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慎-盲叟圖-作品賞析

黃慎,清代畫家。生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歲時尚在,卒年不詳。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漢族,福建寧化人。幼喪父,以賣畫為生,奉養母親。初隨上官周學畫,後離家出遊,曾多次在揚州賣畫。方十八九歲,寄身蕭寺,晝為畫,夜無所得燭,從佛光明燈下讀書。其藝既擅,出遊豫章,歷吳、越,康熙五十八年(1719)至揚州鬻畫,人爭客之。雍正五年(1727)以母垂老,不欲遠離,乃奉居揚州,又三年乃返閩,鄭燮贈以詩。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冊。慎工草書,法懷素。畫人物,多取神仙故事為題材,初學上官周,後用狂草筆法作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後參以懷素草書筆法,所作人物用筆粗獷,頓挫轉折,縱橫排奡,氣象雄偉。花鳥筆法洗練,形象概括,畫風潑辣;山水境界開闊,注重詩意的表達。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與鄭板橋、李(善)等往來友善,為“揚州八怪”之一。

黃慎-盲叟圖-作品賞析

《盲叟圖》繪一失明老人在幼童的攙扶下小心前行,畫面沒有背景環境刻畫,完全空白。圖左上有作者豎題款識:“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閩中黃慎寫。”畫中人物以草書之法放筆直寫,衣褶不拘成法,連勾帶染,信筆出之;面部用筆更加放鬆,刻畫輕快隨意,神態畢現。

北京故宮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硯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的《醉眠圖》冊頁;秦嶺珍藏閣藏的《十二司月花神圖》大幅橫軸;《伏生授經圖》軸;揚州博物館藏的《漁歸圖》等。 黃慎的繪畫創作在雍正年間時名揚於世,“尺紙容縑,世爭寶之”。可見他的作品在當時已有較高的價格,另外黃慎對自己的繪畫,常作分類自評,凡最得意者題上詩,次者則識以歲月,再次者只署“癭瓢”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