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的核武器可以確保摧毀對方N次,理論上確保摧毀一次就夠了,為何要造那麼多?

寂寥繁華


1945年,美國試爆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並且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大顯神威,造成幾十萬人死亡,直接迫使日本放棄抵抗,宣佈投降。

蘇聯對此驚恐萬狀,隨即馬不停蹄投入了原子彈的研發,四年後蘇聯上空也騰起了蘑菇雲,斯大林向全世界莊嚴宣佈蘇聯擁有了核武器。

1953年,蘇聯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它的當量是一百多萬噸,而廣島原子彈的當量還不到兩萬噸。


從那時開始,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核競賽就拉開了序幕,一賽就是40多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告一段落。

這幾十年中,兩國首先是在運載途徑和工具上研發上開足馬力、推陳出新,從彈道導彈核潛艇到戰略轟炸機,從陸基到海基,從大氣層到太空,無所不包、無所不能。

同時在核彈製造上更是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從60年代末年到七十年代初,短短几年間,美國的核彈頭數量從5000多枚一下子增加了四倍達到了20000多枚。即使如此,美國人還不收手,他們不辭辛苦繼續製造,到1967年時候,美國的核彈頭達到了峰值31000多枚。


在此期間,蘇聯人也沒有閒著,他們不敢掉以輕心,也在快馬加鞭、夜以繼日生產核彈頭。

到了八十年代,蘇聯人不僅迎頭趕上,而且超過了美國,總數量達到了45000枚。兩國的核彈頭加起來七萬多枚,能把地球毀滅幾百次,破壞力達到了駭人的地步。

好多人對此疑惑不解,冷戰時期美蘇兩國是不共戴天的死敵,他們擁有核武器主要是用來打擊對方的。即使是把大家範圍擴大,最多也是整個北約或者華約國家,百萬噸當量的核彈,有幾百顆就綽綽有餘了。他們造那麼多核彈,真有必要嗎,不怕花錢嗎?

眾所周知,一顆戰斧式巡航導彈的造價是120萬美元左右,價值近千萬人民幣,核彈的成本遠遠高於巡航導彈,而且核彈要經常維護,定期保養,成本之可以想象。


美蘇兩國領導人頭腦是不是發昏了,不然會什麼會造那麼多核彈,難道打算過節放煙花嗎?

其實美蘇領導人精神很正常,他們也不想在這上面砸錢,生產這麼多核彈也是出於無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核彈投放的效率考慮。

前面說了,美蘇兩國也想少生產點核彈,只要能把對方摧毀一次就萬劫不復了。但那只是理論上可行,實際操作過程就非常複雜了。

因為投放核彈不是往鍋裡面下米那麼簡單,要有運載工具,要萬里奔襲投放。

這期間,運載工具本身可能會出問題,誰也不敢保證半路不會墜毀或者拋錨。

即使運載工具沒事,中途遇見雷暴,颶風,閃電等惡劣天氣,也會給投放帶來麻煩。


還有,當你發射核彈的時候,對方也不會躺哪裡睡大覺,更不會乖乖地等著捱打。他們有預警裝置、有千里眼,當核彈剛發射的時候,說不定他們就察覺了,就會啟動攔截系統。如果這樣,核彈投彈率就會打折扣,發射十顆不一定成功一顆。

再說了,即使躲過攔截,還會有啞火的,偏離目標的,意外的因素不能不考慮在內。

其次,核彈攻擊是一次性攻擊,不能給對方還手機會。核武器是毀滅性武器,不像古代人打仗一樣,你一刀我一槍半天不見分曉。也不像拳擊一樣你來我往大戰多少回合才能擊倒對方。

核戰講究一招致命,而且要對目標實施全面覆蓋,不能有一點死角。如果有巴掌大的地方沒有打到,而那個地方剛好是對方的核彈發射基地,對方哪怕有萬分之一的還擊機會,都會造成至少成百上千萬人傷亡,甚至會導致兩敗俱傷、同歸於盡。

二、心理承受能力考慮。

即使核武器大家都不會使用,但也會產生非常強的威懾作用,對人的心理震撼也是無法估量的。


比如蘇聯政府說我們有了八千顆核彈,美國只有三千顆,老百姓心裡就發怵,就會坐臥不安。

因為美國是個開放的社會,不能封鎖信息。老百姓別的不懂,只知道美國核彈不能比蘇聯少,不然我們心裡不踏實,美國不安全,不能輸給蘇聯。

美國政府跟老百姓也解釋不清,但他們是大家選舉上來的,就要服從民意,讓大家安心生活和工作;因此他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生產。

過了一陣,他們宣佈說美國有八千多顆核彈了,老百姓一聽,這還差不多,安心了。

再過一段蘇聯的核彈達到一萬顆,美國老百姓又不幹了。美國政府一看,二話不說,繼續生產。

就這樣大家就再也沒法消停了,辛辛苦苦弄來的錢不吃不喝都花到造核彈上面了。

三、運載工具和平臺的需要。


眾所周知,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時候用的是轟炸機。可現在只靠轟炸機就不行了,不僅反應慢,而且太危險,有隨時被對方防空火力擊落的可能。所以,就不能光靠戰略轟炸機,要多險。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核武器的投放形式多種多樣。

