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晚年談論自己,對這一段時間評價很高:不打,那可不行

1944年3月,粟裕指揮新四軍取得車橋大捷,雖然震懾了敵人,但是車橋、涇口地區距離蘇中四分區的日偽“淸鄉”區尚有一百多公里,沒有形成對這一“淸鄉”區的直接打擊。在“淸鄉”區內,僅有南通警衛團和東南警衛團的少數部隊,以及區隊和民兵在堅持游擊戰,沒有力量予敵殲滅性的打擊。因此,粟裕考慮,在日偽軍“淸鄉”區發起一場攻勢作戰,將反攻作戰引向“淸鄉”區,引向縱深,以徹底打破日偽軍的“淸鄉”陰謀。

南坎戰役是粟裕繼車橋戰役之後,組織指揮蘇中軍區對日偽軍局部反攻的又一重要戰役。此戰不僅僅是對蘇中日偽“淸鄉”區邊緣據點南坎鎮的攻佔,進而打開“淸鄉”封鎖區的缺口,我軍主力進入“淸鄉”區內作戰,而且包括戰前在耙齒凌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以及延續到1944年10月的夏季、秋季攻勢。“這次戰役歷時5個多月”,“共殲滅日偽軍3000人以上,其中包括日軍中隊長以下近800人,拔除和逼走日偽據點70-80處”。

車橋戰後,粟裕認為日偽軍兵力不足,不大可能調兵來蘇中,只能依靠現有力量集中使用,這樣就便於我軍在日偽“淸鄉”區內堅持的小部隊配合下,主力部隊再發動一次攻勢作戰。

1944年5月10日,粟裕致電軍部張、饒、賴:“我小部隊及地方政府,還可在‘淸鄉’區內活動。我為打擊‘擴展淸鄉’之敵,進行一次攻勢作戰。是否可行,請即電告。”張饒賴覆電稱“目前敵人似有大舉掃蕩之徵候及敵人新舊部隊正在交接防務之際,若組織四分區攻勢作戰,在時機上說尚非適宜”。

5月27日,粟裕致電張饒賴,再次重申:“對敵人‘擴展淸鄉’,我們正計劃予敵偽擴展計劃以打擊”。同日,粟裕在報告主力參加反“淸鄉”情況的電報中,指出:為了反“淸鄉”“計共由主力抽出兩千餘人,轉化為區游擊隊及民兵骨幹”。強調主力部隊“去年大半年中戰鬥百餘次”,使日偽軍增兵四分區“淸鄉”區內“之計劃被迫停止”。“過去之反‘淸鄉’報告只強調民兵活動,而未提及主力,這是弱點”。又指出:“最近我以精幹部隊挺入‘淸鄉’區內,曾攻下童家甸及豎河鎮,但不久敵各路援兵趕到,致不能久戰,該挺進隊又被迫撤回。今後此種辦法當繼續採用,並逐漸增加‘淸鄉’區內之力量”。張饒賴覆電:“我們認為主力部隊適當配合民兵打擊敵人,是必要的,但須嚴格估計當前情況。如我有勝利把握,即可進行之,反之即應避免戰鬥”。

從這裡引用的粟裕與軍部張饒賴等人的往來電報可以看出,軍部張饒賴對粟裕“好戰”的表現,一再掣肘,不能不說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這樣的“良苦用心”是基於對形勢的估計——即認為不應過分刺激日偽軍,而引起大規模的報復。但是粟裕卻認為“敵人的情況同1942年不同了,士氣低落”,這樣的仗可以打,也應該打!

粟裕晚年談論自己,對這一段時間評價很高:不打,那可不行

粟裕也沒有停止自己對當前敵我態勢分析以及發起攻勢作戰理由的闡述,5月29日,在致電張饒賴的電報中,報告了當前敵情動態以及對形勢的估計後,指出:我軍“雖未能完全斷定敵‘擴展淸鄉’何時到來,但其‘淸鄉’之企圖與積極部署已大致明瞭。我為更有利堅持蘇中鬥爭與鞏固蘇中根據地,必須予敵‘擴展淸鄉’計劃以慘重打擊,以教訓敵偽,使其再不敢輕易嘗試其所謂‘擴展淸鄉’,以至於打破其‘擴清’計劃。”

在報告蘇中軍區的作戰部署中,雖然沒有再提“攻勢作戰”的字樣,但在字裡行間明顯看出他攻勢作戰的部署:“四分區應組織兩個精幹支隊(每支隊以兩個連至一個連的兵力),即分別挺入通中、通西及海啟地區,採取奔襲戰術,以摧毀敵之薄弱據點,與殲滅其援隊。”“四分區特務團除派出之挺進支隊集中使用於掘港、馬塘、岔河之線,並相機進入該線以南地區,此項任務希陶(陶勇,新四軍第1師第3旅旅長兼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預為佈置。”還對二、三分區以及四分區在“淸鄉”區內堅持鬥爭的部隊進行了部署。

從地圖上看,掘港、馬塘、岔河之線以南正是日偽軍的“淸鄉”區,南坎正是“淸鄉”區之門戶。從軍事的部署上來看這份電報,戰鋒直指南坎——日偽“淸鄉”區的邊緣,這份電報簡直就是未來南坎戰役的預備命令。

