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人看过来!椒江小吃大集合咯

台州的小吃有着“选料上乘、注重材质、制作讲究、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特色风格,深受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青睐。本期,给大家推出的是椒江的特色小吃,作为地道的椒江人,可不能不知道哦。

椒江人看过来!椒江小吃大集合咯

蛋饼

椒江蛋饼是椒江小吃的一绝,它承载了很多老海门人的记忆。很多地方的蛋饼是蛋包在饼外面,总感觉蛋和饼不能完全融合,有些地方的蛋饼是蛋在里面,但蛋的味道却差了点,只有椒江蛋饼才是那么的有味道、有嚼头。做蛋饼料要选好,选上好猪油、软葱,精面粉。

做蛋饼最难的是控制面粉的柔软度和煎饼的火候。面粉太软或者太硬都不好,太硬了煎的饼硬不好吃。软硬适度的粉团切取一块一两左右,放一层葱花,浇上化好的猪油、做好的肉馅,包成团。这个肉馅一定要手工剁起来,绞肉机搅的味道就差了。之后用擀杖擀成薄饼。放在平底锅上煎,先直接煎,当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涂上均匀的猪油,渐渐的由于热的作用,饼就鼓起来了,此时加入有料酒与精盐等佐料、事先打好的蛋,再翻辗煎,煎到蛋熟后就好。

姜汁核桃调蛋

姜汁核桃调蛋是椒江一大小吃,每到冬天,尤其是冬夜,天气寒冷,市民们吃碗尝尝,暖暖身子。姜汁核桃调蛋既是香醇可口的风味小吃,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具有散寒、止呕、祛痰、健脾等诸多功效。在椒江乃至台州,妇女在坐月子的时候,都有吃姜汁核桃蛋的习惯。

它的做法虽然各有差别,但大同小异:先把核桃仁弄碎,剁成小粒子,但不要弄成粉状,那样不好吃;取鸡蛋数只,用筷子打散后,放入二两生姜汁、香醇的黄酒、上乘的红糖、适量水,盛在一起搅拌均匀,再放入锅中,大火烧沸后,小火焖上几分钟,当香味四溢时,即可出锅了。

其实,做姜汁也很有学问,烹饪时,最好不要用微波炉或高压锅烧,而是将盛有核桃仁、生姜汁等的碗放在空锅中,锅与碗之间垫数块小瓦片,锅里不放水干蒸,这样子烧出的姜汁核桃调蛋才会特别好吃。

丝般爽滑的口感,浓郁得化不开的香味,味道更“宰”些!

椒江人看过来!椒江小吃大集合咯

食饼筒

食饼筒,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美味佳肴用面皮包成筒状,它是椒江著名的一种小吃。说是小吃,其实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主食的,因为在面皮里面已包罗了餐桌上所有的菜肴。据了解椒江的老百姓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必吃这道小吃的,再喝上一点雄黄酒,门上插一两支用菖蒲做成的避邪剑,那端午浓浓的味道就出来了。各地风俗有别,但包上这么多的菜做成食饼筒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好象也就我们这里了。现在,只要想吃,那一年里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做这道小吃的。

做食饼筒可繁可简,全看自己的喜好。但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有卷食物的面皮,并且面皮的质量非常的讲究,它要既薄又韧,如果韧性不够,一包上东西就容易破掉,如果皮太厚,吃起来直接影响口感。里面的馅一般来说,薯面(或者用米粉干)、蛋丝、猪肉、豆腐干炒韭菜、洋葱或蒜芯、卷心菜等都是必须的,其他的,只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拿来当作食饼筒的馅。

手打面

椒江的手打面是颇有名气的,手打面入嘴滑爽、香韧,汤味鲜美可口,是不少椒江人的最爱。

手打面是怎么做的呢,当然有它的学问,但是一般来说每次去店里吃面的时候都会看到手打面是已经做好了的,于是手打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还真的是一个疑问了。我们看到的也只有后面的步骤了。

等到锅中水旺火烧开后,老板熟练地下入面条,面条一熟立即捞上,盛入备有汤料浇头(高汤、味精、盐、油等佐料调制成)的大碗,根据各人口味喜好,可以加入咸菜或者青菜、霉干菜,也可以放上大排或荷包蛋、卤蛋,最特色的当然是猪脚了,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加入辣油,一碗风味独特的椒江手打面就完成了。

汤味十足,面条筋道很有嚼劲,猪脚更是煮的烂烂的,入口即化,那味道还真是没得说了。

泡虾

“泡虾”是椒江人的方言称呼,至于书面语怎么个称呼,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找不到词儿。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把它当外来词进行音译。那结果,就如同把“CHOCOLATE”音译成“巧克力”,“COCACOLA”音译成“可口可乐”。所以,“泡虾”直译过来,就是“泡虾”。

正如稻草人不是“人”,泡虾也不是“虾”,它的原料是小麦粉。小麦粉和水搅拌成稠糊状,用器具取上适当的量,往里加上调味好的肉碎作馅,仍用器具包好,往沸油里一放,面皮炸至金黄色,用漏勺捞起即可食用。陵园路上的炮虾摊已经成为许多椒江人记忆中,颇有代表性的美食小吃了。

椒江人看过来!椒江小吃大集合咯

姜汤面

姜汤面是椒江的代表性面食,它的精彩之处除了丰富的浇头(有虾干、猪肉丝、笋丝、香菇、金针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蛏子等),还在于它微辛浓郁的汤——带着姜汁特有的香味。

姜汤面无姜汁不香,这些地方的姜汤面,姜汁特别浓,据说考究些的,做姜汤面前先将姜切片晒干,将姜干放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先旺火后温火,熬上两个时辰才能煎出姜的醇味。

糟羹

一碗加入五花肉、火腿、香肠、香干、芋头、川豆瓣、大蒜苗、胡萝卜、冬笋、香菇、油泡、芥菜等的羹状物,滑溜溜入口,那才叫一个过瘾,喜欢吃海鲜的市民还可适量加入一些虾皮、蛏肉、牡蛎等,提鲜增味。据店内厨师介绍:“米粉的量一定要把握好。米粉太多,羹会糊口;米粉太少,羹太清不好吃。”。

椒江的糟羹为元宵佳品,分甜咸两种,吃法各有讲究,十四夜是咸羹,十五夜是甜羹。咸羹是用开洋、咸肉、冬笋、香菇、鳗鱼鲞等原料制作,用料精良,那个鲜美就别提了。甜羹有的以水果为主做成水果羹,传统的还是以干果为原料,做好后洒上花生糖、芝麻糖的粉末,那份香甜就别说了。糟羹是点心、是宵夜。椒江的糟羹不在量多,而在选料精。

椒江人看过来!椒江小吃大集合咯

骨头粥

对皮蛋瘦肉粥、粟米粥大家并不陌生,但用骨头熬粥,却还是个新鲜玩意。

每碗烫烫的粥中加上一两块骨头,米早已经在木桶中被熬得稠稠的,骨头的味道在其中虽然不浓却恰如其分。有人喜欢多加虾皮、榨菜和店主特调的芝麻粉等佐料,这样子一口吃下去香香咸咸的很有满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