有陸基的發射井,有海基發射平臺,而且太空為形式的空基發射平臺也在發展中。

平臺多了,每個平臺都要擁有足夠威懾摧毀對方的核彈頭,不能是幾個運載平臺的核彈加起來才能摧毀對方,這樣一來需要的核彈數量就多了。

四、報廢和更新的需要。

核彈不但需要維護,和食品一樣也有“保質期”,過了有效期就報廢了,所以不能等報廢了再去生產,要有充足的備用量。

而且科技在進步,軍事技術也飛速發展。核彈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比如小當量核彈、比如可控當量核彈、比如低放射核彈等等。

所以,新的核彈不能不研發,不能不製造,不然就落後就要捱打。新性能的核彈要加緊製造,老一代的核彈還不能一下子扔掉,這樣一來核彈庫存就上去了。


五、戰略威懾的需要。

核武器是戰略性武器,關乎國家安全甚至生死存亡。所以它的威懾作用更加明顯。

美蘇兩國只有保持對敵方的壓倒性優勢,才能保持恐怖平衡,才能在軍事、外交一個擁有足夠的話語權,才能增加自己的籌碼。

因此,美蘇兩國才會拼命生產那麼多核彈頭。


小約翰


美蘇的核武器可以確保摧毀對方N次,理論上確保摧毀一次就夠了,為何要造那麼多呢?

1、現存核武器足以毀滅對方N次,理論上可行,戰時不一定行得通。考慮因素很多,空中攔截、當量浪費和保存打擊能力。

所謂全世界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幾十遍的謠言只不過是理論上可行。軍方可沒這套理論他們最求絕對優勢徹底毀滅。因為在實戰中核武器的當量都被浪費了。列如毀滅一個城鎮需要5000噸當量,實際使用是50萬噸的當量,這樣就有49.5萬噸當量被浪費。所以軍方要的是數量,而不是去計算總當量。

在核戰爭條件下就要考慮完全摧毀對方。現在許多重要目標都有堅固的防護,於是就要設法精確打擊。然後需要有多種武器可以選擇。這樣一鬧核武器的數量就非常龐大了。特別是它們的爆炸力。所以,只是理論上可以摧毀對方若干次。

如果蘇聯要毀滅美國就要考慮美國有2萬座城鎮,幾千個軍事目標,幾百個加固目標,同時還要對付歐洲和中國,並且要有二次打擊能力。


2、核武器是一個國家非常規武力震懾的必備條件,一個國家有了核武就具備了一種對外擁有超越常規軍備的武力震懾。也從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外交籌碼和硬性強度。

核武器有著超乎尋常的軍事威懾作用,一定意義上源自雙方都是核大國,雙方都有強大的核威懾,一旦開火任意一方都無法保證對方是否會使用核武。一旦爆發核戰爭對兩國乃至世界都是毀滅性的。從客觀角度說正是因為有了核威懾,由美蘇為首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才得以避免。


3、美蘇在冷戰之中一直處於軍事競賽階段,兩方互相角力,互不相讓,誰也不願落下風。在這種形勢之下,核武器越造越多的情況也不足為奇。

美國和蘇聯作為當時世界唯一兩個超級大國,為了展示自己比對方更強,於是開始了軍事競賽。在核武庫、外太空等領域,以及常規軍事領域都展開了競賽。你造10個,我就造20個,一定要比個輸贏強弱。在這個前提下,冷戰時期雙方的核武庫都爆發性增長。


核武器是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將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期盼世界和平,期盼這個魔盒永遠不會被打開。


Warden


根據1989年的統計數據,當時美國一共擁有約2萬個核彈頭,TNT總當量達到了50億噸,而蘇聯經過前期的削減,核彈頭總數已經大幅下降,但是依舊擁有2.4萬枚,而其中大部分都為當量巨大的戰略核彈頭,因此數量雖然相差不多,但是TNT總當量超過美國近一倍,達到了近100億噸。這些核彈頭的數量雖然還沒有誇張但可以毀滅地球的程度,但是按照普通思路來分析,依舊可以把對手打到石器時代若干次!


(美蘇核彈頭數量變化,蘇聯後來居上,在1978年完成超越)

蘇聯和美國人口當時都在2.5億左右,而80年代蘇聯城市化率約為66%,城市數量約為2100個,美國城市化率超過80%,主要城市數也差不多是2000個,也就是說美蘇雙方主要人口和工業都集中在這兩千個城市之內,毀滅了城市,差不多就可以宣告滅國了。那麼他們雙方都各自擁有超過1.5萬枚核彈頭,看起來好像能將對方毀滅不下7次,那麼造這麼多核彈頭真的有意義嗎?
(蘇聯對美國各地主要城市進行核打擊後的示意圖)

實際上從單枚核彈頭的威力來看,其實核武器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恐怖,以美蘇裝備的熱核彈頭威力,其平均當量在30萬噸TNT當量左右,在毫無遮蔽物並且地形平坦的理想情況下,30萬噸TNT的核彈頭有效殺傷半徑大約在4公里左右。而現代城市多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對於核爆炸衝擊波的削減作用十分明顯,並且還有各種人防工事作為逃生防禦手段,一枚30萬噸核彈頭最後的殺傷半徑很可能會削減到不足兩公里,想要摧毀一座50萬人的中等城市,起碼需要4到5枚這樣的核彈頭。根據冷戰時期的模擬推算,如果要摧毀莫斯科這樣的超大城市,必須使用20枚以上的40萬噸級核彈頭才可以完成!按照摧毀一座城市5枚核彈頭的平均數計算,1萬枚核彈頭其實也就是剛剛好能夠做到對對方的完全摧毀而已。
(紐約遭遇50萬噸核彈打擊後的波及範圍)

