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爲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重要突破,頂尖學術期刊《美國心臟協會雜誌》,近日發表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威斯納醫學中心團隊的突破性研究報告,醛固酮被揪了出來,研究證實,與高血壓相關的激素醛固酮水平的增加,在糖尿病的發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一直困擾大家的高血壓與糖尿病勾結為害的病因找到啦。

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為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普通群眾都有印象,有些不幸的人,特別是年齡較大的人,往往會從得一種病,而發展為老病號,從吃一種藥變成吃一把藥,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並最終為心血管及腎臟的病損所傷害。有研究發現,高血壓人群中55.9%合併糖代謝異常,糖尿病患者中58%合併高血壓,而高血壓與糖尿病又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因素,是終末期腎病的推手。

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為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高血壓與糖尿病勾結為害,又與慢性腎臟病互為影響。從病理生理的機制,過往臨床醫學界一直推論,糖尿病患者有胰島素抵抗,可引起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及小動脈硬化,可以導致高血壓;而長期的血壓增高又引起腎臟血管硬化,最終導致慢性腎臟病。另一方面,代謝紊亂,會引起血液動力學改變,也可以直接導致慢性腎臟病;腎臟一旦受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會被激活,可刺激血壓進一步升高。由此,病情變得更為複雜難控。

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為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美國學者此次的研究,簡單地說,是試圖從激素層面入手尋找其中的分子機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腎上腺產生醛固酮,而醛固酮能增加血壓水平,從這個起點,發現醛固酮還會增加機體中胰島素的耐受性,並損傷胰腺中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這個作用將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為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研究人員對1600多名來自不同人群的志願者進行了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醛固酮水平較高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加倍,而且,這種作用在不同種族的人群中有著顯著差異。具體而言,機體醛固酮水平高的非洲裔美國人群患糖尿病風險增加3倍,但在華裔美國人中,這種風險的增加是10倍。目前,研究人員還無法解釋醛固酮水平帶來的糖尿病風險,為何在不同種族人群中的差異如此之大,但這個結果至少可以為探索我國近年來高血壓與糖尿病發病率急劇增加的現象,帶來啟發性的研究思路。研究者推測,或許是基因差異或機體對鹽分的敏感性差異,造成了這種獨特的現象。

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為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美國疾病防控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有超過3000萬人患有糖尿病,但其中的約25%對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而且,有近30%的美國人有糖尿病前期症狀,儘管採取了不少預防措施,但是,患者數量一直在不斷上升。相關的研究也發現,自1990年以來,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血壓控制的改善帶來的。因此,在近年發佈的糖尿病伴高血壓的診療指南中,將控制血壓放在了突出位置。

高血壓與糖尿病結伴為害,背後推手是醛固酮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會深入研究並評估醛固酮在葡萄糖代謝中的作用機制,同時指出,對患有糖尿病前期症狀者,應該考慮服藥來降低醛固酮水平。研究團隊目前正在計劃招募志願者展開更多研究,以闡明醛固酮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並確定指導臨床藥物治療的方案。這項帶有突破性意義的研究提示,對慢性疾病的治療需要進行更多綜合考慮,不論是預防還是用藥,都要具有關注常見疾病相互影響的視野。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