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中國地震主要分佈在五個區域:臺灣省、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州處於華北地震區所轄的汾渭地震帶上,這一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公元1556年1月23日,以古華州為中心發生了8級地震,史稱“華縣大地震”。明《華州志》雲:在震中區“十二日晡時(即申時,指下午3點至5點之間),覺地旋運,因而頭暈,天昏慘,及夜半月益無光,地仄立,苑樹如數撲地,忽西南如萬車驚突,又如雷自地出,民驚潰,起者、臥者皆失措,而垣屋無聲皆倒塌矣。”地震發生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曾親身經歷過華縣地震的明代官吏秦可大在《地震記》中記載:“受禍人數,潼、蒲之死者什七,同、華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臨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縣。則以地之所剝剔近遠分深淺矣”。

《咸陽經典舊志稽注》之一“明萬曆·咸陽縣新志,有一段有關關中大地震的記載:

嘉靖乙卯(1555)十二月十二日子刻大震。一時廬舍傾圯幾半,而東鄉壓死者無慮數百。灃渭水溢,巨魚甚多。卑溼之處,地裂泉出,因而井竭。計一晝夜動二十餘次,大樹條僕條起,人人自危,面無生色。天子遣大臣祭告、賑恤。至已末(1559)震猶不止。

此次地震在我國曆史記載中是災害極端嚴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

101個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佈於陝、甘、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範圍為5省227個縣。震中區為西安市以東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朝邑至山西省永濟縣等,約2700平方公里。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雖然這次地震的震級較高,但遠不是我國有記載的最強的地震,但死亡人數卻出奇之多,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壞而造成的。

① 其中,黃土滑坡和黃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別突出,滑坡曾堵塞黃河,造成堰塞湖而使河水逆流,當地居民多住在黃土塬的窯洞內,因黃土崩塌造成巨大傷亡。

② 地裂縫、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壞,使災情進一步擴大。

③ 這個地區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發生在午夜,人們難有防備,大多壓死在家中;

④ 震後水災、火災、疾病等次生災害嚴重,加上當時陝西經常乾旱,人民飢餓,沒自救和恢復能力。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致災原因。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一些古建築當然也沒幸免於難,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小雁塔。小雁塔本來樓高15層,地震後塔頂被震毀,只餘下13層。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丨小雁塔丨

興平縣孔廟也毀於這次地震中(《興平縣孔廟重修記》碑,明萬曆九年立,現藏興平市文化館);

位於乾縣的唐高宗乾陵陵園也被完全毀掉。地震還導致渭河河道北移五公里多......

如今,這場古今中外罕見的災難已經過去四百多年,白鹿原影視城也以華縣地震為題材,通過高科技手段,再現了明朝關中大地震的場景。

這場集災難體驗及地震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大型災難演出——《關中大地震》為大型實景特效演出,為在場觀眾還原華縣地震現場情景,切身體驗地震發生時刻災民的直觀感受。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關中大地震效果圖|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陝西省是地震活躍的地區之一,自史料記載以來共發生有感地震400餘次,破壞性地震60餘次。

其實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關中大地震”,小編摘取了陝西古代歷史上的幾次6級以上地震給諸位看個新鮮,不過請勿發散思維過多聯想。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460年前的華縣大地震是如何救災的

華縣大地震震後救災

(一)中央政府的救災行動

中央政府的救災行動是一種宏觀層面的指導性行為。主要包括修省、祭告神明、安葬死者、賑銀賑糧等方面。筆者認為,在涉及祭告神明和安葬死者這兩個問題的研究上,仍值得商榷。