而實際上美蘇雙方根本沒有1萬枚可以立即投入戰鬥的核彈頭,在雙方的核武庫中,實際上處於部署狀態的也就只佔三分之一而已。核彈頭製造出來,因為投射工具有限,並且維護保養的費用非常高,因此大部分都被封存處於處於半休眠狀態。比如美國1989年雖然有近3萬顆核彈頭,但是能夠搭載核彈頭的導彈實際上只有5000枚左右,即使算上搭載的分導式核彈頭數量,真正投入戰略值班的則只有約1萬枚核彈頭,所以雖然美蘇擁有幾萬枚核彈頭,但是能夠立即投入戰爭使用的實際上也就是一萬枚而已。
(地下工事內的庫存核彈頭)

而即使投入部署的導彈和核彈頭有一萬枚,除卻一些用作戰術打擊的小當量戰術核彈頭,考慮到美蘇從六十年代就開始建立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到八十年代已經初步成型,攜帶熱核彈頭的戰略導彈的突防效率如何?對方的攔截成功率有多大?如果要真的一次性打垮對手,只能採用導彈飽和式打法,那當然是導彈和核彈頭數量越多越好了!
(蘇聯橡皮套鞋彈道導彈攔截系統,A-350攔截彈使用萬噸級核彈頭)

冷戰期間,美蘇對抗激烈,戰爭處於時刻準備爆發的臨界狀態,因此雙方誰也不知道誰會先發制人!所謂先下手為強,任何一方在不進行預告的情況下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完全能夠做到一次性摧毀其80%以上的現有核打擊力量,如果想要在第一輪核打擊中保留足夠的戰略核反擊力量,必須保有足夠的核彈頭數量。


(洲際導彈發射井,雖然全部混凝土澆築,但是仍舊擋不住核彈的近距離轟炸)

最後一點就是為了尋求心理慰藉和戰略平衡,蘇聯在1949年試爆成功第一顆原子彈,1955年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1968年才試射第一顆洲際導彈,核武器及其搭載平臺的戰鬥力形成基本上比美國晚了八到十年左右。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整個五六十年代,蘇聯能夠威懾到美國本土的核彈頭數量總共都沒有超過100枚,所以從戰略上一直處於守勢,最後為了達成對美國的戰略優勢,不得已只能將中程彈道導彈部署到美國的後花園古巴,最後又因為海空軍又技不如人,古巴被全面封鎖,不得已只能戰略收縮,將導彈全部拆除。


(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彈道導彈)

經過了古巴導彈危機以後,蘇聯認為只有在核彈頭和戰略洲際導彈的數量上全面壓制美國,才能重新贏得戰略主動權,因此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就啟動了瘋狂開掛模式,國防支出不斷增加,最終在70年代中期完成了對美國戰略導彈和核彈頭數量的趕超,重新贏得戰略主動權。所以我們也能看到,整個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蘇聯在全球都處於勢力擴張階段,反觀美國則完全陷入了完全的戰略防守階段。核彈頭數量的優勢帶來的心裡優勢顯而易見,在這一階段,整個西方世界都談蘇色變,生怕哪一天蘇聯的核彈頭就把自己國家給滅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西方也認識到依靠單純的軍事打擊是不可能粉碎蘇聯的,於是就誕生了更為陰毒的招數,這就是和平演變!


(時代週刊對核戰防護所的宣傳)


軍武吐槽君


的確如此,美蘇兩國裝備的核武器數量完全可以確保摧毀對方N次,截止1985年,美國一共生產了23150枚各型核彈頭,而蘇聯則瘋狂到核彈頭產量達39197枚的程度,如果從1950年開始計算的話,美蘇兩國一共生產了超過70000枚各型核武器,總當量相當於150億噸TNT,如果這些核武器被全部運用到戰爭中將足以毀滅地球N次。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威力疊加計算,而事實上核武器的威力發揮與生產數量、裝備數量、火力投送能力有著直接的關係,換言之,假設火力投送能力不足,即便生產和裝備了10萬枚核彈頭也可能只發揮得出1%的威力,和0.5%的威懾力,而這1%的威力必須在第一波核打擊中體現出來。最重要的是一旦爆發核戰爭,在第一波核打擊過後雙方都已經基本回到了石器時代,儘可能多地儲存核武器的意義在於遭到毀滅性打擊以後提高二次核反擊的能力,或者說是提高存在二次核打擊能力的概率,如果儲存數量太少,極有可能在遭受第一波核打擊過後就永遠失去反擊能力了。下圖為1945年到1985年間美蘇兩國核武器生產數量統計圖,紅色代表蘇聯,藍色代表美國。

