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17代30王,為什麼只是17代?

冉阿不讓


 【商朝30帝十七代人,傳國554年。】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科研成果,嚴禁抄襲剽竊違者必究。

商湯伐夏桀,放逐夏桀於巢(今巢湖市一帶)。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確認,這一年是公元前1600年。商湯所領導的商部族,是華夏民族中“華族”的一支,其祖先圖騰是“玄鳥”,玄鳥據說是一種燕子。《詩經•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地殷茫茫。”帝嚳(音ku、亦稱帝俊)的妃子簡狄,吞吃了玄鳥蛋,生了個孩子叫契,契長大後叫做閼(音e)伯,被封在商丘。閼伯的後代部族就被稱為商人,殷商滅亡後,周武王把殷商王室子弟又遷回商丘,國號為“宋”。

商湯建立商王朝後,為天子一共13年。商湯駕崩之前,太子太丁就已經去世,商湯駕崩之後,太丁的弟弟外丙繼承了帝位,輔政大臣是國師伊尹。外丙為帝僅僅2年,就駕崩了,史記記載外丙為3年,外丙的弟弟仲壬就被推選為帝,可惜仲壬幹了四年就駕崩了。國師伊尹,就推選太子太丁的兒子太甲繼承帝位。那麼,商湯駕崩的時候,為什麼不讓太孫太甲繼承帝位呢?根據推算呀,六七年前,太甲還沒有成年。

由於沒有史料文字的記載,冷清只能用科學邏輯推測,商朝人對王權的繼承,肯定也是“父死子繼”的。商湯駕崩之後,應該是太子太丁繼承帝位,但是太子太丁已經不在了,太丁的兒子太甲,當時還沒有成年。從穩固王權的角度考慮,伊尹和大臣們就選擇商湯的其他兒子繼承帝位。外丙、仲壬兄弟二人在位時間僅僅六七年,這時候,太子太丁的兒子太甲成年了,理所當然就被推舉為繼承人了。

關於太甲和伊尹的關係,《竹書紀年》和《史記》的記載完全不一樣。《竹書紀年》講:伊尹謀權篡位,流放太甲到桐宮(偃師西南),太甲七年,太甲從桐宮逃跑回來,把伊尹給殺了。《史記》記載:太甲年輕氣盛,非常暴躁,做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伊尹為了教育太甲,就把他關閉在桐宮中反省。三年以後,太甲悔改了,就把太甲接回了朝廷,太甲做了一個好皇帝,伊尹還做了《太甲訓》,向天下傳播歌頌太甲的功德。

兩種不同的記載,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伊尹攝政專權,太甲確實被放逐桐宮。太甲到底是自己跑回來的,還是被伊尹請回來的,這個分歧實在太大了。其次,太甲到底有沒有殺死伊尹,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初學記》引用《帝王世紀》:“伊尹卒,年百有餘歲,大霧三日。”伊尹活了100多歲,似乎並非被太甲殺死的。現代甲骨文研究發現,甲骨文中有多處關於祭祀伊尹的文字。當然,這並非能說明,伊尹就一定是個賢相,也不能證明伊尹沒有被殺,伊尹助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功勞還是很大的,被祭祀也是合乎情理的。

《竹書紀年》:“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天大霧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史記•商本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用《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但是自從伊尹專權之後,商朝帝位繼承的格局改變了,“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是同時存在的,帝位繼承者必須是成年人,確保商朝的王權和江山穩固。太甲只執政了12年,駕崩的時候也就30歲出頭,他的兒子沃丁最多也就十幾歲,沃丁繼承帝位後,在位了19年,駕崩的時候也就是30多歲的樣子,那麼沃丁的兒子最多也就十幾歲,為了王權的鞏固,沃丁的弟弟小庚繼承了帝位。

當然,“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制度的存在,也是有些問題的,在王族內部為了繼承帝位,也容易出現弟兄親王之間的爭奪。從商朝的第十一個王中丁(第六代)開始,一直到第十九個王南庚(第十一代),親王兄弟間的爭奪非常激烈,被稱為九世之亂,每一位商王在位時間都不太長,都城從西亳遷到囂,又遷到相,再遷到庇,復遷到奄,直到盤庚即位後,從奄遷到殷才穩定下來,殷做商朝都城200多年,因此也把商朝叫殷商。

商朝稱帝時間最長的是太戊,在位時間75年,估計太戊的歲數在百歲以上。在位時間最短的是外丙,僅僅就兩三年天氣。殷商最後一個帝王,叫做“帝辛”,後世稱為“殷紂王”,殷紂王是帝乙的小兒子,按照商朝繼承製度,他即位的時候應該有20歲了,殷紂王在位52年,周武王滅商時,估計也有70來歲了。《竹書紀年》記載:帝辛四年做炮烙之刑,看來殷紂王年輕的時候,就是非常暴虐的君主,在位52年,確實是幹了不少的壞事。周武王伐紂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傳國554年。

附錄商朝30王十七代王表:

