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劑國內開售 專家建議探索其商業保險產品

PD-1抑制剂国内开售 专家建议探索其商业保险产品

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海外非法購藥到底是救患者、還是害患者,情與法的邊界令無數觀眾動容,也拋出殘酷問題:國內患者何時能享受最先進腫瘤用藥?就在上週,好消息落地:腫瘤藥物PD-1抑制劑歐狄沃(Opdivo)(簡稱“O藥”)正式登陸中國,在全國50多個城市開售。這意味著,國內患者不出國門,可應用全球最先進抗癌藥物。

據國家藥監局註冊信息,歐狄沃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記者瞭解到,PD-1抑制劑“O藥”國內售價比美國更優定價更親民,但對國內腫瘤患者而言,價格不菲仍是不爭事實。藥物“可及性”實現了,“可支付性”當怎樣改進?如何看待頂尖腫瘤藥物的應用?記者就此採訪專家。

多位醫學專家表示:PD-1抑制劑進入中國市場,對腫瘤治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意味著國內腫瘤治療正式邁入“免疫治療時代”。

“與傳統治療方式不同,免疫腫瘤治療並不直接作用於腫瘤本身,而是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擊腫瘤,具有毒副作用小、療效持久等特點。”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主席教授吳一龍表示,“作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免疫腫瘤(I-O)治療藥物,歐狄沃™為醫生及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在中國有望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新標準。”

專家解釋,美國食藥監總局已批准“O藥”用於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頭頸鱗癌和肝癌等癌種的適應症。目前,我國僅批准“O藥”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此前,針對中國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首次證實:PD-1抑制劑在中國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優於標準化療,患者生存獲益顯著,死亡風險可降低32%。這與之前的國際大型臨床研究結果一致。

臨床數據有效佐證了一點:免疫治療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生機。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達78.1萬例,預測到2020年,每年新發病例、死亡病例將分別超過80萬和70萬。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見類型,約佔所有肺癌患者85%。晚期肺癌患者過往五年生存率不超過5%;對於晚期鱗癌及無驅動基因的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手段非常有限,免疫治療則真正“打開了一扇窗”。

藥物可及得益於國家加速審批審評

腫瘤免疫治療在國內甫一開啟,問津者已絡繹不絕。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數據顯示:第一週共有10位患者預約注射用藥,每日諮詢者20人左右;嘉會國際醫院至今共有5位患者預約注射,電話諮詢者達百餘位。周女士罹患肺癌,前四次“O藥”治療她均在香港完成購藥,第五次治療選擇在上海,“對我們患者來說,這是巨大的福音,不必再往返奔波,上海便可完成治療,省了時間、路費和大量的精力。”

最新腫瘤藥物對國內患者的可及性,正一步步加強。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衛生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彭穎透露,近期,國家加速審批審評等利好政策頻出,促使我國腫瘤免疫治療跟上國際發達國家步伐。迄今,除卻百時施貴寶研發的“O藥”已在國內開售外,默沙東研發的Keytruda (簡稱“K藥”)也已獲批。此外,國內的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等均已提交上市申請。

作為免疫治療的代表,PD-1/PD-L1抑制劑進入國內市場,勢必會降低患者代購尋藥趨勢。全球知名諮詢公司甚至預計,考慮到親民價格,海外患者可能會來華免疫治療,催生潛在醫療旅遊機遇。彭穎說,“O藥”、“K藥”在國內獲批適應症分別僅為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適應症之外的患者藥物可及性還需一段時日;此外,價格也是國內患者可及性的主要門檻。

加快探索商業保險產品能分擔經濟風險

記者翻看“O藥”價格列表,以40毫克/4毫升為例,國內售價4591元,美國售價7514元(1100美元);以100毫克/10毫升為例,國內定價9260元,美國定價18000元(2745美元)。醫生初步預算,按照國內推薦劑量,患者每月費用約為3600元。

曾主導歐狄沃亞洲臨床試驗的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吳一龍稱,目前價格相比國外定價已便宜近一半,體現了企業對於中國患者的負責任態度,應該予以點贊。不過,吳一龍也表示,即使是目前藥企的“負責任”定價,也並不代表中國患者均能“用得起”,甚至他認為,相比獲益人群明確的靶向抗癌藥,當前PD-1藥物並不能準確找到獲益人群,如果相關單位從藥物經濟學角度考慮的話,優先納入醫保的可能性並不高。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薛迪教授直言:隨著人類生存期延長,腫瘤發病幾率增加,在所有疾病用藥中,腫瘤藥物因研發成本高定價也不菲,進口腫瘤藥物價格昂貴是不爭事實。目前,PD-1/PD-L1抑制劑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及周邊市場,已納入醫保目錄中,這無疑是提高患者對藥品可及性、減輕患者負擔的重要舉措;但歸根結底,我國國情仍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底子薄,短期看來,免疫治療藥物效仿歐美進入醫保基本沒有可能。

面對患者迫切的實際需求,探索商業保險可謂一條可探索途徑。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衛生主任金春林認為,時至今日,我國商業醫療保險仍相對薄弱,需要企業、保險公司、醫療機構等多方共同探索,作為保障患者的有益補充,他建議,

加快開發尖端抗腫瘤藥專項保險產品,以此分攤腫瘤患者經濟風險,提升藥物的經濟可及性。

也應對尖端腫瘤藥物建立合理預期

相比放療化療等,腫瘤免疫療法對患者而言,體驗大相徑庭:沒有難熬的副作用,不必忍受身體變得羸弱,臨床療效卻很明顯。吳一龍教授表示,免疫治療已在多種腫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和前列腺癌等)實體瘤治療中展示出強大抗腫瘤活性。由於免疫治療的卓越療效、創新性,2013年腫瘤免疫治療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科學突破。

金春林告訴記者,而今,醫保決策正越來越傾向於價值導向,如何評價腫瘤藥物、特別是新的免疫腫瘤藥物價值,以科學制定醫保決策,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長遠來看,充分發揮衛生技術評估作用,通過開展全面深入的成本和效果分析,將具有較高成本效用的免疫腫瘤藥物,分步驟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可造福更多患者。

薛迪教授最後強調:免疫治療是福音,但對廣大經濟並不富裕的患者來說,藥物應用需有合理預期。商業保險如開發成功,確能覆蓋一部分費用,但商業保險最終以核算成本盈利為目標,保費本身就是“天然門檻”,對更多患者來說,選擇經濟、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是不變的原則,改善生活方式、飲食方式,防病於未然則是最佳預防方式。

調研曾表明,延長生存期是患者選擇新治療方案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2018年4月,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針對全國400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起了一項名為《中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現狀》的調研,旨在深度瞭解當前中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現狀與疾病負擔、探索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結果顯示,99.8%的受訪者表示延長生存期是選擇新治療方案時的重要考慮因素。同時,超過90%沒有驅動基因突變並接受過傳統治療方案的患者希望能有新的治療選擇。

數據表明,晚期NSCLC(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5%。通過一項經治晚期NSCLC臨床研究(CA209-003),歐狄沃™帶來了免疫治療研究中隨訪時間最長的PD-1抑制劑臨床研究數據,證實了歐狄沃™將晚期NSCLC患者五年生存期提高到了16%,大大改善了患者對癌症的生存預期。截至目前,歐狄沃™已在超過65個國家及地區獲得批准,在美國,歐狄沃™已獲批15項適應症,涉及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腎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鱗癌、膀胱癌、結直腸癌、肝癌8個瘤種。

(綜合上觀新聞、中青在線、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