第一波核打擊必須確保使對方率先失去反擊能力

核戰爭實在是太恐怖了,因此一旦發生核戰爭就必須確保己方在發起的第一波核打擊中能完全摧毀對方,使對方失去反擊能力,否則對方在發起核反擊後,己方也將遭到毀滅性打擊。美國在制定“三位一體”核打擊計劃(即星球大戰計劃)時預設的核彈頭使用數量為17000枚,預訂的攻擊對象為蘇聯以及東方陣營國家的防空部隊、彈道導彈導彈、海軍艦艇等軍事目標和政治、經濟中心,攻擊方式為大型軍事基地以及人口在100萬以上的中型城市各使用兩枚5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人口在200萬以上的大型城市使用3枚1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政治、經濟、工業中心使用5枚500萬噸當量進行“五連珠”核打擊;軍隊集結地使用10~20枚10萬噸當量的戰術核彈頭進行空中持續攻擊。包括我國北京、上海、武漢、重慶等大中型城市都在“五連珠”打擊範圍內,就連遠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也分配到一枚當量為500萬噸的核彈頭攻擊,只因這裡部署有蘇軍一個遠程警戒雷達站。“星球大戰計劃”裡還有防禦部分所使用的核彈頭,這些防空核彈頭由10~20萬噸的戰術核彈頭改裝,要求能在太空和高空一次性攔截蘇軍200枚洲際彈道導彈。由此可見如此規模龐大的核打擊計劃需要數量巨大的核彈頭,如果不生產出幾萬枚核彈頭是難以支持計劃開展的,也只有開展這樣龐大的核打擊才能達到在第一波攻擊後使對方失去反擊能力的效果。下圖為冷戰期間正在維護戰術核導彈的美國技術人員,這麼小小的一顆核彈頭就能產生20萬噸當量的爆炸威力。

為了支持核打擊以及核反擊裝備,必須生產和儲存大量的核彈頭

冷戰巔峰時期,美國一共部署了路基中程和洲際彈道導彈1400枚,而蘇聯則部署了3000枚,這些彈道導彈大部分都可以安裝分彈頭,因此僅為這些導彈所安裝的各級別核彈頭數量就超過15000枚。另外還有遂行24小時核值班的大量轟戰機所裝備的核航彈,總數已經超過4000枚。上述只是執行核打擊的核彈頭數量,而執行核反擊的核潛艇所裝備的核彈頭數量同樣驚人,比如美軍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美軍一共建造該級潛艇18艘,每艘潛艇配備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24個,當武器配置為24枚“三叉戟-II”型彈道導彈時每枚導彈可安裝4個爆炸當量為47.5萬噸TNT威力的W-88核彈頭;如果配備爆炸當量為20萬噸的W-76核彈頭時每枚三叉戟可以安裝8個核彈頭,那麼光戰略核潛艇一次性核反擊所需的各型核彈頭數量就為5184枚。這個數字還只是彈道導彈所需的核彈頭數量,倘若配備的武器換成巡航導彈,按照每艘正常配置158枚來計算(每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可攜帶一枚當量為10~20萬噸的核彈頭),18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一共需要2844枚戰術核彈頭,因此光海軍戰略潛艇部隊的彈藥庫就需要儲存至少8028枚核彈頭。由於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常年在飛機、潛艇等核彈發射平臺裝載實彈核武器執行戰備值班,截止冷戰結束的1991年,世界上已經有超過20枚各型號的核彈在失事的飛機和潛艇上丟失,至今仍然有16枚無法尋回。下圖為美國技術人員正在回收從B-52轟炸機上墜落的B61-12型戰術核彈,這枚核彈的彈體基本完好,沒有出現核洩漏跡象,因此技術人員不用穿戴防護服。

大量生產和裝備核武器的瘋狂過後是對世界觀的冷靜思考

當東西方兩大陣營都想以大量核武器消滅對方時,大家都在抓破腦袋思考兩個問題:如何讓對方去死和如何讓自己不死。美國人的思考結果就是以“星球大戰計劃”來解決問題,即在你想弄死我之前,我先弄死你;而科技水平逐漸落後於美國的蘇聯人解決問題的辦法既簡單又粗獷,即“如果我活不了,大家就一起死”,其產物就是研發出爆炸當量為1億噸的氫彈——沙皇炸彈!這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武器。更令人吃驚的是沙皇炸彈並不是用來打擊任何敵對目標的,而是用來炸燬月球的!可見人類已經不滿足於禍害自己賴於生存的這顆星球,還要去禍害別的星球以達到更大的破壞力。然而就在雙方只看到核武器給對方造成的毀滅時卻忽略了核武器大規模爆炸後產生的災難性影響——核冬天。核冬天理論認為:當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對城市這樣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攻擊時會讓大量的煙和煤煙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這這些煙霾會長期漂浮在大氣層里長時間無法消散,使太陽光無法照射到地球表面從而導致非常寒冷的天氣,形成人為的冰川時代,由於動植物都無法長期在極寒天氣裡生存,人類將在漫長的核冬天裡開始滅絕!1983年0月31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核戰爭以後的世界--關於核戰爭帶來的長期的全球性生物學後果討論會”以後美蘇雙方領導人逐漸意識到核戰爭沒有贏家,即便在核戰爭中取得優勢的一方也會在隨後到來的核冬天中無法生存,至此核裁軍開始進入雙方日常議題。下圖為為和冬天造成的極寒天氣假想圖,如果核戰爭爆發,人類將會在漫長的核冬天中滅絕,150億噸當量的核爆炸不足以毀滅地球,但是足以毀滅人類。