在震後一個多月,首輔嚴嵩代表中央政府做出了反應,嚴嵩在奏疏《山陝地震請乞遣官祭告賑恤》中提到“祖宗朝凡遇重大災異,即有祭告賑恤之典。茲乞欽遣大臣一員齎捧香帛、祝文前去祭告彼處嶽瀆山川等神” 。此時遣官祭告目的有四,一是表面上信仰方面的目的,請求山嶽庇護子民;二是勘災,報災完成後,中央按規定要派員實地勘察災情,查察地方官吏有無虛報瞞報災情的情況;三是救災,鄒此行有“便宜行事之權”,攜帶四萬兩白銀可自行決定緊急救助;四是向災區傳達一個重要信息:朝廷與災民同在,朝廷非常關心災民的安危與生活,穩定民心。於是,戶部左侍郎鄒守愚奉命前往,“領白金四萬,從便宜賑之,舉大祈歲典” 。從文獻記載可知,鄒守愚此行先行赴山西,後入陝西,一直到鄒守愚病逝於陝西,持續70余天。

賑災使團的路線選擇是很重要的,可是鄒守愚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線。《一五五六年華縣特大地震》一書根據文獻記載 ,整理出鄒守愚的路線:二月到達山西,五月進入河南,五月中旬由潼關進入陝西,在陝西停留不到半個月,欽差大臣就病逝於臨潼。按照這個路線,結合地震烈度分佈,鄒守愚看到的災情應當是稍重—減輕—最重。從山西進入河南,欽差大臣看到災情有所減輕,勢必會認為自己已經穿過重災區,往後災情只會越來越輕。可真正進入重災區 後,他就不得不面臨殘酷的現實——陝西災情數倍于山西。當鄒守愚進入陝西后,縱使他有心救災,也沒這個能力了——他在途中不幸染上瘟疫,抵達臨潼後不治身亡。朝廷派來賑災的欽差大臣因公殉職,其對災區人民的打擊之大可想而知:連賑災大臣都被災荒奪去性命,這是天威震怒。災民們只能依託地方政府與士紳自救。而朝廷也因此沒能及時獲得欽差大臣對真正重災區災情的彙報,遲遲未向關中百姓伸出援手,同時本打算的祭告西嶽典禮也只好作罷。鄒守愚此行最大的實際作用既不是祭告山川也不是檢災,而是前文所說第四個作用——向災民傳達一個信息——中央沒有忘記他們。這對於災民來說是一種希望,有希望,才有繼續生存的勇氣。在鄒一行人到達災區後,“蒲民感激天恩,忘此奇禍” ,可見災民見到遣官後的激動之情。

在嚴嵩這份奏摺中,還提到第三個措施:“其有骸骨暴露者,督令所在有司掩埋” 。這一措施第一可以看做是人道主義關懷,地震中一些家戶全部遇難,無人收屍,這時就由地方政府出面,集中安葬。1958年山西省河津縣出土的一塊《地震壓死無祀鬼嵬》碑所記就是河津縣官府此次地震後替遇難者收屍的事:

第二是受明代人們的衛生觀念影響。當時乃至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災後暴露在空氣中的屍體會引起疫情擴散,為了防疫,必須處理屍體。這一觀念深深影響了一批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他們都認為明政府這一舉措可以防疫。這體現在許多研究成果中,例如:“為了防止衍生災害的發生與蔓延,震後需要對大量屍體進行及時處理” ,“(掩埋屍體)為避免震後發生瘟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然而掩埋屍體真的能起到防疫作用嗎?筆者查閱了一些傳染病學方面的論文,發現這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謬誤。傳染病學界普遍認為“目前沒有證據標明,發生自然災害後,死者屍體會構成傳染病流行的風險。因為病原生物無法在屍體存活很長一段時間” 。造成震後各種疫情的主要問題在於生物鏈的破壞和斷裂,動物種類以及密度突變。而動物、以及攜帶病菌動物棲息地的變化(例如遷徙逃散)則會使疫源地擴散。加之人群大規模流動,惡劣的環境,抵抗力的降低,又會使疫情強度變大。 筆者引用《地震災難中傳染病控制措施及關鍵技術研究》一文的示意圖(見文末圖錄),以便讀者更好理解疫情傳播途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明朝採取的這種措施,對於疫情控制,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只不過當時嚴嵩他們也許真的以為這可以防疫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