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罷黜百家,獨尊墨術”我們能否在三國時期完成工業革命?

少俠一號


不可能,工業革命需要制度和文化,中國單單皇權至上就不可能,至於所謂墨家工商業,其他文明,難道就沒有工商業發達的時候嗎?西方為什麼能,無非希臘時期就有良好的制度,議會,私人財產,法律至上,國家之間競爭等,才能讓歐洲發生工業革命。


IBM孔雀大明王


不能,在宋朝之前獨尊墨術是沒有辦法行得通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墨家的思想,墨家代表的是工商階級,所以墨家如果成功實施很容易讓人想到西方的工商業文明,然而為什麼中華文明選擇了農業文明呢?

其實是因為中華文明不得不選儒、法。

1、中華文明所處的地理環境是半封閉的地理環境。東南是大海,北邊是草原和荒漠,西邊一半是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山脈,一半是沙漠。只有沙漠歷史上開拓出了絲綢之路,而絲綢之路是不能兌換生存資源的,比如通過絲綢之路運糧食,那麼路上就會被商隊吃光。

西方工商業文明的起源地希臘則完全不同,地中海是非常溫和的海洋,從遠古依靠獨木舟就可以渡海。同時希臘的地形是不能大規模種植糧食的,所以古希臘選擇工商業文明,因為工商業的商品可以兌換埃及、兩河流域的生存資源,對於希臘來說商業就是生存的命脈。

2、工商業的自生長需要農業反哺。在工商業成長為促進農業發展之前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的。比如現在的化肥、農藥和科學養殖等等技術,在漢朝之前這些技術的雛形都看不到,如果要發展到商業促進農業的階段,需要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

在古代中國,需要長時間的科技積累。沒有等到這一天,漢朝就可能已經被推翻了。這裡對科學和技術做一個說明,科學和技術是兩回事。科學來源於古希臘的哲學,主要是研究自然、理解世界的一個工具,比如地球大小,人類起源等等,科學本身的目的不是促進技術。技術是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比如中國的四大發明就是一種經驗總結,古人並沒有搞清楚科學原理和它的化學反應公式。

科學促進技術還是接近工業革命的事情了,那時候牛頓的力學原理促進了蒸汽機的發明。這說明,科學技術的結合是需要很長時間積累的,三國時代,即使在此之前中國能人輩出估計也沒有足夠的時間。


展小玖


且不說墨家那一套苦行僧似的方法,能不能得到統治者的青睞。工業革命的誕生,很重要的一點不是思維方式的轉變,而是生產力處於什麼水平來決定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雖然思維可以加速生產力的發展, 但不可能實現跨越,基礎科學的發展必須經歷長時間的沉寂式發展,才有可能迎來大的突破。

墨家雖然貢獻了很多物理化學方面的知識、經驗,但是,要想跨越時代的限制,依舊是很難的。因為墨家只能是比其他諸子百家更注重科學而已,脫胎於儒家的墨家,本質上還是要追求一種政治制度和主張的,他們學習、利用更為先進的技術,更多的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服務的。

所以,即便墨家成為了主流,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但不可能讓我們實現跨越。如果我們再看西方的工業革命,沒有造紙術、火藥等這些重要的技術突破,複雜的數學驗算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遠超我們想象。沒有火藥,工業革命所需要的大量能源物資的開採,依舊是個大難題。

況且,火藥的誕生,本就是因為與墨家無關的煉丹術,它的出現更像是一場意外而不是必然。

所以,即便設計出了大型機械,苦於能源問題,它們依舊會被束之高閣。

再者, 我們還要回到時代的文化背景來看這件事——奇淫技巧終究只是奇淫技巧,是旁門左道,並不能夠被主流社會所接納。

而且,漢武帝獨尊的儒生,早已不是孔孟所宣揚的儒家經典概念了,典型的如“三綱五常”,完全脫離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和孟子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樣明顯講究對等關係的主張。

所以,就算墨家被扶到主流學說的地位,怎麼可能不被閹割?那些對帝王統治沒有明顯作用的“奇淫技巧”又怎麼可能得到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