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首都是現在的哪裡?

薇薇凌凌


《封神演義》第一回,成湯滅夏,即位為天子,都於亳(讀音bó)。這個亳是西亳,被認為在今河南偃師。然而紂王即位後,都城卻在朝歌(zhao ge,今河南鶴壁),這是為什麼呢?是作者行文的上下矛盾,還是紂王即位後遷都了呢?

其實都不是。

作者行文並無矛盾,紂王也沒遷都。亳與朝歌並不是同一個地方,商朝的確遷都了,但並非紂王,而是另有其人。

一、商人善遷

商人善遷,就是指商朝對於遷都似乎有種迷之愛好。

從商人始祖契,到成湯未得天下之前,十三世之中而有八次遷徙,相當於每一代都要來一次全族大搬家。

除了最後一次,成湯定居的南亳有地可考之外,其餘七次都不可考。

而且我在另一篇文章裡也寫過,成湯時期也有三次遷都,雖然三次遷徙的地方都以“亳”命名,但確實是三個不同的地方:

亳有三處,分別為南亳、北亳和西亳,南亳為湯即位為商部落首領時所居,有說即今商丘高辛鎮;北亳為成湯伐夏之前、會盟諸侯之地,有說即今商丘蒙縣;西亳為湯推翻夏朝統治之後、定都之地,有說即今偃師。

二、不省心的祖宗

請大家先記住商朝世系,不然可能會被那些名字搞昏頭:

成湯、【太丁(未立而卒)、外丙(立二年)、中壬(立四年)】、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即紂王)。

自成湯傳到第十代中丁的時候,又開始了遷都。

《史記·殷本紀》雲,“帝中丁遷於隞”,這個“隞”在《竹書紀年》中作“囂”,當然它並不是念成囂張的“xiao“,而是念作“ao”,《帝王世紀》說“中丁徙囂,或曰隞,今河南敖倉是也”,所以兩個字都代表同一個地方。

隞都在哪裡呢,據《古本竹書紀年譯註》,一般被認為在今河南鄭州市區之內。

中丁死後,依次繼位的是外壬和河亶甲(二人皆為中丁之弟),外壬倒在隞地住的挺好,

河亶甲住不慣,又開始了遷都。

這次是遷到相都。相,被認為是今河南內黃,近年網絡上廣受歡迎的武悼天王冉閔便是內黃人。

河亶甲的兒子祖乙即位後,又遷都到邢(《史記·殷本紀》),《尚書》說“祖乙圯於耿”,也是以“耿”為都城之意,《竹書紀年》說祖乙“居庇(以庇為都”)。

據《古本竹書紀年譯註》,說“耿”與“邢”實為一地,古音是一個字的不同發音;而庇,一般被認為是在商丘永城的新橋鄉境內。

所以又衍生出兩個解釋:1、祖乙遷都一次,在邢都;2、祖乙遷都多次,時而在邢,時而在庇。

又傳四代,至南庚

據《竹書紀年》,南庚自庇遷都到奄。奄,故地在今山東曲阜。

傳了兩代,到盤庚時,遷都五次,民吏皆怨。最後終於在北蒙安定下來,即有名的“殷都”,現在稱為殷墟。這個大家都知道,是在河南安陽。

這回可算是安定下來啦,《竹書紀年》說:

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更不徙都的意思是再也不遷都了。

真是長出了一口氣……這些不省心的祖先啊,搬家搬得也忒累了!

三、別都朝歌

上面已經說了,商朝最終在殷定都,此後773年,直到紂王滅國,也沒有再遷都。那朝歌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朝歌是紂王的別都。

連這個名字,都是紂王改的。

《竹書紀年》說:

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據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

紂王“稍大其邑”的地方是殷,將其城市規模大有擴建。

可是紂王顯然更喜歡朝歌。

朝歌的前身是武丁城,武丁城的前身是沬都。

其得名當然是因為殷高宗武丁。

據世系表,盤庚之後四代,傳國至武丁。武丁為什麼要遷都,原因已不可考,我們不妨認為,他沒把曾祖父“更不徙都”的祖訓當回事,又或者說,他委婉的避過了祖訓,比如用別都的方式遷都於此。

傳至帝辛(紂王),顯然也技巧性的學會了這一招。

紂王將武丁城修繕並擴建,比如建了著名的鹿臺,因為城西有朝歌山,因此改名“朝歌”。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

何其壯哉!

