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那場貨幣戰

現在我們從歷史的角度講講貿易戰當中的貨幣戰。準確來說,歷史分析不夠嚴謹,但是可以提供很多有意思的角度。有句話說,所有的知識都是歷史。

有人說,貿易戰就是貿易戰,金融博弈就是金融博弈,我們不是這麼認為的。

上期我們談到,中美貿易戰背後的新佈雷頓森林體系格局。今天我們就來講,八十年前,由貿易戰引發的“世界級”貨幣戰爭。

讓我們從上個世紀的“大蕭條”說起。1929年,當胡佛總統宣誓就職的時候,美國正處於第一次世家大戰帶來的經濟高峰。各種產業空前繁榮。好一派治世的景象。甚至有人興奮地說,貧民窟在美國,不會再有了。盛世之下沒有泡沫和虛假的繁榮嗎?有!轉瞬之間,崩盤就來了。

1929年10月24日,紐交所大跌,史稱“黑色星期四“。10月28日,道指暴跌,史稱“黑色星期一“。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二級市場又跌穿了。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一蹶不振,行業也一片蕭條。

在美國,大家認為,不景氣源於商品傾銷對於本國產業打擊,故而,各行各業,提高稅率的呼聲此起彼伏。

胡佛總統上任了,他躊躇滿志,摩拳擦掌,一心把美國帶出產業低迷,順帶滿足選民意願,他認為提高關稅,就可以保護本國產業免受進口衝擊。

於是,他為美國簽署了被稱為“20世紀美國國會所通過的最愚蠢的法案“——《霍利—斯穆特關稅法》。它為美國樹立起了世界最堅固的貿易壁壘,也打響了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政策,加劇了危機的“第一槍”。

80年前的那場貨幣戰

《霍利—斯穆特關稅法》的簽署

事實上,在眾議院通過之初,這一份法案以農產品為主,甚至降低了多種工業品的關稅。

然而,農業州受益了,工業州怎麼辦呀?要不你給我投票,我也給你投票吧?就這樣,從農業,工業,到全行業,在總統簽字時,這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國家級的抵制運動。

這時候沒社會精英反對嗎?有!有歐文·費希爾,有保羅·道格拉斯,有JP摩根的時任CEO。

沒有別的國家反對嗎?當然有!那又怎麼樣,簽了就是簽了,簽了就該生效。

於是,世界震驚了,各國紛紛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加拿大,從不痛不癢的提高部分關稅,到穩步發力、種類上升,演化至敦促整個英聯邦,共同作戰。以貿易立國的英國,更忍不了,法國也參加了,甚至連被經濟危機弄得社會動盪不已的德國,也加入到報復行列,即使德國最終的進口總值損失過半也在所不惜。

接下來,貨幣的戰爭開始了。

各國不得不主動將貨幣貶值,以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而打響第一槍的,又是美國。1928年,美聯儲宣佈對外長期貸款停止,打開局面。1929年,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秘魯,接下來,匈牙利,澳大利亞,新西蘭,1931年,德國宣佈停止償債,禁止黃金交易和輸出。

貶值是一個大蛋糕,不僅能刺激出口,還能改善國際收支失衡,就連始終堅持黃金自由兌換的英國,最終也放棄了金本位。

重要的是在退出金本位之後,英國的在位者彷彿換了一個人原本是個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謙謙君子,突然發現,狂野的生活原來這麼爽,於是,幹什麼的膽子都有了。提高進口關稅、實施資本管制、英鎊一貶再貶。

就這樣一戰後,各國希望通過以美國牽頭,加強貿易促進世界經濟恢復的一盤大棋,由於經濟衰退、關稅壁壘和通縮競賽,滿盤皆輸。

即使1936年,美法英三國承諾剋制貨幣貶值,也改變不了大局已定。二戰之後,美國開始主導世界經濟格局,金本位的希望已經破滅。1944年4月,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這場貨幣戰爭才終於塵埃落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