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需要看B格嗎?

後臺有很多留言,有留下新盤名稱想看評級的,有問各種問題的。

最近有兩個留言很有意思,我覺得值得說一說。

第一個留言是評論我們的對《華潤理想國》和《和悅華璽》的評級文章的,這位網友認為,我們對兩個樓盤評級得分基本相同不妥,因為華潤理想國看起來B格更高,所以價值更高,未來增值應該更快。

我回答說,華潤理想國住宅辦公養老樓混在一起,而且得房率太低,整體可能還不如和悅華璽,請問B格高在何處?

該網友回答說:5米挑高入戶大堂!五星級酒店式走廊!然後他給我發了幾張圖片。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我當時下巴都要掉了,原來真有人買房是不看療效看廣告呀。

兩張廣告效果圖就會讓人覺得有B格,華潤這廣告做得值。

第二個留言是另一個網友在《金地悅風華》評級文章下的評論,他說,相比於和悅華錦,金地悅風華園林更勝一籌。金地悅風華的豪華小區大門,4.2米挑高的單元入戶大堂,由大理石拼花和皮革軟裝打造的電梯,處處不比和悅華錦B格更高?

我們的評分,金地悅風華也確實比和悅華錦更高一點,但是,跟上面這位網友所說的B格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些B格有沒有有用呢?我們認為,完全沒用。

(一)什麼是B格

首先,他們說的這些完全算不上B格。

只能說,他們看房太少。看房少,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現在別說文案效果圖,售樓處不做個氣派漂亮的大門,似乎都說不過去。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挑空大堂?到處都是。

4.2米,5米,一層半的高度而已,太低了,隨便來個疊墅自己的客廳挑空就有6米以上。

皮革軟裝的電梯?

讓我想起來雷布斯宣傳的304米不鏽鋼背板和陶瓷背板的小米手機。

不管怎麼變著法的包裝,還是個中低端的手機。

這幾個樓盤,不管怎麼包裝,還是個剛需盤。

而且,很遺憾,所謂B格高的華潤理想國銷售並不理想,到現在的去化率仍然只有50%左右。

什麼是B格?我覺得某些別墅項目算是有些B格的。

比如我去年去看景粼原著的別墅新盤,大門同樣很氣派,而且平常都是關著的,你去看房,才為你打開。進得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亭臺樓榭,流水飛瀑,走進豪華瑰麗的售樓處,漂亮的銷售小姐禮貌的問道:先生您好,您想喝點什麼?藍山咖啡,還是金駿眉?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景粼原著也就罷了,也就是大門至售樓處之間做了一段景觀。萬科觀承別墅項目,B格就高一點了。這個在順義的項目,在別墅區內建了一個美輪美奐,仙氣十足的公園 - 鹿鳴公園。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哥看完這個樓盤,才感覺到,這樣的B格,才是合格的CEO盤。

越有B格,越是CEO盤。

CEO盤,又稱貴婦盤,通常是指價格很高,各種附加值超高,服務到極致,但其實沒啥升值空間的樓盤。

什麼是服務到極致的CEO樓盤?

你想參觀我們樓盤,奔馳車全程接送。不買不要緊,請下個月來參加我們的高爾夫酒會,有名模和明星到場哦。

1997年,香港何文田看樓,開發商為鍾鎮濤租了直升機看樓,風光無限,然後....B格超高的阿B哥(鍾鎮濤綽號)很快就破產了。

CEO樓盤的B格,必須要高。

然並卵,CEO盤的B格再高,升值也不行。

越是CEO的盤,才越需要這種B格來撐門面。

但你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你在售樓處喝的每一杯咖啡,草坪上每一朵嬌豔的鮮花,都是要打在房價裡的,都是要業主買單的。

(二) B格高,升值會快嗎?

B格是什麼?

是廣告。

廣告對於小白和女人來說,殺傷力很強。

因為她們是視覺動物。

買房需要看B格嗎?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超市裡新款的牙膏,什麼都沒變,更換了包裝,用了金光燦燦的貼紙,就能賣得更貴。

你應該為此而付出更高的價格嗎? 不應該。

大部分所謂的B格在房產升值中,幾乎沒有用處。

而所有的這些廣告營銷的東西,都有成本。開發商是不會吃虧的。

有人肯定會說,你說的CEO盤都是高價樓盤,限價房限價了,不可能是CEO盤,那B格高的,豈不是就白賺了?