1987年12月8日,美、蘇兩國首腦在華盛頓簽訂了《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世界兩大陣營開始邁出核裁軍的第一步;1996年在美蘇兩國的牽頭下各個有核國家開始締結《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該條約的締結標誌著核競賽的徹底終結;2002年5月24日,俄美簽署“削減核武器”協議,規定在2012年年底前,兩國將各自的核彈頭數量削減到1700枚至2200枚,這是冷戰結束近10年來兩國第一次簽署大規模削減核武器的協議,至此人類終於逃脫了滅絕的命運。 2010年4月,美俄簽訂核裁軍新約,至於新條約的內容,雙方商定將各自部署的核彈頭減少1/3。目前俄羅斯和美國的核彈頭保有量已經削減到1000枚以內,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核武器保有量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最少的,巔峰時期也不過300枚而已,而且也是唯一一個自擁有核武器開始便向世界承諾不首先試用核武器的國家。下圖為我國最新裝備的094型戰略核潛艇,由於我國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因此和反擊能力只相當於美俄兩國的30%,而作為我國“三位一體”核反擊最後屏障的戰略核潛艇只能搭載12枚潛射彈道導彈,只相當於美國“俄亥俄”級的50%。


兵器知識譜


因為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瞭解“核戰略”,甚少不太明白“相互確保核摧毀(MAD,相互毀滅保證)”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所以就感覺美蘇的核彈頭數量都明顯過量。相互確保核摧毀並不是字面淺顯意思那樣,說兩個國家核武器的量剛好都能把對方完全抹掉。核戰略不僅僅涉及軍事技術,還涉及到國家綜合實力、經濟因素、心理學、哲學、博弈和人道倫理,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就是這麼回事,所以但凡涉核的問題,很多人都看的懵懵懂懂,而且許多國家的核政策看似都很矛盾,實際上我們都只是在霧裡看花而已(包括我在內)。

▲相互確保核摧毀,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先聊幾個有關核武器的一些“小事實”

一開始,這個世界上只有美國一家有核武器,也只有美國實戰應用過核武器,原子彈的威力就像是散發著香味的禁果,讓世界各國趨之若鶩。那個時代,美國不是沒有考慮過“核壟斷”,就像有些人常問的那樣“美國獨自擁有核彈的時代,為什麼不獨自享用,對於想嘗試禁果的國家,直接進行核打擊?”1、使用核武器,並非一條命令、一個按鈕那麼簡單,就算是面對“窮兇極惡”的就日本,為了加快迫使日本投降使用的那兩顆原子彈,也讓美國政府揹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道德譴責,事後許多參與研發核武器的科學家發表的那些“自責言論”,就能略窺一二。2、蘇聯研製核武器的速度太快,換句話說就是給予美國考慮對策的時間太少。在蘇聯還沒搞出原子彈的事後,美國就在聯合國提出“所有國家的核武器研製以及核材料的生產都要接受聯合國的監管,以防止核武器擴散”,對於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提議,蘇聯自然不屑一顧。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第一次使用原子彈;1949年8月,蘇聯引爆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區區4年時間讓美國措手不及,他們自己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核戰略、核理論”,也就是還沒想明白核武器該怎麼用、何時用、何地用,就被蘇聯裹挾進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核對抗之中去了。3、實力不夠:蘇聯引爆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美國差不多已經擁有200多枚核彈了,但是當時的核彈投擲手段頗為簡陋(只能靠轟炸機),以蘇聯的廣袤國土,即使美國先行動手,200多枚核彈能否全部順利投擲到蘇聯重要目標區域還是兩說(轟炸機能有多少順利突防蘇聯的防空?),即使全部投擲到蘇聯也不可能完全摧毀蘇聯(重創是肯定的,但是完全摧毀就想多了)。在戰後百廢待興(厭戰情緒蔓延)、盟國凋敝,另外英法等國也在熱切的研製原子彈,動用或者壟斷核武器,難如登天。


▲轟炸機投擲核彈,投擲效能很低下,也就是突防當時被打殘的日本比較容易

綜上所述,美國出於各種原因,不可能壟斷核武器以後,就要重新面對這個“多核世界”。就算是蘇聯引爆了原子彈之後,美國的心態還是比較輕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核武器數量對蘇聯都是壓倒性優勢,例如1953年,蘇聯擁有120顆核彈,美國有1436顆核彈。就算到了這個時候美蘇雙方都沒有有效的核武器投擲手段,單憑轟炸機很難實際有效的打擊對方,所以此時雙方的戰略就是“核威脅、核訛詐”,威脅對方、訛詐小國。

▲美蘇兩國核彈頭數量增長示意圖(藍色美國、紅色蘇聯)

核武器局勢的關鍵性改變以及核戰略的演進

如果事情就像上文那樣單調的發展下去,那麼會變成美、蘇兩國單純的增加核彈數量,反正就算一家持有10萬顆,你也沒那麼多轟炸機去對方那“送人頭”,長此以往,缺乏有效、可靠投擲手段的“核武器”就會淪為大國之間的“雞肋”。但是歷史總是會給人“驚嚇”,1957年8月21日蘇聯從拜科努爾發射了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在飛行了6000公里後成功擊中目標,從此距離不再成為主要問題、投擲手段也不再成為問題,孤懸海外的美國第一次感受到“赤裸裸”的威脅,再隨著航天技術、導航技術、導彈技術的逐步發展,能夠有效突防並實現遠程精確打擊的核武器,終於讓美國人開始正視起“核戰略”這個問題。