紂王以朝歌為別都,正如後來的北齊王朝,都城雖在鄴城,但皇帝在晉陽呆的時間要多些一般,紂王也是如此,在朝歌的時間停留得更長,以至於在位後期,恐怕一年也不回殷都一次。

到武王伐紂時,周軍已經打到了牧野,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牧野在朝歌南七十里地”,七十里地,已是近在咫尺,這時候紂王仍然不願逃回殷都以圖東山再起,可見,殷都在這時,大概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殷墟”了。


————完————

率意談噱,靡所不包。想把《封神演義》背後的歷史及故事寫一寫,會寫很多期,會寫很久很久……認真扯淡,認真考證。歡迎點贊、收藏、評論及關注~~~~


王事情


商朝後期的都城是朝歌,就是現在淇縣的朝歌鎮


上面是豫北淇縣朝歌鎮摘星臺公園的大門

說起商朝的都城,很複雜,因年代久遠,又因為整個商朝幾百年間,多次遷都,資料記載不全,不繫統,所以後人搞不清楚都城在哪兒,搞不清先後的順序,也與現在的地方難對號。現在公認的商朝都城有商丘,鄭州,安陽,朝歌。前些年,國家有一個重大科研項目,好像是商周斷代工程,專門研究商朝,周朝歷史的,在這些專業研究人員努力下,商朝的首都是現在的哪裡,會得到解決。

商朝前中期的不說,只說說商朝最後期,殷紂王時期的首都在朝歌無疑。朝歌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朝歌鎮。其理由是 :

(1),根據歷史記載,還是傳說,小說等,殷紂王時期的都城都是朝歌,而這個朝歌就是現在的豫北淇縣朝歌鎮(縣城所在地),而這一名字3000年來就沒改變過,一直沿用至今,連名字都沒變,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

(2),城西北角有摘星臺遺址,紂王尋樂的地方,也是後來摘大忠臣比干的心的地方,與歷史記載相付。

(3),城西十餘里有鹿臺遺址,是殷紂王兵敗自焚的地方,與歷史記載相付。

(3),城南80裡有牧野遺址。椐記載,周武王率大軍與商軍在朝歌城南牧野大戰,商軍大敗,殷紂王自焚於鹿臺,與記載相付。

(4),椐歷史記載,大忠臣比干因諫紂王而被摘心,死後埋於城南四十里,而現在,在城南四十里確有比於廟,比干墓。比干後來成了文財神,煙火千年不斷,現在比干廟,比干墓也成了全世界林姓華人尋根祭祖的地方。

(5),紂王的傳說故事在淇縣當地非常多,其中就有他的墓的傳說,而在朝歌鎮東北十餘里確有紂王墓,現在是一景點。

(6),根據現在朝歌鎮四周某些村名,也證明現在的朝歌鎮,就是以前的商朝都城朝歌。現在,在鎮西北40公里的深山中,有一個村叫紂王殿,此村還不小,傳說是紂王避暑的地方。不然,一個山村,怎麼能叫這個村名。還有,城北20公里處,有一個村叫鹿廠,傳說是紂王養鹿的地方。不遠處有一村叫柴廠,傳說是放柴草的地方。

根據以上理由,都證明了現在的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朝歌鎮,就是商朝殷紂王時期的首都朝歌。


淇水東岸


的確沒想到這個事,殷商,應該在殷地,這在安陽,但封神榜說朝歌,這個在河南,後期穩定的首都都不知道,別說早起經常搬遷了,個人感覺應該在河南,如果在安徽東征部隊回救也不遠,西安打河南不遠,打安徽就遠了


