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韩信路”拆迁?

《觅踪“韩信路”》小文写作本意只是为了兑现老乡陈清明先生“写写韩信路给后人留下点念想”的嘱托,没想到在“高密日报”微信平台发出后引起较大反响,较短时间内点击率近八千人次。在此感谢各位文友老师们点击、留言和编辑老师的厚爱!本文仅就“黄记面馆”留言提出的疑问做些说明。

其实,“韩信灭齐”所灭的齐国不是帮助周武王平定天下有功的姜子牙的封国。姜子牙受封的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到了春秋末期,齐国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卒,姜齐绝祀。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所以说,原来的齐国是被秦国灭亡的。

那么韩信所灭的齐国又是那里来的呢?原来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路诸侯纷纷响应联合反秦。项羽在取得绝对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自封为西楚霸王,然后将十八路诸侯分封为十八个王,其中,除封刘邦为汉王外,原齐国王侯田氏后裔被封了三个王,瓜分了原齐国的疆土,这三个王分别是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但是,齐王田氏的后裔不只有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叫田荣的,因为违背项羽不肯出兵援助楚、赵两国攻打秦朝,因不能被封为王而不服气,所以也自立为王。项羽听到后十分生气,于是就发兵攻打齐国,期间对齐国进行了大肆屠杀,因此齐国人对项羽是有怨恨的。

高密“韩信路”拆迁?

(图为韩信路【新兴街】街景:老槐树。王鹏坤摄影)

田广是田荣之子。汉二年(前205年)正月,田荣兵败,逃至平原县,被平原人杀死。项羽再立田假为齐王,三月,田假被田荣的弟弟田横击败,再投楚国,被项羽所杀。田横收复失地,立田广为王。刘邦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兵出汉中与项羽争天下,导致原来被项羽分封的十八个王选边站。这才有了郦食其到临淄说服齐王田广与刘邦合作对付项羽的事,不想遭到了韩信的突袭,仓皇败走高密。所以韩信所灭的这个齐国是经项羽后封又被项羽欺负,最后为了与刘邦争夺控制权而不得不发兵来救的齐国。

说的有点远,还是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与韩信灭杀龙且事件(潍水之战)有关的两个地名。

一个是即墨。当时的即墨其实是今天的平度。据《战国策》、《国语》、《史记》等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附都是即墨古城,地址在今天的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俗称朱毛城)这个地方的。秦时置胶东郡,郡治就设在当时的即墨;西汉以降直到隋朝以前这里都叫作即墨。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齐国名将田单设火牛阵大败燕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二是城阳。今天的城阳在北魏以前叫“不其”,始建置于秦朝,县城位于今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公元前181年,已经成为太后的刘邦的老婆吕雉封其侄子吕种为不其侯,此后,不其之地名直到被北魏攻克,改隶光州,才废了不其县。

高密“韩信路”拆迁?

(图为1958年在李家埠村西“韩信坝”遗址上建成的滚水坝。滕松杰摄影)

如果对当时的这两个地名位置不了解,会很容易把韩信灭杀龙且之后追击龙且、田广残部“至城阳、即墨”的方向搞错的。当时所谓的城阳其实就是今天诸城市的相州镇一带。过去,古人通常把山南的地面叫作“山阳”,山北的地面叫作“山阴”,同理,人们习惯上称城南叫作城阳,而把城北叫作城阴。古高密城周长8公里,是当时胶东地区第一大城,其城南城北地面是可以被叫作“城阳”“城阴”资格的。而相州是在古高密城(今城阴城遗址)以南,所谓的城阳不过是离高密古城不远的在城以南的一片地域,而不是某一个专属的地名所指;据百度360百科介绍:“清初,诸城县下设八乡里社,即乡下有社,相州属城阳乡。”有意思的是,相州镇仍然还保留一个叫“城阳”这个地名的社区。

高密“韩信路”拆迁?

