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爭時,農村兵犧牲的比例比城市高呢?

用戶8626534569724


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O年,中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將近80%,軍隊中農村兵的比例自然就大,戰鬥犧牲也一定多於城市兵,這是一定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還是較傳統的常規戰,槍炮又不認得哪是城市兵,哪個是農村兵,一旦上了戰場,無論是城市兵還是農村兵,戰鬥中隨時可能犧牲。農村籍士兵大大超過城市兵的人數且絕大多數是普通一兵,直面敵人炮火彈雨,城市兵因文化教育程度較高,如後勤、通訊,情報、醫務等兵種城市兵的比例就比農村兵大得多了,農村兵的犧牲比例當然就比城市兵高。


老辛52366157


1949年3月,四野大軍奉命自平津南下武漢時,有一個主力師並未出動,而是被高層點名留下來擔任衛戍北平的任務,它就是第47軍160師,奉命改番號為第207師進駐北平城內,同時調來了在延安時期就做保衛工作的吳烈擔任師長,這也就是後來的公安軍中央縱隊第1師。為什麼選擇該師呢?因為這支部隊的15000餘人,都是清一色的牡丹江地區翻身農民,俘虜兵成分幾乎沒有,所以純潔可靠。

(開國少將吳烈)


解放前的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超過全國比例的80%,這就意味著最廣大的兵源肯定出自農村,尤其在東北解放戰爭中,蔣軍控制著松花江以南的幾乎所有大中城市,因此東北野戰軍的兵源補充和二線兵團建設,主要徵召對象就是農民。既然部隊中農村兵的比例遠遠高於城市兵,那麼戰場傷亡的數量自然也遠高於後者,這是由當時的實際人口情況決定的。


東野在戰爭初期的兵源補充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蔣軍的俘虜兵,經過簡單教育後補入部隊(其實大部分也是農民);二是在地方農民中招收新戰士。不過當時根據地建設還沒有做好,所以兩部分比例差不許多。但是東野很快就發現了嚴重問題:蔣軍俘虜兵雖然軍事技術較好,拉過來就能作戰,但他們受反動教育也深(東北的蔣軍大多是嫡系精銳),骨子裡看不起我軍並且不服管教,在戰場上經常發生問題。

(二縱5師師長鍾偉)


眾所周知,當時我軍還沒有取得戰略優勢,雙方處於拉鋸戰當中,比如1947年夏季戰役結束後,第二縱隊就曾經彙報,該縱5師曾經在懷德補充了800名俘虜兵,結果很快就有一半開了小差,部分士兵還逃回了四平,反而向敵人洩露了我軍的情況。而4師補充了1200名,居然有打死老戰士攜槍逃跑的情況,所以各部隊對俘虜兵確實很頭疼,都要求補充更好的新兵。


羅帥為此專門主抓這一工作,因為問題已經帶有普遍性了:單靠俘虜兵補充部隊,是不能保證戰鬥力的,隨著戰爭的深入,從延安、山東和蘇北來的老戰士越打越少,俘虜處分越來越多,部隊的素質是會出問題的。所以他特別指出,要想使東北野戰軍在短期內得到大發展,還得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從貧苦農民中徵收新戰士,這才是我軍發展的根本方向。

(羅榮恆元帥)


我軍“農村包圍城市”的根本戰略,“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東北實際情況,都意味著我軍必然佔有著絕大部分農村地區而非城市,而東北野戰軍得以順利招收大批農民戰士的最關鍵因素,則得益於“土改”政策的巨大成功,翻身農民願意拿起武器保衛土改成果,這是當時城市居民完全不具備的覺悟,也是我軍戰士和蔣軍士兵打仗目的根本區別。


1947年7月,羅帥經過反覆考慮,建議組建二線兵團:組建辦法是動員大批翻身農民和少數工人入伍,再抽調一批主力或者地方部隊的幹部戰士為骨幹,不再經過地方武裝逐步升級的過程,而是直接編成“獨立團”。按照指示,每個獨立團定額2500人,第一期組建40個獨立團共10萬人的二線兵團,到10月初各軍區實際成立了48個獨立團,並且由於軍工生產任務較重,主要兵源仍然是農民。

(公安軍戰士)


到遼瀋戰役結束,東北軍區共編成和訓練了189個獨立團,指戰員總數422072人,從數量很容易看出當時東北野戰軍成分比例。農民分了土地,打心裡擁護我軍,並且因為連打勝仗,我軍威望亦空前提高,大批青年農民要求參軍,一個鎮(區)能動員2000到3000人,一個縣能動員10000多人,比如第二期獨立團建設時,松江省參軍農民多達57000人。


農村兵的另外一個優點是能吃苦,文化程度很低但執行命令堅決,其實恐怕今天也是如此。因此,以東北野戰軍為例,即可瞭然,當時的我軍部隊成分絕大部分都是農村兵,佔比應該超過了90%。既然如此,在戰鬥中出現傷亡時,農村兵的犧牲比例就肯定遠高於城市兵,基數在那擺著的呢,而不是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原因。


遼瀋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傷亡69000餘人,按照剛才的比例介紹,其中的60000人以上都是農村兵,即便是東北全境解放後,仍然組建了21個獨立團,因為東野主力入關後,保衛勝利果實、剿匪和治安,仍需要相當數量的部隊。


這21個獨立團的農村兵比例就不那麼高了,因為所有城市也已解放,但是這批部隊沒有南下,而是編入了東北軍區所屬的六個師中。

(東北野戰軍戰士)


度度狼gg


這個問題提得有些詭異,你從哪個資料上得出這個結論?

在戰場上 ,人員的傷亡有很多因素決定。首先是戰略方針決定。沒有正確的戰略,必然會傷亡大,甚至會全軍復沒。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國民黨潰敗就是證明。其次是戰術的實施。一個優秀的指揮者,如能恰當地利用地形或時機等,不僅能減少傷亡,還能重創敵人,以少勝多。紅軍四渡赤水就是例證。再一個就是打惡仗,狹路相逢勇者勝。敵我雙方都會傷亡很大。如有很多拼刺刀的戰鬥,非常慘烈。這個時候就需要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了。怕死的越多,必然導致失敗。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尤其是在戰場上。大家熟知的董存瑞黃繼光,還有邱少雲等先烈,都是人們敬仰的英雄。越戰中的共和國英雄,一直受人稱道。就是以後打信息化戰爭,也會有激烈地戰場搏鬥,軍人的犧牲精神仍是首位。

不知在哪冒出的戰場上農村兵比城市兵傷亡多的怪論,那麼狹隘消極與自私。難道是暗示農村人不要參軍嗎?真是豈有此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