6月2日,張饒賴覆電,表示“原則上我們都同意”,但在執行時應注意“以免不很必要的損失”。

既然得寸,便要進尺。粟裕一見軍部鬆口,接到覆電次日,再次致電張饒賴,明確指出:“為先發制敵以打破或遲滯敵人‘擴展淸鄉’計劃,擬於最近以二、四分區力量,組織一次較大的戰役,集中攻擊四分區封鎖線上之敵,以打開缺口便於今後派大部隊深入‘淸鄉’區內,並擬令1、7兩團前往參戰” 。6月5日張饒賴覆電稱“基本上同意”。——這一場歷時將近一個月的“電報戰”就此結束,南坎戰役終於就要發起。

粟裕晚年談論自己,對這一段時間評價很高:不打,那可不行

6月5日,粟裕部署南坎戰役,決定以第7團攻擊南坎,“得手後,可乘勝再打下八總據點,以打開封鎖線上之缺口,至達成今後我主力進入‘淸鄉’區之便”;“四分區特務團及特務營共4個營,則擔任殲滅掘港援敵之任務”。並對其他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區隊和民兵下達了相應的作戰任務。粟裕“7日赴軍部。此次整個戰役,統由葉副師長(葉飛,新四軍第1師副師長)依此方針部署指揮”。

南坎鎮位於掘港(如皋縣以東,現為如東縣)以東,是日偽軍“淸鄉”區邊緣的一個重要據點,駐有日軍1個小隊和偽軍1個連,連同偽警察,共有300餘人。地理位置稍顯突出,但四周有數個據點相呼應。

6月22日,擔任主攻任務的第7團離開車橋戰役後的整訓駐地東臺唐家洋,南下直奔南坎。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和副團長張雲龍預計在行軍途中可能遭遇“掃蕩”的日偽軍,命令部隊分兩路,一旦遇敵,迅速展開,隨時進入戰鬥,夾擊殲滅敵人。

23日上午10時,7團進入如皋以東地區,在耙齒凌遭遇從栟茶據點出動“掃蕩”的日偽軍500餘人。7團不愧為紅軍團隊,迅速展開,勇猛殺敵。經3小時激戰,斃傷日軍中隊長加藤大尉以下百餘人,偽軍百餘人,俘日軍小隊長以下14人、偽軍200餘人。

遭遇戰剛結束,7團不顧疲勞,直奔南坎。此時,粟裕調整部署,改由特務4團攻堅,7團擔任掘港方向打援。

26日夜,攻擊南坎的戰鬥發起,進展十分順利。特4團首先攻克4座偽軍碉堡,然後集中火力攻擊核心據點的日軍,最後以火攻解決戰鬥。由掘港向南坎增援的日偽軍被7團殲滅,攻堅打援,全殲日軍中隊長以下22人,俘2人,偽軍100餘人。各部隊密切配合,乘勝收復兵房、三餘等日偽據點。

粟裕晚年談論自己,對這一段時間評價很高:不打,那可不行

攻克南坎,我軍打開了“淸鄉”區封鎖線一個缺口,主力進入“淸鄉”區內作戰。四分區司令員陶勇還向各級武裝發出“繳96式機槍”的競賽,不到半年,繳獲日偽軍13挺96式機槍。在四地委和軍分區統一部署下,“淸鄉”區內又發起對日偽據點的夏、秋季攻勢,6、7月間,南通、海門、如皋地方武裝、民兵和群眾5萬餘人,發起為時20余天的大破襲戰,攻佔八總店、鮑家壩、北新橋等日偽據點。9月再次組織大規模攻勢,歷時45天。僅地方武裝就作戰達192次,區隊和民兵作戰131次,攻克據點30個,逼退11個,敵軍撤走據點20個,一共收復日偽據點61個。

車橋戰役和南坎戰役的勝利,標誌著蘇中抗日根據地對日軍的局部反攻時機已經成熟。按照粟裕的部署,蘇中全區開展打破日偽“擴展淸鄉”“強化屯墾”的作戰行動。日偽軍於1944年初設立的偽“蘇北屯墾總署”被迫於11月1日宣佈取消,日偽的“擴展淸鄉”“強化屯墾”徹底破產。反“淸鄉”的勝利,基本收復日偽軍“淸鄉”以來被佔領的地方,而且使原有的根據地有所擴大。反“淸鄉”鬥爭和車橋、南坎戰役的實踐證明,粟裕對形勢的估計是正確的,不失時機地抓住了反攻的戰機。如果說車橋戰役拉開了蘇中對日偽軍局部反攻的序幕,那麼,南坎戰役就是將這一反攻作戰引向縱深。

經歷了一年7個月艱苦的反“淸鄉”鬥爭,終於打破日偽的“淸鄉”陰謀,提高了我軍部隊戰鬥素質,改善了武器裝備,擴大了基層武裝;鍛鍊了基層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鞏固了根據地政權建設。這對於後來1944年底蘇中新四軍主力南下天目山,成立蘇浙軍區,重建“江南大營”,提供了可靠的戰略後方;也為抗戰勝利後江南新四軍主力的北撤提供了堅實的根據地,更為解放戰爭初期蘇中“七戰七捷”打下堅實的軍事、政治和物質基礎。

粟裕晚年談論自己,對這一段時間評價很高:不打,那可不行

解放後粟裕在晚年談到上述歷史時,說:“蘇中的發展壯大是從鬥爭中得來的。要敢於同敵人鬥;鬥爭可以鍛鍊軍隊、鍛鍊黨、鍛鍊人民。解放戰爭初期的實踐表明,不在鬥爭中鍛鍊軍隊,鍛鍊黨和人民,基礎不牢”。歷史的事實證明了粟裕的話是十分正確的。

本文作者:汪魯陽,“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