(图为后田庄村支书之父亲王树坡先生为笔者指点城阴城西北角位置。滕松杰摄影)

所以,韩信斩杀龙且之后,由于主将被杀,龙且的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所谓兵败如山倒,余部肯定会四散奔逃。但是韩信能够用囊沙阻水之计,在上游筑起沙坝,也能在此设下伏兵。韩信是军事家,刘邦对他的平价是“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韩信自己也说“韩信将(用)兵,多多益善”,所以,在成功引诱龙且出城迎战,囊沙阻水之计得逞之时,韩信不会留给龙且残部太多逃跑的机会和时间,必然会挥得胜之师穷追猛赶,高喊“缴枪不杀”让敌人成为自己的俘虏。

由于篇幅所限,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只引用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韩信用计“杀龙且”的结果的14个字,下文是:“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跑了。括号内文字为笔者译文或所加,下同)。信遂(立即、马上)追北(追北:打败仗后往回逃跑)至城阳,皆虏楚卒。”这23个字的意思是说,(龙且在西岸被杀后)潍水东岸没有渡河的部队溃不成军,四散奔走,齐王田广也跑了,韩信立即展开了追击到城阳时,把楚国残部全部俘虏了。同时,这23个字也让我们读出了此时“夹潍水而陈”的双方韩信在西岸、龙且在东岸的意思。但这是战役发生时双方的阵势,在战役发生前双方是否如此列阵。我们是否大胆作这样的推测:韩信追击田广到高密,绝不会给田广继续逃跑的机会而隔河相望,但如果龙且与田广同时到达,由于兵力悬殊,韩信滞留西岸是有可能的。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对此事件的描述我们已经引用的比较完整,史料中没有具体记述,但传说却可以添枝加叶,合理延伸。比如传说韩信在河中立一灯杆,让龙且射箭发信号的情节,就与孙膑在树上写“庞涓死于此树下”的计策雷同,且不说这灯杆在急流中立不立的住。

接下来,司马迁为我们交待了韩信在潍水之战结束后的去向(为节省篇幅,不引用原文只说大意):汉四年(前203),韩信降服且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诈、反复无常,南面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一定很难稳定;所以根据当前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这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包围,看信后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给我解围,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和陈平在两边暗中踩他的脚并凑上刘邦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好好地待他,让他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立即醒悟,又接着刚才的话头骂下去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还拿拿捏捏做什么代理王,直接做个真王得了!”就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虽然《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无论它的史学、文学价值再高,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所有的细节都记录下来。但《史记》在这里用了8个字“汉四年,遂皆降平齐”结束了韩信平定齐国的战争。说明在结束了潍水之战以后,在齐国地面上再没有发生大的战事,或者说再没有发生可以在《史记》中有限而宝贵的篇幅中值得记录的事件。至于韩信在结束了潍水之战以后的去向是做了齐王,虽然他这个齐王是通过要挟刘邦、在刘邦不情愿的情况下得来的,也许这也是韩信悲剧下场命运的开篇或败笔。

高密“韩信路”拆迁?

(图为城阴城东南角残存的城墙南坡。滕松杰摄影)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出的是韩信的命运走向,而没有给出他在这段时间内军队和个人的具体去向,但是,“遂皆降,平齐”说明了齐国是举国投降了,齐国平定了!这个时间点是汉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03年,而潍水之战是发生在这年的11月(一说9月)。韩信既然做了齐王,除了对楚国投降的部队进行接收、整编以外,是不是也要进行各级政权的建立,所以才会在高密留下这么多的历史传说和历史陈迹。

但是,这以后,韩信的部队应该肯定地说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东征,因为当时的即墨就是现在的平度,现在的城阳是那时的不其,好像即使收拾这两个及其以东的地方,也用不上大部队,更不用劳驾韩信这个“齐王”,只需派个手下去接收就可完事了,因为齐国的旧部旧城都是通过“皆降”而“和平解放”的。

但韩信的齐王在齐国也没有待过太长的时间。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斩杀龙且之后,项羽才感到害怕,于是又回头拉拢韩信,想让韩信加入自己的阵营。最终,“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史记*淮阴侯列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打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于下邳。交待了韩信离开高密的时间。

如果韩信不被刘邦调往垓下参与对项羽的决战后改封楚王,而继续当他的齐王,高密也许就是韩信的齐王都城,说不定会在高密选一块风水宝地建设他的齐王府,那么,韩信在高密留下的遗迹肯定会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