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總是不賺錢,哪出問題?你可能進入了迷區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曾說過:

91.5%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這對於投資金額在600萬以上的高淨值客戶來說尤為重要。如果缺少科學的資產配置,很可能會帶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收益差距。

數據顯示,哈佛大學捐贈基金過去2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過去2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3.7%。

為何這些投資界的“精英”能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穩定持續的收益,而你卻難以摸準投資的“脈搏”呢?

或許,您可能在不經意之間,進入了這些投資的“迷區”。

務實派

存款為王?通脹“傷”的就是你

投資總是不賺錢,哪出問題?你可能進入了迷區

財務診斷:

銀行存款等類固收產品偏多,會導致變相“資產縮水”。銀行一年期定存年利率基本都在2%以下(數據來源公開網絡),遠遠低於通脹率,這意味著你的錢在銀行“躺著”的這段時間,已經縮“水”了。

投資總是不賺錢,哪出問題?你可能進入了迷區

2. 對浮動收益產品信心不足,對風險極度抗拒,缺少“價值投資”理念。

資產配置建議:

適當減少存款及類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投資佔比,學會思考風險和收益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將目光轉向以權益投資、海外房地產、海外資本市場為代表的投資配置,此類“價值投資”可以幫助投資者抓住具有成長價值的市場或企業,實現較高的投資回報。

固守派

資產投資“閉關鎖國”,與時代脫節

投資總是不賺錢,哪出問題?你可能進入了迷區

財務診斷

將資產集中在單一貨幣、單一國家,缺少海外資產配置,難以避免單一市場經濟下行、匯率下跌、政策轉變等系統性風險。

資產配置建議:

海外市場以其多元化、高效性以及長期均衡回報的特點,成為中國大眾富裕階層和高淨值人群不可或缺的投資標的市場。跨區域國別的投資,能讓投資者獲得更廣闊的投資機遇,規避單一市場風險。

房東派

房產“變現”好辛苦,市場一動抖三抖

投資總是不賺錢,哪出問題?你可能進入了迷區

財務診斷:

1. 雖然房價的上升讓部分投資者成功踏進了富翁的門檻,但是反觀房產投資“難以快速變現、泡沫風險加劇、房產稅利劍高懸”等諸多隱患,風險可見一斑。

2. 資金過度集中在房產,投資類型單一,在私募股權、資本市場等領域缺少佈局,容易與“高成長高收益”的投資機會擦肩而過。

資產配置建議:

1. 自主投資現房,在精力和資金上都有很大限制。可利用全球專業機構甄別房產市場優質產品,一網打盡全球不同地域的住宅、商業地產等的投資機會,不但能分散風險,還往往能獲得高於投資一套實體房產帶來的回報。目前美國不在CRS的範疇,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增長,美國房地產具有配置優勢。

2. 增加其他的投資,如分紅儲蓄產品等,做好風險隔離的措施。科學的資產配置組合更能分散單一房產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跟風派

散戶入股,“綠肥紅瘦”是常態

投資總是不賺錢,哪出問題?你可能進入了迷區

財務診斷:

1. 自主入資股市,資金過度集中於資本市場,決策偏向“道聽途說”,缺少科學方法,“追漲殺跌”的投資方式非常容易失誤,造成本金的巨大損失。

2. 忽略其他投資領域,如信託、房地產、私募股權等價值投資,資產過度集中的結果就是一損俱損,風險偏高。

資產配置建議:

1. 學會將資金均衡分配至各投資領域,減少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增加類固定收益產品、保險理財產品這些相對穩健的的投資,不僅能抓住不同市場的紅利,還能規避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

2. 學會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如選擇靠譜的獨立第三方金融機構,提高投資優勢,平滑風險,獲得穩健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