沒有錯,限價房,價格是限定了。但是,開發商不會是傻子,廣告多花了一些錢,肯定要在別的地方找回來。

華潤理想國不是號稱5米跳空大堂嗎?不是超寬走廊嗎?

代價就是每戶的得房率都很低,甚至是目前限競房項目裡最低的得房率,你是住在大堂裡還是住在憋屈的小臥室裡?當你以後賣房的時候,得房率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

同樣,碧桂園的售樓處豪華了,工程材料和工程質量就下來了。

《一代宗師》裡,趙本山大叔說,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

買房和投資,你是要面子,還是要裡子?

這些廣告營銷,對於愛面子錢又不多的屌絲剛需群體是精準打擊。

如果大堂寬敞走廊寬敞就能增值快的話?那北京有些公寓樓(70年住宅產權)應該是增值最快的。因為這些公寓樓最開始都是按照高級酒店的標準打造的,10米挑空大堂,跟寫字樓比也不差的,然而,這些大樓的價格是遠遠跑輸大市的。

這些都是開發商的小伎倆,在一些不太重要地方包裝得金光閃閃,來打動你,來吸引你的注意力,讓你忽視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電梯間裡用人造皮革包裝,這才幾個錢?幾千塊而已。

重要嗎?完全不重要。

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買房,要剝離掉開發商的廣告,去掉這些感性的東西,然後理性的看待其價值。

實際上,很多毫無B格的小區,都跑贏了不少高大尚的樓盤,比如很多市區的老破小,城鄉結合部回龍觀的經濟適用房,都是跑贏大市的。

(三)定位

B格不是壞事,完全不是。

看到這裡,觀眾估計不幹了。你說了半天B格無用,現在又說B格又用了?逗你玩?

一個剛需盤,為了一點所謂的B格,打腫臉充胖子,把空間浪費在大堂和走廊上,回到家裡別人的89平米小三居得房80平米,你的小三居使用面積只有60平米出頭,憋屈,不值。

剛需盤的定位就是要經濟。

黃燜雞米飯就是要讓人吃飽,你又不是精緻的法餐。

豪宅,必須要浪費,必須要B格。89平米,最多做成1居。三居室,最少要200平米起。

想象一下都教授那個書房吧。

吃小龍蝦去簋街,吃澳龍去五星級酒店。

你不會去簋街吃澳龍,你找不到。

B格對剛需盤不適用,對豪宅適用。

當你不再計算,不在乎升值,B格是個好東西。

華潤理想國是失敗的,產品設計不合理,造成了滯銷,對購房者來說,也損失了使用面積。

而且,一個剛需盤的定位,和限價房的利潤空間,華潤不會真的給你造出B格來的。

開發商開發一個樓盤項目,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定位”。

粗略的劃分,目前市場上分七級:

A. 300~平米,董事長級

B. 250~270平米,總裁級

C. 180~200平米,總監級

D. 130~150平米,經理級

E. 90~120平米,白領級

F. 60~80平米,剛需屌絲級

G. 40~50平米,單身級

限競價房的70/90的要求,就決定了,基本上不可能突破到ABC這些層級,而90平米這個產品,只能呆在F,E這兩層,除非打擦邊球搞超大面積贈送。

2013年,孫宏斌拿下東三環農展館的地王,樓面價7.3萬/平米,賣到10萬/平米以下都是不賺錢的。這個項目叫北京壹號院,2014年東三環二手房大約5萬左右,北京壹號院開盤價15萬,而4年以後的現在單價是17萬左右,戶型面積263平米-385平米。地王必須配總裁和董事長級別,孫宏斌是絕不會去做90平米的產品的。

天下戶型,唯大不破。

90平米的小三居,怎麼做都不能完美。

瀛海府的小三居得房率達到100%,那又如何?你還是隻能有一個衛生間,每個臥室還是很小,只能是剛需房,做不出B格。

一個小白領去買限價房,看到宣傳彩頁裡寬敞的走廊,包裹皮革的電梯間,就以為這是一個五星級的樓盤,將來會升值更快,還是too young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