▲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SS-6的發動機噴口

這個時候“相互毀滅保證”(MAD)理論才被有些人提了出來,而這個理論的內涵則至少包括了兩個概念:先發打擊能力和二次反擊能力(當然,由於核問題的高度敏感性,美蘇兩國對於“自己的核政策中是否有MAD、或者MAD究竟為合意”說法隱晦)。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首先理解了MAD及其涵蓋的先發打擊和二次反擊,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本身。

▲俄羅斯“白楊”洲際彈道導彈

先發打擊能力:說的是要確保自己能夠有效的將所有核武器投擲到對方境內目標的能力,這就涉及到突防、精度、射程、情報等軍事能力的建設,包括了運載工具(戰略轟炸機、導彈)、導航定位(衛星、通信、制導)、情報機構和裝備的發展等。

▲導彈發射井中的“民兵 III”洲際彈道導彈

二次反擊能力:是指本國在遭受敵方一輪飽和核打擊之後,仍能保留下足夠的核反擊能力,比如常說的“戰略轟炸機掛彈巡航、戰略核潛艇巡航值班、陸上機動洲際導彈發射能力,導彈發射井防核加固”等等,都屬於在遭受核打擊後保留核反擊能力的建設。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美國B-52戰略轟炸機24小時掛核彈戰備值班巡航路線

在有了“相互毀滅保證”及派生出的“先發打擊”和“二次反擊”理論以後,美蘇兩國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能確保相互毀滅,如何實現先發打擊的有效性和二次反擊的可靠性問題。比如說,對方的反導體系、防空體系進步,現有的戰略轟炸機和導彈突防困難,那麼為保證先發打擊能力,最快速、便捷、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數量”(升級運載平臺的能力是必須的,但是慢、貴、技術風險大);再比如說,對方的情報機構、海空天監視系統完善,能夠較為精準的掌握我方的核武器部署地點、數量和運作模式,那麼如何保證自己的核力量不會被對方的第一輪核打擊全滅,那麼最快速、便捷、有效的辦法依然是“增加數量”,即使你能全部發現,你也沒足夠的數量全部對等摧毀。

所以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蘇的核彈也不是短期內就累積上去的,就是這樣根據MAD理論,你追我趕;根據對方新技術、新手段的出現,在暫時無力跟上時,簡單增加數量造成的。這樣說,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數量多到一定地步,就是“飽和”,例如導彈技術比較弱,一枚不行那就五枚;你打擊能力比較強,能一次摧毀我20個目標點,那麼我造100個,你能怎麼辦?


裝備空間


美蘇的核武器都是三位一體的,陸基,空基,海基都能確保摧毀對方,所以雙方都拼命造,結果數量很多。還有就是,美蘇的反導能力都很強,如果被攔截可不是鬧著玩的,在這個末日決鬥中,數量,當量不夠就沒有機會了,雙方總覺得自己的不夠。另外還有,洲際導彈速度超快,半小時就到,被動方必須要半小時內把所有核武器打出去,不然就被滅,。因此,雙方又發展末日飛機,海基報復,造成了現在雙方各有一干五百枚彈頭也覺得不安全。


東龍45


兔哥回答;美蘇(俄)核彈頭的數量都非常龐大,核戰爭並非相互把對方的土地沒一寸都炸一遍,沒必要,兩國土地都不小,而人口都不多,根本用不了相互擁有幾千上萬枚的核彈頭,那麼兩個超級大國為什麼要製造這麼多的核彈頭呢?這不是浪費錢嗎?下面兔哥帶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核彈頭種類和武器搭載平臺的原因;核武器有兩種威懾形式,一個是戰略核導彈,一個是戰術核導彈。戰略核導彈就是我們熟悉的戰略彈道導彈,包括潛射彈道導彈,這種導彈通常都具備了分導核彈頭,一枚戰略導彈就有數枚分導彈頭,我們以美俄兩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為例,按照一艘核潛艇搭載20枚核導彈,一枚搭載10枚分導彈頭來看,一艘核潛艇就是兩百枚,十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就是兩千枚。實際比這個還要多。所有核潛艇都有第二次裝填的儲備彈頭。戰略轟炸機,所用的核彈頭,這個數量也都不會少。陸基發射井,機動發射車所搭載的核彈頭也是一個數量。第二,戰術核武器方面,中短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火炮,戰鬥機所攜帶的戰術核彈頭,而且隨著新武器載體的出現,核彈頭的數量也會水漲船高,這是造成核彈頭數量逐漸多起來的原因。

保持有效的核威懾作用和更新換代的原因;核武器是一個核大國的根基,武器裝備都存在矛與盾的較量,為了保證具備打擊的有效性,保險起見,都會多一手準備,這一手即有武器種類的增加,也有數量的增加,簡單的說就是都想壓對方一頭,越多越保險,10顆就夠用了,準備15個,萬一不夠呢,有點寬打窄用的意思。而隨著反導武器的出現,核彈頭的數量也會增加,以求保險。核彈頭的更新換代也是一個原因,核武器從原子彈,氫彈,再到針對某一個領域的核彈頭,例如,脈衝核彈頭等等,核武器自誕生就一直在改進,而已有的核彈頭又不能用爆炸的方式進行銷燬,費用也高,況且還在使用期,作為戰略儲備保留著,這也是一個導致數量多的原因。

