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预示周朝灭亡的童谣,吓坏了周宣王,后来竟然真的应验了

根据一些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每当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前,都会出现不同寻常的征兆,或者有童谣谶语的暗示。比较著名的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就曾提到: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长虹贯日;要离刺庆忌,仓鹰击于殿上。《述异记》中写到了秦始皇死前流传的“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元史》中记载的元亡前有“石人有双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童谣,《三国演义》中写到董卓乱政之前,有童谣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预示了董卓的迅速爆发和迅速衰亡。在《东周列国志》的第一回中,也写到了一个预示周朝灭亡的童谣,颇有意思。

一则预示周朝灭亡的童谣,吓坏了周宣王,后来竟然真的应验了

太原料民

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姜戎抗命,宣王御驾亲征,不料大败。为再伐姜戎,宣王亲自到太原料民(普查人口及粮草储备)。在太原料民回来,连夜进城。忽见街上有十几个小孩,拍手唱歌。宣王于是停辇来听。就听他们唱到:月将升,日将没;檿(yǎn)弧箕箙(fú),几亡周国。宣王听后很不高兴,下令将他们尽数抓来。小孩见人来抓,一哄而散。最后只抓住两个小孩。宣王问他们:“童谣是谁编的?”小孩回答:“不是我们编的,三天前,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孩,来到这里,教会我们念这四句,不知什么原因,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全京城小孩都在唱。”宣王问:“那个红衣小孩在哪里?”小孩回答:“教会我们之后,就不知去向。”宣王训斥他们一顿,传下令来:“如果再有小孩唱此童谣,连他的父亲兄弟一同治罪。”当夜回宫无话。第二天早朝,宣王把昨晚听来的童谣讲给众臣听,问他们是什么意思。大臣召虎说:“檿,桑木的名称,可以做弓,所以叫檿弧。箕,草的名称,可以结成箭袋,所以叫箕箙。据臣愚见:国家恐有弓矢之变。”仲山甫也奏道:“弓矢,是国家用武之器。大王刚刚去太原今料民,打算报犬戎之仇,如果纷争不断,必有亡国之患!

一则预示周朝灭亡的童谣,吓坏了周宣王,后来竟然真的应验了

红衣小儿

宣王点头称是,可心中不然。又问:“那市井之中传说的红衣小儿有什么来历吗?”太史伯阳父说:“上天为了儆戒人君,命灾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童习之,谓之为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星,是红色的。今天的童谣,是上天用来警示大王的。童谣说‘月将升,日将落’,日是人君之象,月是阴类,日没月升,阴进阳衰,应该是女人干预朝政的征兆。但说‘将升’‘将落’,应该不是目前之事。况且这是不确定的事,只要大王修德来化解,自然化凶为吉。”宣王听后,将信将疑。但又觉得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派人到街上去搜捕那童谣中所传唱的卖桑弓、箭袋的人。

一则预示周朝灭亡的童谣,吓坏了周宣王,后来竟然真的应验了

褒姒

他以为杀光了所有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大周王朝就可以江山稳固了。哪知道,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而其灭亡又完全应验了这则童谣。一个侥幸逃脱的卖弓男子,捡到了一个女婴,而此女婴乃是一宫女偶踏鼋迹怀孕四十年而生,长大后被献给周幽王,即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可见,上天注定的事,是无法改变的。这又令人想到了唐太宗让袁天罡预测国运,说到大唐会在一武姓手中中断,于是李世民杀掉了朝中所有武姓大臣,却唯独没有想到会是武则天。虽说这些可能都是古人杜撰之事,但正因为有了这些杜撰,使得故事情节更精彩。这应该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