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團隊的大學問

帶幾個或十幾人的小團隊可能是最為考驗領導能力和個人修養的——領導團隊既需要文化管理,又不能完全靠文化;既需要講規則,又不能只講規則;既要講事理,又不能完全講事理;法與情要拿捏得好,團隊領導人還要有人格魅力。甚至有時候,領導人就是這個團隊的魂。建設團隊和領導團隊,既要講方法,更要修煉個人。

建設團隊三件寶

1.用人之長

有一家企業的設備管理比較混亂,設備經常出故障,嚴重影響生產進度及產品質量。有位工程師的管理能力、技術水平都不錯,但老闆娘(總經理)就是不用他。老闆娘認為這個工程人品有問題。筆者詢問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工程師在網上和一位女網友產生了感情,就和他的妻子離婚,和女網友結了婚。但這位工程師在工作上的長處非常明顯,他的個人生活選擇不能無限上升到品德問題。後來筆者極力主張用人之長,老闆娘才讓步,啟用這位工程師後,企業和設備管理果然一掃之前的混亂狀態,並上了一個臺階。

每個人都有短處,用人的根本一定是關注他的長處,關注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卓越績效一定是建立在發揮人的長處的基礎上。但在管理實踐中,領導很多時候討論的都是人的短處以及與工作不太相關的東西。

2. 傾斜資源

機會和資源分配永遠不可能是平均分配,配置資源要遵行效率原則。有經驗的領導人在分配任務時,首先考慮的是誰最有把握把這件事做成,對於能幹成事的人儘量配備給他能保證他成功完成任務所需的必要資源。

3. 系統架構

從能力上講,團隊領導人最重要的就是系統架構的能力。好比蓋房子,領導人必須先把房屋架構搭起業,然後團隊成員根據房屋架構砌磚、安裝管路、裝門窗、做屋頂等。團隊領導必須把工作系統規劃好,然後讓團隊成員根據自己所長,做各自擅長的工作。每位成員知道自己的工作與整體任務和其他人工作之間的聯繫,能夠整合團隊成員各自的工作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領導團隊三個字:頂、帶、舍

1. 幫下屬頂住壓力

作為領導,不能在關鍵的時候把自己的團隊成員推出去承擔責任。不有人投訴或上面“不高興”時,領導應適當地幫下屬抵擋;當有一些風言風語的時候,領導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成員。

一般來說,做得多錯得多。團隊成員積極承擔責任,做了一些交叉邊界的事情應該受到鼓勵,即便做錯了,也不能把他推出去受責備。

2. 要帶領不是“代替”

新任團隊領導在沒有形成團隊能力之前,一般比較辛苦,為了確保任務實現,有時候親歷親為,甚至一竿子插到底。但在這個過程中,領導人一定要清醒,你的目的不是代替下屬,而是通過和他們一起工作識別人才,培養隊伍,教會他們思路和方法。領導必須想辦法讓成員儘快成長起來,否則容易變成“大樹底下不長草”。領導人主抓目標和計劃,並確保團隊成員在思路上一是一致的,建議評價標準,然後放手讓大家去幹。

3. 需要一些犧牲精神

團隊負責人必需一點犧牲精神,捨得分享。如在利益分配上能夠先人後己,要稱考慮團隊成員,尤其是優先保證團隊成員的短期利益,在他們相對滿足的基礎上,再考慮自己的利益。筆者接觸到的一些優秀管理者無不具備這種素質,在績效不好的情況下,有的領導甚至把自己的資金拿出來分給團隊成員。這樣有助於領導者樹立威信,增強團隊凝聚力。當然這些做法必須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不是沽名釣譽,也不是施捨別人。

摘自《老闆、經理人雙贏之道》陳明著

博瑞森app重磅更新,更多免費電子書請下載博瑞森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