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否極泰來,國家與地方聯合出手形成夾擊之勢痛擊「老賴」

近期,國內外經濟形勢情況複雜,金融行業受到較大沖擊。恰逢此艱難時刻,一些借款人妄圖趁亂逃避債務。人民銀行、發改委、財政部、銀保監會、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等部門高度重視信用缺失問題,嚴格打擊失信行為,建立健全信用體系,構建信用社會。

P2P網貸否極泰來,國家與地方聯合出手形成夾擊之勢痛擊“老賴”

一、監管部門通過信用公示與聯合懲戒合力打擊失信行為

6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召開全國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電視電話會議,宣傳部署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在會議中表示各金融機構要切實下沉服務重心,改造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要嚴厲打擊金融欺詐、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各部門要持續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於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弄虛作假、騙貸騙補等違法違規行為,要毫不手軟、嚴厲打擊,依法依規查處。

8月2日,國家發改委與人民銀行聯合發佈《關於對失信主體加強信用監管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失信成本,開展聯合懲戒。相關部門對失信被執行人要定期約談,將失信信息定期向社會公開,通過歸集信用記錄建立同一主體完整的信用檔案,開展聯合懲戒措施,加強對失信主體負責人的追溯懲戒,鼓勵失信主體履行諾,恢復自身信用。同時,加強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第三方機構開展全社會範圍內的信用監督。

8月6日,新華社報道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印發的《關於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的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部門針對經濟社會領域中電信網絡詐騙、互聯網虛假信息、造謠傳謠,金融領域失信和互聯網金融風險,生態環境保護失,扶貧脫貧失信,無證行醫、非法醫療,假藥,拖欠工資,“不合理低價遊”,逃稅騙稅和“假髮票”,法院判決不執行,交通運輸失信,論文造假、考試作弊,騙取保險,非法經營社會組織,慈善捐助失信,營業性演出市場虛假宣傳及炒票“假彩票”,假球黑哨、使用興奮劑等19項問題開展專項治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將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信用信息網絡,公示信用信息,開展聯合懲戒和守信激勵,引導群眾守信。

8月7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銀行業和保險業做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重點打擊非法設立從事或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非法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中的非法集資發放民間貸款,非法催收,利用黑惡勢力開展業務,套取金融機構貸款再轉發高利貸,向學生非法發放貸款,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或變相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公務員作為主要成員或實際控制人參與的行為。此外,打擊保險詐騙活動。

近期,金融領域存在各類突出的失信行為,信用是金融體系建立的基礎,失信行為不但會損害金融機構利益,普遍的失信行為還會給金融機構投資者造成難以承受的損失。各級監管部門將通過公示信用信息和聯合懲戒方式嚴厲打擊失信行為。

隨著全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社會的建立,任何失信信息都將在政府部門、相關行業、第三方機構的共享信用信息。結合聯合懲戒措施,失信被執行人進行與工作相關的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事務;進行與生活相關的乘坐飛機高鐵,下榻星級酒店,購置新建租賃不動產,購買非經營車輛,進行高收費私人子女教育,旅遊,配置高額保險等活動都將受到限制。真正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P2P網貸否極泰來,國家與地方聯合出手形成夾擊之勢痛擊“老賴”

二、網貸監管部門將失信信息納入國家徵信系統

7月20日至22日,三天裡,北京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相繼重啟P2P網貸現場檢查工作,去偽存真。同時,三地互金整治辦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弘揚市場契約精神,反對、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淨化市場環境。

8月4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結合近期網貸行業的風險爆發的情況,要求嚴厲打擊本次風險事件中借款人的惡意逃廢債行為,將失信借款人納入徵信系統、建立失信懲戒制度等措施。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網貸平臺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平臺在8月9日12時前上報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名單,以便全國整治辦與相關信用機構將上述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

近期金融形勢較為複雜,一些網貸平臺爆發風險,網貸行業出現資金流出的情況。個別借款人也看準機會,希望平臺破產以便逃避自身債務。

網貸平臺是金融信息中介機構,借款人所獲得的貸款其實是平臺投資人出借的資金,並非平臺自身資金。在網貸平臺借款時,平臺會與借款人、投資者簽訂正式的三方借款合同,平臺作為撮合方不承擔借款償還責任。因此,平臺的破產不會影響借款合同的效力,借款人逃廢債會被追責。目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開展逃廢債借款人信息收集,此類信息將被納入到徵信系統,以實現聯合懲戒。

P2P網貸否極泰來,國家與地方聯合出手形成夾擊之勢痛擊“老賴”

三、網貸行業協會號召平臺打擊逃廢債行為

7月16日,中國互金協會召開專題座談會,在信息體系建設方面,網貸行業將加強社會誠信文化建設,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同時,發揮司法協作、資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聯合懲戒。

7月20日,浙江互金聯合會與杭州互金協會聯合倡議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對惡意逾期的借款人採取相應的懲戒措施。

7月23日,上海互金協會、浙江互金聯合會與安徽互金協會共同組織召開長三角行業協會及相關會員單位聯席會議,倡議嚴厲打擊網貸領域惡意逃廢債等行為,建立長三角失信人數據庫、長三角從業人員黑名單,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

7月27日,廣州互金協會發布《關於下架計劃類理財產品及打擊逃廢債行為的通知》,要求網貸平臺將逾期借款人報送相關征信機構,採取仲裁、起訴等法律手段追收逾期借款。同時,廣州互金協會提示借款人切實履行借款合同。

8月9日,北京27家網貸機構發佈共建社會信用體系聯合聲明,在社會誠信機制下抵制惡意逃廢債行為人及失信關聯人,推動對惡意逃廢債行為人採取限制高消費等強制措施。

8月9日,深圳互金協會發布了《關於督促P2P平臺借款人積極履行還款義務的通知》,通知公佈了部分已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的逃廢債借款人脫敏信息。此外,深圳互金協會強調無論網貸平臺存續與否,借款人與平臺投資者簽訂的借款合同均具有法律效力,以此要求借款人積極履行還款義務。

由於網貸協會不具有制定行業規章的權利,上述措施僅以行業間自律公約的法律形式存在,這便要求網貸協會完善溝通機制,及時上傳下達,保證公約得以有效執行。

在聯合打擊逃廢債方面,網貸協會紛紛提出通過上報失信借款人信息、協助開展聯合懲戒措施、成立失信懲戒數據庫的方式打擊逃廢債行為。目前,各平臺應完成了逃廢債借款人名單上報工作,深圳互金協會也已經公示了部分納入徵信系統的失信借款人名單。網貸機構徵信接入工作已經正式開啟。未來,在網貸平臺違約同樣會被納入徵信系統,遭受嚴厲的懲戒措施。

四、正視借款合同 積極履行還款義務尊重網貸投資者

借款人需要正視在網貸平臺的借款行為。銀監會(現銀保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下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確定了開展信息中介服務的網貸機構的合法地位。在網貸平臺簽訂的正規借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借款人應該按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

當借款人遇到困難而無法還款時,借款人應及時與網貸平臺協商,通過延長還款期限、調整利率水平、增加抵押物等方式達成雙方一致接受的還款計劃。

如果借款人有能力卻仍然逃廢債,網貸平臺必將與借款人、行業協會、監管部門一同努力,公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發佈失信黑名單,開展聯合懲戒,保障投資者的權益,維護誠信金融環境,共築信用社會。

希望逃廢債的借款人能夠了解網貸平臺的法律地位,正視網貸借款合同,尊重為您提供資金支持的網貸投資者,切實履行還款義務,避免給自身以及家庭成員的工作與生活帶來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