米蘭小當家43452877


這是個非常複雜的話題,第一是相關史料本身稀缺,第二是古地名往往來自後人考釋。但我們大致還是能發現商朝的區域。

《史記·殷本紀》說:“自契至湯八遷”,那麼從商族始祖到商朝建立,總共遷徙過八次。《尚書序》也說“自契至於成湯八遷”,但都沒告訴我們到底是哪八遷,《尚書正義》也只列舉三遷。王國維先生有專門考證,他認為契居番,昭明遷徙砥石又徙商,到相土時東遷到泰山下又遷商丘,上甲微遷殷又遷至商丘,到成湯滅夏定都亳,正好是八個都城。但是王國維自己也說“上古之事,若存若亡。《世本》《紀年》,亦未可盡信。”

商湯滅夏以後,還有過五個都城。這就是《尚書·盤庚》說的“不常厥邑,於今五邦”,所以張衡《西京賦》說“殷人屢遷,前八後五”。《尚書序》也列舉了五個都城:“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仲丁遷於囂;河亶甲居相;祖乙圮於耿;盤庚五遷,將治亳殷。”但是其他史料又略有不同,比如《殷本紀》說的是湯(亳)、仲丁(隞)、河亶甲(相)、祖乙(邢)、盤庚(殷)。差別在於仲丁的囂、隞和祖乙的耿、邢。

囂、隞和耿、邢從音韻學看可能是同一地名,但古本《竹書紀年》說的六個都城是外丙(亳)、仲丁(囂)、河亶甲(相)、祖乙(庇)、南庚(奄)、盤庚(殷),則又多出了庇和奄。那麼商朝的都城無論如何不止五個。至於具體的地址,根據王玉哲《中華遠古史》的考證,大約耿(邢)在今天河南溫縣、庇在今山東魚臺、奄在今山東曲阜、相在今河南內黃、囂(隞)在今河南滎陽、殷在今河南安陽。

總之,商朝都城在豫東魯西一帶。


林屋公子


商丘是先商,即商湯開國之前的商。偃師是早商,是商湯開國建都的商。鄭州是第十一任商王遷都的商。安陽是晚商。朝歌(淇縣)是末商。

偃師商城,是繼夏都斟鄩(偃師)之後河洛地區出現的又一座都城,是商代開國皇帝商湯建都的地方,史稱西亳。位於偃師屍鄉溝一帶的塔莊、大槐樹村,因之稱屍鄉溝商城。商湯之後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等諸王均以此為都。在偃師建都的西亳早期,從商湯開始,歷五代十王計二百三十餘年。第十一任王仲丁即位,遷商都到隞,即今鄭州。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載:“故湯受命而王,應天變夏,作殷號。作宮邑於下洛之陽,名相官曰尹。”偃師商城便是商湯的一座位於“下洛之陽”的由宮城和郭城組成的大型都城。

1983年春,中國社科院開始的偃師商城遺址的考古發掘,解開了商都西亳的神秘面紗,以大量的文物澄清了史海中的迷霧,證實了權威史書記載的準確。如班固《漢書·地理志》載:“屍鄉,殷湯所都。”《括地誌》載:“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湯都也,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是也。”唐《通典》載:“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此即一也。至盤庚,又自河北徙理於此亳,商家從此而改國號曰殷。有首陽山,有屍鄉。”

除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驗證外,有史以來流傳下來的村名、地名、墓葬、俗稱等也是最好的佐證。偃師邙嶺之巔山化藺窯附近的商湯陵,即商代開國皇帝商湯的陵墓。湯王冢、湯王廟溝、湯泉村等,都是因商湯而產生的流傳至今的俗稱。位於偃師商城遺址東的一片低窪地帶,俗稱“亳坑兒”;遺址南伊洛河交匯處附近的前馬郡和後馬郡,俗稱“馬圈”,因其水草豐美,成為商湯軍隊的牧馬場和馬圈。商城遺址南附近的嶽灘鎮堤頭村,即為商湯城池堤防工程的南部起點,故稱“堤頭”。中國第一名相、輔佐商湯稱王的伊尹,商湯尊其為“阿衡”。“阿”是愛稱,“衡”為平等,意為商湯尊伊尹為並肩王。伊尹的墓地在偃師商城遺址西城牆外,即今天的新寨村北邊。新寨村古稱“阿衡鎮”,即是對“阿衡(伊尹)”安葬於此的榮耀和紀念。

