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你忽視了嗎?

從小到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身體出血的經歷吧,輕一點的像是鼻出血、牙齦出血,重一點的比如尿血、便血。一旦有出血,你會馬上就醫嗎?會不會因為以下原因而忽視了呢?比如不痛、不影響工作、身體沒有其他症狀、出血一兩次後來就沒有了……

今年72歲的杭州陳大媽,在以往的30年間,因為忽視了那些不痛不癢的出血症狀,先後不幸被確診患上三種腫瘤: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以及直腸癌。

如何科學對待身體的“紅色警報”,結直腸腫瘤外科、婦瘤外科、泌尿腫瘤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的醫生,為大家疏理不同部位的出血會預示哪些不同的疾病,為預防疾病的惡化做好準備。

便血:有一次都要警惕

浙江省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李主任說,陳大媽發病可能和20年前放療有關,當時放療水平有限,她放療後有多年放射性腸炎的病史。最近半年便血,檢查發現在直腸靠近肛門的位置有一個4cm左右的腫瘤。

據悉,20年前的放療,是因為陳大媽陰道出血,被確診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

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你忽視了嗎?

先說便血,很多人馬上想到痔瘡,實際上,結直腸癌、結直腸炎、肛瘻、肛門部位的腫瘤、腸道息肉等都會引起便血。其中,最危險的當然是結直腸癌。

據統計,浙江省腫瘤醫院2017年收治1600多例的結直腸癌患者,其中約七成有便血。病程越到後期,越容易便血,因為隨著腫瘤生長速度加快,血供跟不上,部分瘤體會壞死,瘤體組織脫落或者血管破裂,出現不同程度的便血。

病變部位不同,便血顏色也不同,離肛門越遠,便血的顏色越暗,具體來說:

  • 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多呈黑色;

  • 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炎等出血引起的便血,由於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長,常常呈棕褐色或暗紅色。

  • 直腸癌、直腸潰瘍、內外痔、肛瘻、肛裂等引起的出血往往是鮮血或伴有血凝塊。同時伴有肛門或者直腸的疼痛不適或排便異常。

專家建議:如果出現便血、腹痛等症狀,要及早去醫院檢查,通過肛門指檢、腸鏡都可以發現病情,一旦發現有息肉或腫塊,最好儘快治療。

陰道出血:不要輕易當作月事不規律

經量增多、月經淋漓不盡、陰道不規則出血,可能是陰道、子宮、輸卵管炎症及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陰道癌及少數子宮肉瘤等惡性腫瘤。

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你忽視了嗎?

2017年,浙江省腫瘤醫院宮頸癌住院4400人次、子宮內膜癌住院1400人次,從腫瘤引起陰道出血角度,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病區主任陳醫生主要講了講這兩種癌症。

她提醒,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早期可以沒有症狀,也可表現為陰道接觸性出血(如同房後出血)、白帶增多色黃、白帶帶血絲、陰道流液、月經不規則等。

前不久,一位年僅22歲的宮頸癌患者讓陳醫生印象深刻。

小姑娘16歲生子,最近六個月月經淋漓不盡,她以為是月經不規律,加上無其他症狀就沒重視,等到肚子痛了一查,發現宮頸裡有個8cm左右的腫塊,診斷為宮頸癌中期,並出現盆腔淋巴結轉移。

陳醫生很惋惜地說,如果患者及早重視陰道出血,情況可能不會這麼糟,“早期宮頸癌術後5年生存率達80%-90%,而且對於有生育慾望的年輕婦女,如果病變早期,還可保留子宮、卵巢等生育功能”。

過去,宮頸癌的高發年齡是35~55歲,近年明顯年輕化,20多歲發病的也不少。一方面和性生活過早、性伴侶較多、吸菸有關,另一方面,已經明確HPV病毒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目前,子宮內膜癌病因不是很清楚,但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或者家裡有親屬得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的人,發病風險相對較高。

專家建議:一般女性在有性生活兩年後,最好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定期接受宮頸細胞學/HPV檢查直至60歲。如有異常陰道出血、白帶異常,及時就醫,平日注意經期衛生。

血尿有一次也要去做尿常規

人的尿液在腎臟裡產生,經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以上這些臟器出了毛病,都可能引起血尿。

