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並非淮海戰役總指揮 毛主席爲何稱他爲首功

粟裕並非淮海戰役總指揮 毛主席為何稱他為首功

毛主席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

在1949年新年到來之際,毛主席在為新華社撰寫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中指明:“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向長江以南進軍,將要獲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偉大的勝利。”在強大的軍事打擊和政治壓力下,蔣介石被迫“引退”到幕後指揮,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但國民黨已無法挽救其失敗的厄運。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佈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命令稱:“奮勇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同日凌晨,集結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500餘公里戰線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100多萬人,同時發起進攻,強渡長江。百萬雄師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佔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

粟裕並非淮海戰役總指揮 毛主席為何稱他為首功

淮海戰役——徹底粉碎蔣在長江北“重點防禦”的計劃

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國民黨反動政權首都南京的北大門,戰略地位十分顯要。早在1948年1月,粟裕經過慎重考慮,將自己逐步形成的改變中原戰局、發展進攻戰略、奪取全國勝利的戰略構想,向中央軍委“斗膽直陳”。此時,軍委曾電示粟裕率領3個縱隊渡江南進。粟裕則認為,3個縱隊渡江南進,會分散和削弱我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於4月再次向軍委建議:3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而是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河)淮(河)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4月底,毛澤東在河北省城南莊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研究如何發展戰略進攻問題時,採納了粟裕的建議,改變渡江南進的設想,決定儘可能多地把國民黨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六七月間,粟裕組織指揮的豫東戰役,不僅創造了一個戰役殲敵9萬餘人的空前戰績,而且證明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決策是正確的。

濟南戰役以前,粟裕就考慮攻下濟南後的行動方向,認為應出兵蘇北、蘇中作戰,為渡江創造條件,指出“在長江以北決戰比長江以南決戰有利得多,而在長江以北決戰,又以在徐(州)蚌(埠)地區最為有利。”8月下旬,粟裕等聯名向中央軍委建議:“兩月以後我們即可舉全力沿運河及津浦南下,以一個兵團攻佔兩淮(即淮陰、淮安)及高郵、寶應,則蘇北局勢即可大大開展。”濟南戰役即將結束時,粟裕9月24日向中央軍委及華東局、中原局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次日,中央軍委發出兩個電報:一說“濟南戰役後,我們同意乘勝進行淮海戰役。”一說“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中原局當日也來電支持,並表示配合華野作戰。中央軍委在徵詢劉伯承、陳毅等人意見後,批准了這個建議。毛澤東10月11日為中央軍委起草了《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計劃戰役分3個階段進行。隨後,軍委還接受了粟裕的建議,決定“整個戰役統一受陳(毅)鄧(小平)指揮”。

攻克濟南後,華北與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國民黨徐州劉峙集團陷於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夾擊之中。由此,國民黨統帥部調整部署:決以華中“剿總”白崇禧所部在平漢路以西發動攻勢;以徐州“剿總”劉峙所部在隴海路東西兩側,加強防禦,確保徐州。國民黨軍參加徐蚌地區作戰的總兵力共29個軍70個師80萬人。

粟裕並非淮海戰役總指揮 毛主席為何稱他為首功

11月6日,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等發起淮海戰役。此時已擴大了戰役的原定規模,擴大到殲滅淮河以北全部敵軍。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人組成總前委,鄧小平任書記,統一領導指揮淮海戰役。參戰部隊有華東野戰軍的山東兵團、蘇北兵團、西線兵團等共16個縱隊36萬人;中原野戰軍共7個縱隊15萬人;華東、中原和華北冀魯豫軍區的地方部隊,總兵力60萬人。

淮海戰役,歷時65天,共殲滅國民黨軍黃百韜、孫元良、黃維、邱清泉、李彌5個兵團22個軍,包括蔣介石“五大主力”之第十八軍、第五軍,共55.5萬人,生俘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第十二兵團司令黃維等高級將領。野戰軍傷亡13.4萬人。淮海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在長江以北建立“重點防禦”的計劃,消滅了國民黨在華東、中原戰場上的精銳主力,使國民黨的政治、經濟中心南京、上海及武漢等重要城市處於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美帝國主義扶植下的蔣家王朝已窮途末路。

粟裕在整個戰役中,及時建議舉行淮海戰役,並促成指揮領導的統一,以及在戰役中的深謀遠慮和指揮藝術,為最終奪取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粟裕並非淮海戰役總指揮 毛主席為何稱他為首功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作者:趙瑩瑩,原題:淮海戰役慄裕立了第一功:三次“斗膽直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