(1)、商湯,都商丘,第一代。

(2)、太丁,商湯長子,未稱帝,第二代。

(3)、外丙,太丁弟,都西亳(偃師),同上。

(4)、仲壬,太丁弟,都西亳,同上。

(5)、太甲,太丁長子,都西亳,第三代。

(6)、沃丁,太甲長子,都西亳,第四代。

(7)、小庚,沃丁弟,史記作太庚,都西亳,同上。

(8)、小甲,太庚長子,都西亳,第五代。

(9)、雍己,小甲弟,都西亳,同上。

(10)、太戊,雍己弟,號中宗,稱中宗復興,都西亳,同上。

(11)、仲丁,史記作中丁,太戊子,遷囂,第六代。

(12)、外壬,中丁弟,都囂,同上。

(13)、河亶甲,中丁弟,遷於相,同上。

(14),祖乙,河亶甲子,遷於耿,二年遷於庇,第七代。

(15)、祖辛,祖乙子,都庇,第八代。

(16)、開甲,史記作沃甲,祖乙弟,都庇,同上。

(17)、南庚,沃甲子,都庇,第九代。

(18)、祖丁,祖辛之子,都庇,第十代。

(19)、陽甲,祖丁子,都奄,第十一代。

(20)、盤庚,陽甲弟,都奄,14年遷於北蒙,曰殷,今殷墟,同上。

(21)、小辛,盤庚弟,都殷,同上。

(22)、小乙,盤庚弟,都殷,同上。

(23)、武丁,小乙子,武丁中興伐鬼方、荊楚,都殷,第十二代。

(24)、祖庚,武丁子,11年,史記作7年,都殷,第十三代。

(25)、祖甲,祖庚弟,殷衰,33年,史記作16年,都殷,同上。

(26)、馮辛,史記作廩辛,祖甲子,都殷,第十四代。

(27)、庚丁,馮辛弟,都殷,同上。

(28)、武乙,庚丁子,都殷,第十五代。

(29)、文丁,史記作太丁,庚丁子,都殷,同上。

(30)、帝乙,文丁子,都殷,第十六代。

(31)、帝辛,紂王,帝乙少子,52年,都殷,第十七代。

帝辛50年,周武王會諸侯孟津,還;帝辛52年,武王伐紂於牧野,帝辛死,殷商滅。殷商共計傳國30帝,554年。

我是冷清先生,為您推送不一樣的歷史真實,如果您喜歡敬請關注“冷清先生”頭條號,謝謝!










冷清先生


商朝的王權更替沒有規則,既可以父死子繼,也可以兄終弟及,王去世之後,叔侄之間、堂兄弟之間的鬥爭,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只要是宗室子弟,誰都想過一把皇帝癮,“權力的遊戲”天天上演,王位爭奪非常慘烈。後來的王殺死前面的王,為了擺脫之前的勢力就要遷都,重新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商湯的第九代孫盤庚,是商朝的第19個王,他上臺的時候,商朝剛剛經歷了“九世之亂”。

動亂是從商王仲丁開始的。仲丁即位之後,為了擺脫叔父輩的強大勢力,把國都遷到“囂”,東方有一個“藍夷”部落不斷前來進犯,戰爭連綿數年。仲丁在位9年去世,傳位給兒子,但是兒子年紀小,王位被叔叔外壬奪取。

外壬繼位不久,東方又有兩個諸侯國趁著商朝內亂前來攻打,其中的“有莘氏”還是商朝王室的姻親,距離也很近,這兩個方國的叛亂給予商朝很大震動,商王大傷腦筋。

外壬在位十年去世,由弟弟河亶甲繼位,他的王位很不牢固,因為既要和外壬的兒子鬥爭,還要和仲丁的兒子鬥爭。為了擺脫兩股勢力的威脅,他遷都到“相”,都城確立之後,他開始著手鏟除反叛勢力,他和東方的彭伯聯合,滅掉了反叛的邳,又征服了“藍夷”,最後迫使“姺侯”歸降,國家再一次穩定。

河亶甲在位九年,去世之後由兒子祖乙繼位。和父親一樣,他也是戰勝了外壬的兒子和仲丁的兒子兩股勢力才登上王位的。出於同樣的理由,他也遷都了,遷到了“耿”。但是由於時間倉促,沒有仔細勘察地形,新的都城還沒建成就被黃河沖毀了。因此他又遷到了“庇”,這裡自然條件較好,農業和畜牧業得到了發展,商朝再次興盛。

祖乙在位十九年去世,兒子祖辛繼位,十四年後由弟弟沃甲繼位,五年後又讓他的侄子祖丁繼位,九年之後由堂弟南庚繼位,南庚遷都到“奄”,是現在的山東曲阜。

南庚在位二十九年,死後由侄子陽甲繼位。

從仲丁到陽甲,歷經了九世,朝廷內耗,王室子弟對百姓盤剝嚴重,怨聲載道,國家實力大損,到了盤庚繼位,連諸侯都不來朝見了。

因此盤庚不得以再次遷都,到了“殷”,商朝終於穩定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