浙江省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外科主任朱醫生說,血尿伴隨疼痛,問題往往不大,多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或者炎症,相反,無痛性血尿威脅最大。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發病第一位的腫瘤,早期典型症狀正是無痛性血尿,臨床上,無痛性血尿患者70%~80%患有膀胱癌。

朱醫生解釋,膀胱腫瘤往往血管壁比較薄,容易破,因此大多會尿血。2017年科室收治了800例左右的癌症患者,其中膀胱癌超過300例,它好發於中老年,吸菸,過多接觸某些化工製品與膀胱癌的發生關係密切,憋尿、反覆尿路感染、結石長期刺激也存在致癌風險。

值得警惕的是,膀胱癌患者的血尿有些是持續的,有些是間歇的。

朱主任曾經遇到一位60多歲的大爺,膀胱里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腫瘤,“其實身體很早給過提示,他兩年前出現過一兩次血尿,但不痛不癢,他就沒放心上”。

除了膀胱癌,他指出,腎癌三大典型症狀包括腰痛、腹部腫塊及無痛性血尿。“有個18歲的男生尿血好幾個月沒在意,以為是經常打籃球跳上跳下引起的,直到爸媽知道再帶過來檢查,腫瘤已長到6cm,而且長的位置比較深,只能切除一側腎臟。”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血尿,不必恐慌,但要重視,及時上醫院診治,尤其是出現無痛性血尿,要排除癌症的可能,建議先做個尿常規和泌尿系統B超,必要時再做CT和膀胱鏡。

皮膚出血點做個血常規檢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皮膚科金納副主任醫師說,皮膚出現出血點一般臨床上稱為紫癜,包括原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機械性紫癜等。

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你忽視了嗎?

過敏性紫癜發生時的出血點通常好發於下肢,病情嚴重的會侵犯到下腹部及前臂,甚至伴有關節痛、腹痛、便血及尿血。發現出血點後,最好做個血常規檢查,必要時查下凝血功能。

“皮膚出現針尖大的紅點,持續不消退,也可能是比較小的血管瘤。一種是櫻桃樣血管痣,又叫老年性血管瘤,往往是皮膚老化的表現,問題不大;另一種是蜘蛛痣,紅點周圍會有細細的放射狀血管(蜘蛛腳)散開,中間紅點按壓後,蜘蛛腳消失,這時最好做個肝功能,排除肝臟疾病。”

眼出血:分清充血還是出血

浙醫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玻璃體視網膜病科主任方肖教授說,眼出血分為眼球表面、眼球內部出血,前者包括眼瞼、眼球結膜出血,後者主要是前房、玻璃體和眼底出血。

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你忽視了嗎?

“眼睛表面出血自己是能看到的,眼瞼出血大多都是外傷引起的,眼球結膜出血(俗稱眼白出血)除外傷外,還可能是用眼疲勞造成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但如果視力不受影響,不用恐慌,一般1~4個星期內,眼白出血會被慢慢吸收。”方肖雲教授說,需指出的是,眼白髮紅有出血和充血兩個概念,出血是血管破裂引起,而充血是血管擴張,可能是眼球的各種炎症引起的,患者自己很難分辨病因,建議眼白變紅時,最好到醫院檢查。

鼻出血與口腔出血回縮性鼻涕帶血需警惕

邵逸夫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肖醫生說,天氣乾燥引起的鼻出血往往是少量的、暫時的,多發生在鼻腔前部,擤鼻涕時發現。

腫瘤最明顯的紅色信號,你忽視了嗎?

腫瘤引起的鼻出血通常是鮮紅的、持續的,有時會順著鼻腔往後流、從嘴裡出來,比如回縮性鼻涕帶血應警惕鼻咽癌。腫瘤發展到後期,鼻出血中還會帶有雜質。“出現反覆性、持續性鼻出血,建議做個鼻腔內窺鏡的檢查,沒發現異常的話,最好進一步做個鼻竇CT或磁共振,排除鼻竇或鼻粘膜下的腫瘤。”

口腔出血原因有很多,刷牙時牙膏泡沫或漱口水帶血,大多是牙齦炎或牙結石;如果咳中帶血,可能是肺部或支氣管的毛病;口腔內持續、大量出血還伴有腫塊,當心口腔癌與舌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