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那场货币战

现在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讲讲贸易战当中的货币战。准确来说,历史分析不够严谨,但是可以提供很多有意思的角度。有句话说,所有的知识都是历史。

有人说,贸易战就是贸易战,金融博弈就是金融博弈,我们不是这么认为的。

上期我们谈到,中美贸易战背后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格局。今天我们就来讲,八十年前,由贸易战引发的“世界级”货币战争。

让我们从上个世纪的“大萧条”说起。1929年,当胡佛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美国正处于第一次世家大战带来的经济高峰。各种产业空前繁荣。好一派治世的景象。甚至有人兴奋地说,贫民窟在美国,不会再有了。盛世之下没有泡沫和虚假的繁荣吗?有!转瞬之间,崩盘就来了。

1929年10月24日,纽交所大跌,史称“黑色星期四“。10月28日,道指暴跌,史称“黑色星期一“。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二级市场又跌穿了。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一蹶不振,行业也一片萧条。

在美国,大家认为,不景气源于商品倾销对于本国产业打击,故而,各行各业,提高税率的呼声此起彼伏。

胡佛总统上任了,他踌躇满志,摩拳擦掌,一心把美国带出产业低迷,顺带满足选民意愿,他认为提高关税,就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冲击。

于是,他为美国签署了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它为美国树立起了世界最坚固的贸易壁垒,也打响了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了危机的“第一枪”。

80年前的那场货币战

《霍利—斯穆特关税法》的签署

事实上,在众议院通过之初,这一份法案以农产品为主,甚至降低了多种工业品的关税。

然而,农业州受益了,工业州怎么办呀?要不你给我投票,我也给你投票吧?就这样,从农业,工业,到全行业,在总统签字时,这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国家级的抵制运动。

这时候没社会精英反对吗?有!有欧文·费希尔,有保罗·道格拉斯,有JP摩根的时任CEO。

没有别的国家反对吗?当然有!那又怎么样,签了就是签了,签了就该生效。

于是,世界震惊了,各国纷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加拿大,从不痛不痒的提高部分关税,到稳步发力、种类上升,演化至敦促整个英联邦,共同作战。以贸易立国的英国,更忍不了,法国也参加了,甚至连被经济危机弄得社会动荡不已的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即使德国最终的进口总值损失过半也在所不惜。

接下来,货币的战争开始了。

各国不得不主动将货币贬值,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而打响第一枪的,又是美国。1928年,美联储宣布对外长期贷款停止,打开局面。1929年,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秘鲁,接下来,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1931年,德国宣布停止偿债,禁止黄金交易和输出。

贬值是一个大蛋糕,不仅能刺激出口,还能改善国际收支失衡,就连始终坚持黄金自由兑换的英国,最终也放弃了金本位。

重要的是在退出金本位之后,英国的在位者仿佛换了一个人原本是个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谦谦君子,突然发现,狂野的生活原来这么爽,于是,干什么的胆子都有了。提高进口关税、实施资本管制、英镑一贬再贬。

就这样一战后,各国希望通过以美国牵头,加强贸易促进世界经济恢复的一盘大棋,由于经济衰退、关税壁垒和通缩竞赛,满盘皆输。

即使1936年,美法英三国承诺克制货币贬值,也改变不了大局已定。二战之后,美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格局,金本位的希望已经破灭。1944年4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场货币战争才终于尘埃落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