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西安事變“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次影響巨大的事件。在西安事變之中,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並通電全國,以求促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日。”西安事變“可以說是直接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但是,西安事變中的兩大主角張學良和楊虎城事後卻被蔣介石分別軟禁。張學良依靠東北易幟的功勞和東北軍對於蔣介石的壓力免於一死,可是楊虎城卻在國民黨退往臺灣之際慘遭特務殺害。這不由得使我們懷疑事後的張學良是不是真的認可自己發動的這場事變,之後又有沒有後悔過呢?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從張學良以往的經歷來來看,張學良實在是一個敗家子,有人稱他為千古草包也可以說是恰如其分。張學良一生幹過最重要的三個事就是:退居關內、東北易幟和西安事變。其實縱觀他的一生也就做過這麼三件事。但是這三件事又無一不對當時的政治格局造成了重要影響。首先說退居關內,面對日本人在皇姑屯事件中炸死自己的父親張作霖,面對日本人對於東北領土的覬覦,張學良是怎麼做的呢?張學良下令:槍入庫,不抵抗,大家挺身為國成仁!於是乎,東北軍將老家直接送給了日本人。反而是東北的警察部隊在日本人面前流血流淚。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退居關內的張學良還好沒有忘了他父親的大仇,於是乎東北易幟,轉手又將東北軍送給了蔣介石。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自己的力量比較小,想要復仇卻有沒有血性,只能去依靠別人。但是天真的張學良這次又失誤了,誰料蔣介石竟然現在只顧反共的心思,於是乎,大家也看到了,西安事變就這樣發生了。其實我們仔細思考在西安事變中張學良的心理,家恨是大於國仇的,張學良一直對於皇姑屯事件耿耿於懷,在蔣介石不抵抗的政策顯發動西安事變也是情有可原。可是這次張學良經過深思熟慮了嗎?其實並沒有。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我們來看一份時間表:

1936年12月2日,張學良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蔣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

12月7日,張學良到華清池見蔣介石,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蔣拒絕。

12月10日,張學良帶著白鳳翔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正在召開會議,正式通過發動第六次“圍剿”計劃。

12月11日晚,蔣介石不顧張學良苦諫,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

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佈12月12日清晨進行兵諫。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從這份時間表中我們能夠看出,在蔣介石前往華清池並在十日下達剿共命令這段時間,張學良的做法一直是苦諫,可以說在開始張學良並未有兵諫之打算,直到見蔣介石下達剿共命令後,張學良意識到已無法挽回,遂臨時採取兵諫。而當時事變的參與者宋子文也曾在回憶中寫道:“他們(張、楊)已走向極端,若其遭受失敗之打擊,他們甚有可能挾持他退往其山上要塞,甚或,他們可能變成一夥暴徒,並在暴徒心態下殺死他。而事後張學良也表示當時確實是在衝動的所為。事後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並非是不明白蔣介石將會對自己動手,更準確的是張學良對於自己衝動的後悔。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關於張學良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主要是在1956年11月,張學良出於蔣介石的要求,開始撰寫西安事變的回憶材料,經蔣經國整改後以名為《西安事變懺悔錄摘要》進行發佈。在文章中張學良對於自己發動西安事變是因為“一時熱血,錯信了共黨抗日之主張。”並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當然,我們不排除張學良當時身處環境的壓力,也許是蔣介石的授意,也許是張學良真實所想到底如何我們無從而知。但是就張學良至死不回大陸,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張學良後悔挾持了蔣介石?

首先,西安事變直接導致了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實行,可以說的打亂了蔣介石的計劃,使共產黨得以休養生息併為之後的解放戰爭做了鋪墊,但作為國民黨員的張學良心裡可能並不這麼想;其次,西安事變後,東北軍被蔣介石成功分化蠶食,東北軍已名存實亡,張學良又是否覺得愧對於江東父老?最後,張學良自己慘遭囚禁直到去世,張學良的內心又是否會有怨恨?大家對這件事又是怎麼看的呢?可以在評論區回覆。

欣賞更多的原創作品,請關注“吾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