美蘇核軍備競賽時都是實行全球爭霸戰略,雙方都儲備有大量的核彈頭;美蘇兩國冷戰對抗時期也是兩國核彈頭數量爆發的時期,這期間,誰都不想落後,相互攀比,蘇聯採取了多點突破,型號繁雜,這樣的研製手段,需要涉及的彈頭搭載平臺的型號多,投入高,所以蘇聯也被核軍備競賽拖入泥潭無法自拔,最後經濟基礎無法支撐而解體。美國則採取了一型多能的手段,例如陸基海基的以民兵系列和三叉戟系列為主。分析兩國的戰略核武器,蘇聯的型號太多了,平臺也很多。美國就要精煉的多,而且美國的質量也好,美國採取的是事半功倍的手法,蘇聯則是事倍功半的手法,這也是蘇聯被拖垮的一個因素吧。

恐怖的核捆綁戰略;美蘇兩國的核戰爭一旦發生對於兩國意味著什麼?兩國最清楚,兩國為什麼打?利益!問題來了,兩國能夠相互摧毀,但地球上並不是只有兩國,這樣就會出現蚌埠相爭漁翁得利,對於被核戰爭毀滅的兩國必將被瓜分。正是其於此考慮,恐怖的核捆綁戰略就出來了。所謂的核捆綁就是一旦任何兩國爆發核戰爭就不單單是兩國互打,而是打遍所有,一焚俱焚。所以,美蘇(俄)



兩國都儲備自有大量的核彈頭,這些核彈頭遠遠超過了兩國之間核戰爭的需要,現在的美俄兩國的核彈頭足以把全球的國家都打回到農耕時代,這就是它們的構思。所以全球為什麼都對於發生核戰爭感覺到恐懼,問題就在這,只有瘋子才會發動核戰爭,而一旦瘋子發動了核戰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所以,只有徹底消除核武器全世界才會安寧。


兔哥42928


美蘇的核武器都可以摧毀對方N次,理論上一次就夠了,可為什麼它們要造那麼多的核武器?好貨不嫌多呀!這其實是一種攀比競爭的心理在作怪。你的核武器能打我兩遍,那我的就能打你四遍!於是,雙方都不厭其多,拼命的發展核武器,力求比對方更勝一籌。這樣做的結果,一是讓整個世界都生活在核毀滅的恐懼之中,二是卻出人意料的維護了戰後至今七十多年的相對和平,這卻是這兩個世界惡棍所預想不到的。孤獨的人相信,隨著以後人類銷燬核武器的技術的不斷進步,美蘇(俄)這兩個惡棍的龐大核武庫,最終會被人類快捷的、輕巧的、安全的銷燬,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存在著一顆核武器。到那時,就真的是“兵器銷為日月光”,和平安寧的生活,就永遠的在這個星球上停留了。



山野耕樵


雙方造這麼多的目的核心就是因為擔心對方先發制人發動首輪核打擊,為了確保自身擁有強大核反擊的能力。

1945年美國擁有原子彈之後,一開始美國具有全面核優勢。而蘇聯從1959年正式成立火箭軍後,慢慢開始構建自己強大的核力量。

出於冷戰需要,雙方在核武器威力大小、運載工具、機動能力、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等方面,展開了長達40多年的競賽。而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爭奪的重點則是核彈的爆炸威力,彼此都想摘取和保持“核彈之王”的桂冠。

1954年2月28日,美國在馬紹爾群島比基尼島上,成功爆炸一枚“邁克”的巨型氫彈,威力相當於1500萬噸TNT。這一結果使得之前所有爆炸的原子彈、氫彈等都黯然失色,並保持這一紀錄到1961年。

赫魯曉夫不甘心這一結果, 1961年10月23日,蘇聯在新地島爆炸了1枚125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10月30日,1架圖-95戰略轟炸機在試驗場上空12000米高空投下核彈。這次爆炸實際威力達到5800萬噸TNT,是核武器問世以來威力最大的一次核爆炸。

運載工具上,最初發展的都是戰略轟炸機,美方從B-29、B-36在到B-52等,而蘇聯也從圖-4、米亞-4到圖-95等。然而,隨著彼此空軍和防空力量的增強,戰略轟炸機突防能力不足使用,對對方領土進行空投核彈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從60年代開始,彼此都重點在陸基的洲際導彈和海基的潛射導彈。

對於生存能力,雙方都高度關注。60年代初,蘇聯的核力量還相對弱小,而且所有的導彈發射陣地對方都通過航天偵察瞭如指掌。在30分鐘之內,大洋彼岸的導彈就會飛向蘇聯的導彈發射陣地,但當時蘇聯的許多導彈系統戰鬥準備時間需要幾個小時。在這種條件下,解決生存力問題迫在眉睫。而且,蘇聯自己經過測算,所有的任何一個地面導彈發射裝置都可以被美方100萬噸級彈頭在5千米距離內消滅,而此時美國的洲際導彈都是300萬噸TNT當量而且命中精度不超過3千米!

