神經大條的人,他深受中國文化中儒道佛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道家和佛家,所以蘇東坡認為自己的遭遇,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現在自己的心靈已然寂靜無慾了,不會再為外物所動。但是,蘇東坡絕對不是個悲觀的人,他想起了自己最困難的時刻,最黑暗的時刻,但是就在這三個最黑暗的時刻,卻成為蘇東坡人生精神昇華的時刻,可以說,蘇東坡那些輝耀千古的好詩好文好詞,都是在這三個地方完成的。同時,蘇東坡在這三個地方,也取得了非凡的政績。所以,縱然蘇東坡的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無法拴系的小船。但如果有人問他平生的功業在何方,那就是黃州、惠州和儋州。

所以,蘇東坡是不可替代的,無論是失意也罷,坎坷也罷,蘇東坡卻絲毫不減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藥的浪漫,真的是不可救藥地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