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歷史一香爐,久觀不厭

焚香習俗在我國曆史悠久,人們多用於祭祀、薰衣等,更有不少文人雅士喜歡在書房內焚上一炷香,頗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早在漢代前,中國就出現了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兩宋時,瓷香爐的製造得到了推廣。明代鍊銅工藝進步,在宣德年間開創了黃銅鑄爐的先河。

一段歷史一香爐,久觀不厭

據記載,明宣德年間,宣宗曾命令呂震等人參照《宣和博古圖》諸書及內庫中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燒製的款識典雅的器皿,繪成117種圖譜,宣德三年,由工部吳邦佐正式開鑄。他選用當時暹羅國(今泰國)的風磨銅,又配以金、銀、鉛、水銀等金屬,反覆進行冶煉,工序複雜。吳邦佐受命最終煉就顏色、款識多樣的成爐數千只,這就是名揚數百年,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的“宣德爐”。

一段歷史一香爐,久觀不厭

以上藏品為蚰耳銅香爐一件,其口徑為14.2釐米,高8.4釐米。此爐作蚰耳簋式,口沿平侈,收頸鼓腹,圈足微外撇,雙耳出頸曲折下收於腹部,渾厚有力,粗細富於變化,轉角圓潤,耳洞幾近渾圓。

一段歷史一香爐,久觀不厭

爐身線條流暢柔美,分量沉重墜手,叩之金聲玉振。器造型凝重典雅,銅質密實細膩,色正而瑩潔,圈足內開框鏨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篆書款,工麗整飭,秀朗俊健。據記載,蚰耳爐器形仿自宋代定窯器,耳為龍身,曲彎如蚰蜒。此爐具潛龍之象,含韜晦之志,正如《易·繫辭》雲:“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因此,古代不論帝王、文人皆喜愛之。

一段歷史一香爐,久觀不厭

蚰耳爐為宣爐中最具代表性的款式,其型婉轉圓融,久觀不厭,寓意絕佳,據記載,明宣宗愛之彌篤,置於書房為伴。也正因此,後世仿製者甚多。《宣德鼎彝譜》贊其“款制大雅為諸爐之冠”。觀諸此爐,令人信服。王世襄稱讚此爐“遠勝常見宣德款爐”,可見鍾愛尤甚。如斯佳器,名家舊藏,更兼有歷史印記者,置於書房,不惟可得悠悠清趣,亦得歷史之厚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