1988年元月,國務院公佈偃師屍鄉溝商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始建年代成為夏商分界的界標。

商都西亳(偃師)之後,史載商代先後五次遷都,實際不止五次,可能記載的是大的重要的遷都。大致遷都為:由西亳(偃師)--遷隞(鄭州)--遷相(河南內黃南)--遷邢(河南溫縣東)--盤庚遷都(偃師)--安陽,另外還有朝歌。

關於“盤庚遷都”,在安陽殷墟被首先考古發現之後,人們便把安陽視為殷商之都,進一步推衍為“盤庚遷都”是盤庚把商都遷到了安陽。包括一些教材也是這樣寫,其理由為殷墟就是安陽,而不知道商朝的都城,自盤庚遷都於偃師開始,之後的都城都叫殷,偃師就是最早的殷商或殷墟。當然“盤庚遷都安陽”說,也有歷史文獻依據,但存在明顯破綻。因而從1928年安陽正式考古至今,卻沒有發現“盤庚遷都”於安陽的文物證據,使得不得不對司馬遷對“盤庚遷都”描述的認可。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裡的記載為:“帝盤庚十四年,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行湯之政...乃遂涉河南,治亳。”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居”和“亳”都是都城的意思,如司馬遷的“昔三代(夏商周)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其中的“居”就是居住地、辦公地;“亳”就是京都。《括地誌》載:“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唐《通典》載:“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此即一也。至盤庚,又自河北徙理於此亳,商家從此而改國號曰殷。有首陽山,有屍鄉。”此首陽山、屍鄉都在偃師。“三亳”,是殷商之北亳﹑南亳﹑西亳的總稱。《周書·立政》載:“三亳阪尹。”孔穎達疏引皇甫謐曰:“三處之地,皆名為亳。蒙(安陽)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商丘),偃師為西亳。”

如此說來,“盤庚遷都”,就是盤庚把商都由黃河以北的溫縣東,遷到了黃河以南的偃師,回到了商初商湯建都的地方--西亳。商城遺址考古也證實,偃師商城城垣是在早期建築的基礎上後來又修築過的,這次修築大致就是盤庚“復居商湯之居”的痕跡。

商代第十九任王、商湯的第九代孫盤庚,在遷都西亳(偃師)之後何時遷都北蒙(安陽)了呢?據考,盤庚都西亳後,歷小辛、小乙到武丁。武丁五十年,即離開西亳(偃師)徙河北。先都沫(朝歌),後徙北蒙(安陽)。這樣算來,盤庚遷都偃師,歷四帝,偃師大致增加建都史一百來年。僅殷商五百多年建都史,在偃師就達三百多年。

武丁是盤庚后王中第一個都北蒙(安陽)的殷王。武丁都北蒙(安陽)後,歷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前期。自1928年開始的安陽考古,在大型墓葬方面,其中有四條墓道的大墓八座,這八座大墓被認定為殷王的陵墓無疑。從武丁到帝乙,也正是北蒙(安陽)的八位殷王。此八位殷王和八座殷王陵墓,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就是北蒙(安陽)歷六代八王一百六七十年的見證。

但武丁都北蒙後,其後王庚丁、文丁曾遷回西亳(偃師),否則《史記·殷本紀》不會“復去亳,徙河北”;《帝王世紀》帝乙也不會“復濟河北”。實際上,商代後期,盤庚后王也多因水患,輾轉遷徙於西亳(偃師)、朝歌(淇縣)、北蒙(安陽)三地,並非固定於安陽,因此安陽就是殷墟之一。

朝歌(淇縣),是商代自帝乙後期的都城,帝乙之後就是帝辛(殷紂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滅商。因此,帝辛(殷紂王)的陵墓也就永遠定格在殷商亡國時的都城--朝歌(淇縣)。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商周交替的界碑。自此,商朝自商湯開國,到殷紂王亡國,統治中國554年之久的殷商王朝宣告結束,八百年的周王朝開始了新紀元。


洛陽郭俊卿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故商朝的正式首都有兩個分別是今天的商丘(前期),安陽(中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