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要做中介平台,與58的流量爭奪戰

2017年對於國內房地產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樓市瘋長之後迎來了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整體市場從前幾年的狂熱逐步迴歸到了理性狀態。其中,北京在2017年的房產交易量僅為2016年的一半,這嚴重影響到了地產中介行業的發展,特別是重度垂直門店的模式佔用了大量資金,當業務不景氣時,極易造成資金週轉困難,表現為規模越大,虧損越多。

貝殼找房要做中介平臺,與58的流量爭奪戰

鏈家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地產中介之一,很清楚在市場的風雲變換中如何去選擇,因而在線下門店收縮時,以第三方平臺房源為載體的貝殼找房誕生,從上線至今的半年時間內發展勢頭相當迅猛。

據速途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Q2房產類APP研究報告》顯示,貝殼找房季度下載量高達2728萬次,僅僅次於58系安居客5417萬次的下載量。讓不少對手為之膽寒,建立了攻守同盟。

貝殼找房“既要當裁判又要當運動員”

貝殼找房致力於打造開放合作的行業生態,為消費者提供二手房、新房、租賃和家裝等全方位的居住服務,同時也為行業的其他參與者打開了通道,讓其它品牌的商家通過與貝殼的合作來獲得收益。尤其是中小中介在缺乏流量和數據技術支持的條件下,通過貝殼能實現更好的運營。

雖說是一個後來者,不過一路的披荊斬棘、快速發展顯然讓行業其他的玩家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對於中介而言,房源就是核心競爭力,在得房源即得天下的中介市場,究竟會有多少中介願意去貢獻房源呢?

而且作為競爭對手的鏈家,如何保證平臺的公平公正?不少業內同行紛紛擔憂貝殼是否會為了它的成長而侵吞了自己的資源。以至於我愛我家董事長謝勇公開說到“一家自稱是平臺的企業,既做線上,又做線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在商業倫理上和操作邏輯上是不能被接受的。”

當然除了其他中介,另一個感到不安的便是專門做平臺流量生意的58集團,貝殼的最大優勢在於真房源,給用戶提供了58所不能提供的信息質量和服務品質,現又要做賺取流量的生意,怎麼會不引起58集團的擔心。

在巨大的挑戰面前,6月12日,58集團聯合中介行業舉行了“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與其他中介如我愛我家、中原地產、麥田房產等締結同盟,試圖阻止快速發展的貝殼找房。

都要做平臺內核卻不盡相同

事實上,同樣作為平臺,58系與貝殼找房的核心卻不盡相同,58堅持以流量為主導,貝殼卻深耕於傳統行業,以中介生態為主導。

對於58平臺來說,端口無疑是最關鍵的,其2017年的財報顯示,包括58同城、趕集網、安居客在內的平臺付費會員數量約265.4萬,會員服務貢獻營收為 10.388億元,同比增長27.9%。

流量就是根基,產品和服務在流量面前只能退居其次,這也導致了58平臺上的房源真假難辨,需要用戶自己去篩選,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如若不能解決虛假房源的問題,勢必會導致大量用戶的流失。

而貝殼找房,是在以消費體驗為核心的基礎上為商家服務,不過其缺點同優點一樣明顯,就是房源不足,除了鏈家自身的房源,大多數其他中介不願意將房源放到貝殼上。所以此次誓師大會,58集團打著真房源的口號,就是要切斷貝殼擴展房源的後路,同樣58集團也公開承諾不會漲端口費、不介入交易環節,以此求得盟友的踏實感。

當然平臺間的流量爭奪,也帶動了行業的向好發展,至少房源的真實性會得到保障。此外不難看出,敢於創新、並尋找機遇,才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