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健康的房價應該是當地每個家庭一個月的收入能買當地一平米的房子,你怎麼看?

用戶95688322277


我覺得這個還是不太健康和科學,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準確地表述為:家庭最高收入或者說主要收入的勞動力,他/她的月收入等於一平米的房價。其實這樣才是比較健康和合理合適的。

我覺得話如果是一平米的房價等於一個家庭每個月的收入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家庭就根本沒有富餘的錢進行消費,那這樣的生活基本是得不到保障的。

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一個收入和房價比例形式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家庭應該是all in掏空家庭資金收入了 雙方收入高的一方的月工資能夠買當地一平米房價,作為持續的月供支出。

另外一方相對收入低一點的家庭勞動力,其的收入可以作為生活的正常消費和支出,以保障家庭的基本物質需求和正常的開支。 如果是家庭月收入才能購買一平米,那麼這樣的家庭很容易陷入困境、產生經濟危機。

但遺憾的是,從目前看來,基本上能達到這樣條件的一線城市基本是沒有的;二三線城市這一兩年的房價在暴漲之後,也很難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了。

目前可能只有一些五六線的小城市以及縣城是有可能做到這樣的一個健康的理想的收入和房價比狀態的。當然它的前提還是這個地方的居民平均收入應該是比較好一點的,能夠有三四千以上。

但這其實又是一個矛盾的地方,如果經濟收入相對好的地方,那相應的整個房價也不可能是處於低位的狀態。故而可能很難再有這種家庭一方的收入能夠匹配買到一平米房價的這種健康理想狀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都在感嘆,房子是高不可攀,就是買到房子的那些人。也深陷生活的沉重的經濟和財政壓力當中。估計只有等到二三十年以後,房貸償清了可能才能真正的解放!


水禾田


不知道為什麼,一個家庭一個月買一平方很難嗎?奇怪😳,為什麼這麼問,我在玉林市,房價目前7000多塊,我是開奶茶店的,一個月1萬左右吧,我老婆和老媽搞家政,一個人一個月也有4000多塊,加起來差不多9000,我老爸開車送快遞的,一個月也有4000多,家庭收入24000左右,有時候能到3萬,買個幾平方也沒問題呀,關鍵我家已經兩套房了,多了也不想買,可以定期旅遊,也希望爸媽早點退休,不那麼辛苦,快遞和家政都挺辛苦的,適合年輕人幹,但是好多人天天玩,抱怨不願意做事是真的,樓主問這個話題也是這類人吧😄


寶歌89646356


大家習慣於用小白領的收入代表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更習慣於所有的消費先和房價掛鉤!

首先說收入,我在青島,和媳婦兩個人上班收入大概每月15000左右支出含房貸9000到一萬,但我們收入真的屬於很低的,馬路邊賣油條的、樓下市場開便利店的,旁邊賣排骨米飯的每一個每年都有大幾十萬收入了!

其次說買房,我認識的大部分人買房都是父母在他意識到需要買房之前就把房子買好了,他們做的只是置換,小的換大的,或者市北換到市南,真正靠自己收入買房的真的是極少數!

最後說消費,不同的原生態家庭消費觀念差異很大的,比如我家三口人每月吃喝水電費2500就夠了,有個朋友家也是三口人每個月要花到6000左右,也有個更省的朋友,兩口子天天上班帶飯每個週末菜市場批量往家買菜,三口人每月1000都花不了,各有各的花錢習慣和愛好,不需攀比,更無需借鑑,過自己的就好


青島房子哥


很多人喜歡討論房價和收入掛鉤的問題,我個人感覺這兩者之間有關聯,但是沒有必要關聯。無論世界強國美國、英國,還是我們緊鄰發達國家日本,或者我國經濟領先地區香港、澳門,住宅都不是大眾消費品,千萬不要相信居者有其屋的鬼話。大把人天天混吃等死不努力工作,賺的錢連自己基本生活費都不夠支出,然後天天抱怨房價高買不起,說句難聽的,房價降低一半,和現在房價比較,能買起房子的人不會增加30%。跑題了,回到正題。如果一定要房價和收入掛鉤看,我個人理解如下:1、能付的起首付,才能考慮房價收入比;2、按30年貸款看,大概貸款100萬,需要還款200萬(含利息),每月5600左右。那你去買房子如果要貸款100萬,至少要賺1萬1吧,兩倍於房貸還款吧。


威勁郭棟


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每個人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理解則不盡相同,近20年住宅市場商品化以來,隨著房價的震盪攀升,房價已成國人最大的心病。

在各種聚會中討論房價的過程中,會見到兩種人:1、討論房價合不合理;2、只談自己買還是不買;

而第一種人經常會說房價這麼高很不健康,健康的房價應該是一個家庭一個月的收入買一平米。什麼是健康?千人千面,每個人的理解也完全不一樣,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我崇尚改變不了市場就改變自己,抱怨房價高不高是沒用的。房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房子被賣完就是有需求。


對於第一種人,首先我認為錯在希望市場按自己的設想運行,而我想說的是:大眾的認知是碎片的,市場只有一種結果,每個人下意識的希望它按自己的認知運行其實是一種幻想。

相反,我更欣賞第二種人,他們是行動派;市場合不合理不由他們說了算,他們只需要做出買與不買的決定!選擇自己買的起的房子即可!

