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朝活人祭祀甚至王族食人真的是一種常態嗎?

hwhsj


商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二個王朝,他是由成湯建立的。商朝的統治長達五百多年,最後一個王是紂王。

提起《封神演義》想必大家都曉得紂王是個什麼樣的暴君,雖然是電視劇,有誇張的成分,但紂王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這是肯定的。

古代封建迷信是常態,拿活人祭祀可能是真的,至於食人,其實在我國建立初期,鬧饑荒的時候,也聽老人說起過食人,所以我覺得應該是真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小鄧歷史圖說


活人祭祀毫無疑問,王族食人也是真的,如果說他們對待吃人如同大餐一般,煎炒黃燜炸等工藝俱全,你會不會很吃驚呢?

殷商的人殉人牲傳統和花樣

其實從遠古時候開始,人類就有著活人祭祀或殉葬的傳統,在溝通生與死兩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帶幾個活人上路能夠說得更加明白的了。

▲人殉幾乎與階級的誕生同步

而殷商明顯承襲了這一習俗並“發揚光大”。在商文化中,大到天子,小到貴族奴隸主,死後都是要成為神靈的,當然,地位不同,在天上的等級也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嗜血,以及通過祭祀的溝通來保護後人。

古我先後,既勞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則在乃心,我先後綏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後曰:“作丕刑于朕孫!”迪高後,丕乃崇降弗祥。--《尚書.盤庚》

這是一篇,恩威並用並以恐嚇為主的貴族搬遷動員令,盤庚說天上先王會讓貴族的先祖先父就會棄絕後代,如果想破壞遷都計劃,其先祖先父在天上一定會對我先王說:“請重重地懲罰那些不肖子孫吧!”(由商王代為執行)

由此可見與先祖溝通,假借先祖名義行事是商王的老套路了,殷商搬來搬去,其實就是為了構建新的統治秩序。

▲殘忍的人殉直至明朝才徹底廢除

這一點從考古密密麻麻的人殉坑就可見一斑,甲骨片多有用活人獻祭的記載,其中有記錄一次性獻祭了三千人,而這顯然不會是最多的。

多年的自然變遷和人工已經破壞殷墟遺址,整個商朝共有過多少這樣的人祭現場,就無法確知了。這些遺址時代早晚不同,說明人祭的做法曾延續了很多年。它絕不是某位暴君心血來潮的產物,而是一個文明的常態。

如果說上圖只是血腥,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讓你的胃感到不適應。

▲“卯”的字面意思是屠宰並清空內臟之後並對半剖開掛起,類似於掛在在肉架上的豬羊,把人做成這個樣子真是難以想象的噁心和殘忍。

▲婦好墓中的青銅甗裡面有一個煮熟的頭顱

▲專門描繪用鮮血獻祭的字:一座凸起的祭臺上,用點表示的血液正在淋漓滴瀝下來。

甲骨文中還有許多為祭祀殺人而專門創造的文字,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很恐怖。

上述情況,你害怕嗎?

有個人很害怕,這個人就是周武王姬發,因為他的兄長(伯邑考)和爺爺(季歷)都被“天邑商”的貴族們拿去做了高級人牲。

《封神演義》裡比如炮烙、挖心等專屬於商紂王的變態刑罰其實在史書上有所記載,《史記》裡面就明明白白地記載過“醢九侯”(剁成肉醬)、“脯鄂侯”(做成肉乾)以及”剖比干,觀其心”的行為,還有被做成了肉丸子的姬昌長子--伯邑考。

▲方伯長子是個優質的祭品

但換個角度想想,既然有“卯”和水煮人頭,那肉醬肉乾肉丸是不是人殉的不同手法呢?

