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开的处方配药师能看懂,而普通人看不懂呢?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医生潦草的字体在全球,都是被人们吐槽的对象。尽管如今大多数医院都改为电子机打处方,但是医生潦草的字体依旧是个梗,常被人们拉出来说一说。比如下图这个俄罗斯医生的病历。。。

为什么医生开的处方配药师能看懂,而普通人看不懂呢?

医生如此潦草的字体,为什么配药的能看懂?

你知道吗?实际上,一开始配药师很多内容也看不懂,但是又必须要拿药,所以每次配药的都会去跟开处方的医生核对到底是什么药。这样,时间久了以后,自然就认识这种“密码”型的处方了。。。

当然,更搞笑的是:医生在写处方病历时,为什么都像鬼画符一样潦草呢?

医生看病的时间非常短,这其中分给写病历和处方的时间更少,需要医生快速书写。

尤其是在中国,有数据分析显示,公立三甲医院医生门诊分给每个患者的平均时间为5-8分钟。在这5-8分钟里,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病史、既往史、过敏史,还需要简单体格检查,还要看患者之前的各种检查,最重要的,还要将患者的资料记录成病历,并写出治疗处方。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强制完成,医生不得不在能压缩时间的地方,尽可能的压缩时间。所以,文字书写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被牺牲的对象。

为什么医生开的处方配药师能看懂,而普通人看不懂呢?

医生每天写的病历和处方,文字内容都很相似,已被反复书写了N次。

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每天让你反复的写一些近似的,已经被书写过N次的内容,往往一开始大家会比较认真,写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潦草了。有被老师罚过写N遍作业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

这是一种非主观的、潜意识里不被察觉的改变,一个东西,反复写N遍,到N+1遍的时候肯定会比第一遍潦草。

为什么医生开的处方配药师能看懂,而普通人看不懂呢?

为了快速书写,医生会在中文里穿插各种专业简写和外文缩写,尤其是拉丁文。

还是因为时间紧张,医生需要速记,所以会采用各种只有医生才能懂的缩写来简化书写。中文笔画多不好连笔,于是英文就被广泛使用,而且很多还会使用拉丁文。比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写中文这几个字写起来肯定麻烦,于是骨科医生一般会用英文缩写DDH代替,如果这个医生英文书写不那么好看,带点连笔,我想非专业人士一看肯定蒙圈。

为什么医生开的处方配药师能看懂,而普通人看不懂呢?

实际上,在全球各国都有因为医生字迹潦草而发生的不良后果。所以,也是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再发生,如今大多数医院已经是机打电子处方,有的甚至已经达到无纸化办公,所以,未来,只有通过吐槽签名来吐槽医生字迹潦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