我如果在這裡吐槽房價高,寫一篇抱怨房價高的觀點,又能怎麼樣呢?也只是憤青一把而已!所以,天檀建議,對於任何投資來說,重要的是順勢而為,不要企圖改變市場,只需改變自己即可!



喜歡嗎?別忘記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健康的房價是什麼標準各國標準不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各省標準也會不同,貴賤且聽我慢慢道來:

1)目前房價的現狀,北上廣深的居民平均收入與美國四個大城市相比,美國的幾個城市收入高些,可是他們居然買不起我們這幾個城市的房子。是不是這幾個城市的房價有下調的空間哪?

2)目前經濟學家拿不出來什麼好建議,賣房子的到處發言,有的專家說的都是老百姓聽不懂的話:“”買不起就要多買一套,因為以後就更買不起了”。一套都買不起了,還勸人家再多買,這話你聽的懂嗎?所以讓通俗賣萌學者專了空子,靠電子圖表到處撈金,這統計要垮,那統計要降,雖然結果不準,不過他有個特長,說出來的話老百姓聽的懂。

題主工資如果是中高等水平的話可以代表當地一平米價格。目前國際通用的房價高低評估方法是一套房總價等於一個人當地平均收入的十到二十年總和以內(省會,中等,鄉鎮的區別)。你那裡房價貴嗎?


黃蜂二師兄


好象沒有聽到誰說過一個家庭一個月的收入買一平米房子的說法,倒是有人說6年的收入買一套房。這樣的格局,在很多發達國家也是如此。

顯然,這是指按照平均收入水平來測算的。而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的測算就有很多講究了。如果貧富差距大,社會平均收入水平就難以充分體現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就會出現大多數家庭無法用6年收入買一套房的現象,而只能是少數。所以,住房矛盾會比較突出,供需結構也很難協調。

反之,如果貧富差距小,社會平均收入水平所反映出來的財富分配公平性就好,如果也能6年收入買一套房,就說明住房問題的矛盾會比較少,供需也會比較平衡。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價上漲已經超過了收入增長的極限,多數城市的平均房價與平均收入水平已經無法做到6年收入買一套房,能夠8年收入買一套房就不錯了。一線城市大多在10年以上,甚至更高。那麼,唯有控制房價,至少讓房價不再上漲,才會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走向6年這個相對合理的分界線。否則,問題很大。

所以,“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要求,無疑為下一步實現6年收入買一套房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只要房價停止上漲,總有一天,6年的目標也會在一、二線城市實現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而不要讓老百姓等太久。


譚浩俊


現在房價是多少,,,差不多等於家庭月收入之和吧,,青島2+,,家庭月收入7000×2應該差不多,,北京3-5W.,,月收入1W*2也不是不可能,,大多數小城市1萬全是中上等水平,,家庭月收入0.5*2也算現實,,260線城市工資也能有3500元,3500*2 ,,家庭月收入 7000元左右,,房價0.7w基本現實,,,,,


372789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房子首先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價格是由土地價格,融資成本,建築成本,和開發商貪婪程度構成。

大多數市民都希望房價不要太高,但現實是低收入家庭一月收入根本買不了一平方米房子。如果再去掉家庭各項開銷,中等收入家庭一個月也買不了一平米。

住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種程度上和糧食的重要性是一樣的,針對這種特殊的商品,應該進行特殊的管理,加強宏觀調控,不應該放任市場自行調節。

要讓房子迴歸本來的屬性,“居住”。


理性生活029


這個問題提的不太準確,一,全家一月收入買一平方米,是總收入?,還是家庭正常消費後剩於全家收入?

一,如果是總收入,你想下一個家最少2個勞動力掙錢,(夫妻二人)按現在普工資:男工3500月,女3000月共6千5百元那麼一平方最低就6500元,買個100平方米房子就得65萬。10年不吃喝才能買到,按正常家庭夫妻二人上有兩個老人,下有兩孩,6千5每月除掉生活費,除父母1千包括生病醫療,衣服等。

二,每月兩孩子l千元學費,生活費衣服醫療各項,

三,夫妻二人每月消費,|千包括吃飯生病住,衣服,手機費一切

四,人情,交往每月500元,

以上費用實際上遠遠不夠開支,按此算吃後最後套房最快2O多年才能買到,人一般20多歲成家,還完錢也都4O多50歲了,一生也只能買套房子,因此講每個家庭每月收入買當地一平方米都太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