當然是的,一個頗有勇略才氣且在位數十年的帝王用如此幼稚且荒唐的手法殺人顯然不合常理的,僅僅用洩憤來形容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因此目睹這一切的姬發不光想報仇,還被人殉和殷商的強大嚇得不輕。

嗚呼,謀洩哉!今朕寤,有商驚予。欲與無□,則欲攻無庸,以王不足,戒乃不興,憂其深矣!——《逸周書·寤儆》

姬發的噩夢持續不止,每次他從恐懼中醒來,都要派身邊的小臣去請弟弟周公來解釋夢境,這也是“周公解夢”的淵源。這一次夢到的是自己的圖謀洩露而被興師問罪,在深知雙方實力差距的前提下被嚇醒。

當然,也沒什麼可以怕的,唯有成功而已。不然姬發就是朝歌祭壇上下一個最高等級的祭品。

關於吃人的考證

吃人肉祭品並非記載與史冊,但卻有跡可循。

“心到神知,供饗人吃。” --民俗

小時候祭灶王爺後,大家都會講祭品分而食之,灶王爺聞個味道就可以了。

▲祭灶王爺

現代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麵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這不是浪不浪費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國人祭祀的傳統,分食意味著共同享受祭祀神靈帶來的福祉,同時也有“惜福”的含義。

總之,祭祀用的食物必須都吃了,或拿回家吃掉,或給別人吃(如乞討者),就是不能扔掉。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

這位落魄的齊人就是吃準了這點,每天在墳地上乞討祭祀後的食物,達到“饜足”(酒足飯飽)的效果,但全國人都不想跟這種人說話了(無與立談者)。

那麼,殷商的祭祀之後,那些“卯”好的羌人以及煮熟的人頭該如何處理,當不難想象了吧?

吃肯定是要吃的,祭祀禮的主持者和參與者多半是王族和貴族,他們首先享用這毛骨悚然的人肉大餐,因此問題題幹成立。

至於吃不完的,那也不能扔,可以賜給別人,比如伯邑考做成的肉丸就被送給了他爹品嚐,當然商王可以更多地將剩下的祭品賜予各級貴族甚至普通民眾。

幾乎可以說,整個商民族就是一個食人族,雖然不是主食。

左傳魯僖公九年雲: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史記.秦本紀》

▲跪領胙肉的秦惠文王

直至東西二週,祭祀周文王的後的“胙肉”雖然材質不同(三牲),但依然被眾多平時對王室不屑一顧的諸侯們趨之若鶩,視為莫大的光榮,商代的祭祀品想必同樣吃香吧。

當時吃人並無關於道德品性

其實吃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無非也是高級蛋白質的一種罷了,現代的亞馬遜原始部落尚且還有分食先人遺體的習俗,既然民族傳統是吃,吃著吃著就習慣了,那就沒什麼過不去的坎,甚至可以說與殘暴無關。

▲西漢古滇國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

但還是有選擇的,比如上祭壇絕大多數是異民族祭品,將族人無緣無故送上祭壇是不可想象的,至於被挖心的比干,他在商王不過是一個背棄了國家和君王的罪臣而已,自然無不可。

從世界範圍來看,殺人祭祀也不是什麼獨創性的行為,大凡祭祀都講究隆重,祭品作為“誠意”的代表,自然是越高級越好,畢竟“人在做天在看”,有什麼敷衍能夠瞞住上蒼的眼睛呢?想來這些都不過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個階段性產物吧。


涼州七里


活人祭祀在商代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一點已經被挖掘的商代墓葬明確證實。毫無疑問屬於常態化活動。所有如祭神、出征、建築、問卜、下葬等重大儀式上都要殺生。\r

至於食人一說,起源是在古墓中發現了被蒸煮過的人骨。這種說法並沒有被證實,只是一種猜想。但是現在世界上還有一些原始的土著保留了這種習慣。比如親人死後會將其分食,以便將其靈魂保留;驍勇的敵人也屬於被食用對象,據說可以繼承他的勇氣。\r

因此並不能完全斷定商代是否仍存在食人風俗。


農村大漢紙


肯定不會是一種常態呀!當時可以替代人肉的東西很多好不好!但是當時活人祭祀很多,但是到商朝最後一位王紂王的改革下滿滿也沒多少人用活人祭祀了,改用陶治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