而美國自身,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就開始將自己的洲際彈道導彈部署在發射井中,到了1962年,已經有87%的戰略導彈部署在發射井中並在那裡保存,不過發射之前需要將導彈從井中取出。

此後,隨著彼此防護措施的不斷升級,核導彈的打擊能力也不斷提高,促使 不斷升級換代。例如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民兵”導彈進入戰鬥值勤,它可以承受4-14百萬噸級洲際彈道導彈的打擊。為此,蘇聯決定必須研製2千萬噸級洲際彈道導彈。這樣只需要消耗1-2枚導彈,就可以摧毀美方的導彈發射井。因而產生了未來撒旦導彈的鼻祖P-36導彈,攜帶重彈頭的話核裝藥威力2500萬噸TNT!

60年代,美國擁有各種核武器27387件,蘇聯只有3322件。美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294枚和各種戰略核彈頭5000枚,而蘇聯僅有56枚和300枚(筆者注:實際可以投入使用打到美國本土的不過20枚而已)。而到了70年代,雙方所擁有的戰略進攻武器處於對等狀態,而且在考慮到反導彈防禦系統部署的情況下,任何一方在戰略核力量上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迫使雙方開始了彼此之間的限制戰略武器的談判。

1972年5月,雙方簽署條約,根據規定,雙方戰略導彈總限額美國1710枚,其中陸基洲際導彈1054枚-重型導彈54枚,潛射導彈656枚和41艘彈道導彈潛艇;蘇聯則為2358枚,其中陸基洲際導彈1618枚-重型導彈313枚,潛射導彈740枚和62艘彈道導彈潛艇。

此後1978年又簽署了第二階段戰略核武器限制條約,按照條約的備忘錄,蘇聯在1978年11月1日確定有1398枚洲際彈道導彈,其中576枚攜帶分導式多彈頭(1979年6月18日變為608枚),950枚潛射彈道導彈-128枚攜帶分導多彈頭(1979年6月18日為144枚),156架重型轟炸機。而美國的數字則為1054枚洲際彈道導彈-550枚攜帶分導多彈頭,656枚潛射彈道導彈-496枚攜帶分導多彈頭,574架重型轟炸機。

根據當時的情況,一些戰略家們進行了測算。如果以90%概率摧毀蘇美雙方導彈發射井,所需毀傷力分別需要124932和83301;而美蘇目前適合的攻擊地下發射井的導彈總毀傷力分別為32603和54421,分別佔所需所需毀傷力的26%和65%。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理論上來說(指摧毀概率是指導彈發射、突防成功、全部處於戒備狀態和另一方的導彈尚未發射),雙方還不能以較高概率摧毀對方全部發射井。


榮華之武器堂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沒有必要長篇大論,為什麼美蘇要造這麼多的原子彈,

原因就是:相互保證毀滅原則。

相互保證毀滅原則這個原則的主要內容就是:假如一方有短時間毀滅另一方的手段,那麼另一方必須保證自身在遭遇先手攻擊的情況下,依然有能夠毀滅對方的能力

我們從這個原則上可以看出來,要想保證自身的安全,那麼必須有能夠立即反手毀滅對方的能力,這就是一種恐怖平衡,大家造的核武器越多實際上“越安全”。

所以在這個原則上就衍生出了問題:為什麼美蘇要造這麼多的核武器,這是因為美蘇兩國都需要自己的核武器力量儘可能的高於對方,而且由於冷戰時期的雙方核軍備力量都是不透明的,所以兩個國家都只能拼命的造核武器。

這幅漫畫可以看出當時的形勢,核武器這個人類有史以來威力最大的武器其實是維護和平最有效的力量


這就是一種相當畸形的軍備競賽,當然我們肯定這種軍備競賽所產生的積極效果,比如這種軍備競賽切切實實有效的維護了世界和平,但這種軍備競賽無疑帶來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上述理論也是核威懾的基礎,我們很多人都會想:兩個國家只進行有限的核打擊是否可能,這樣核武器帶來的危害實際上是遠不如一場較大規模的常規戰爭的,當然從死亡人數上來看。

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只要兩個有核國家一方動用核武器,那麼另一方一定會動用核武器,不管攔截系統是否成功攔截,另一方都要有能力去對對方戰略性目標進行核反擊。

因為沒有人敢把自己的國家和國民的生命當賭注,所以核武器是不可能只打一發的。

這就是美國努力研發反導系統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你的核武器打不到我,你就無法和我玩核威懾,那麼在只能進行常規戰爭的情況下,我的實力比你強,你打不過我就只能聽我的。

這也是俄羅斯在努力研發速度更快,更難攔截的導彈的原因,在軍費急減的情況下,俄羅斯無法繼續維持自身強大的常規軍備能力,要想自身的威懾能力不縮減,只能往核武器上一頭撞死。


東風-5B是中國很重要的和威懾力量的組成部分

像中,法,英等國家的核武器為什麼較少,這也是和上述相互毀滅原則有關,只不過英法強調的是能夠毀滅對方戰略目標一次的核力量,而中國強調的是擁有能夠在受到核武器打擊之後,能夠反擊的力量。

所以這幾個國家的核武器的數量都是比較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