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歷史人物被我們高估了?

溫開元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哪個歷史人物被高估,那麼前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絕對要算的上是一個。

曼德拉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年輕時積極反對種族隔離,是非洲國民大會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當他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時,遭到南非政府打壓,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被判處入獄27年。

1990年曼德拉出獄後,轉而支持調解與協商,並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導南非,並於1994年但任南非總統,南非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自種族隔離制度終結以來,曼德拉受到來自各界的讚許,包括從前的反對者。曼德拉獲得超過一百項獎項,199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04年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等到曼德拉擔任南非總統之後,南非的“好日子”便到來了。

雖然曼德拉在領導南非黑人打破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領導人物,而且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沒有什麼能力。

所以在他被推上總統之後,在管理國家期間,整個南非經濟狀況迅速下滑,政府貪汙腐敗嚴重,整個國家從南半球的發達國家漸漸變成了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點上,曼德拉是要負全部責任的。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曼德拉在擔任總統之後,都為南非做了哪些重要決策。

1、政治方面

曼德拉早年是以支持黑人打破種族歧視為口號崛起的,所以在他擔任南非總統之後,首要工作就是將黑人大量的引入南非政府,在南非政壇形成以黑人勢力為主的政治勢力。但是曼德拉的引入方式並不是唯才是舉,而是機械的將政府內工作崗位按比例與白人對分。

表面上曼德拉這樣做確實很快的就形成了南非種族平等的局面,但是曼德拉的這種機械式的、教條式的民主,則對南非的國家發展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要知道在政府工作人員在管理國家時,是需要一定的能力與水平的,如果能力不能勝任所在的崗位,就必然會導致工作出現失誤、拖延停滯、甚至造成嚴重損失。

而在曼德拉就任總統以前,南非的黑人受教育程度基本上都很低,這樣低素質的人員在進入政府工作崗位之後,大多數人都難以勝任,而且這些人上臺之後,南非政府的腐敗之風也越演越烈,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南非國家發展上的嚴重混亂。

此外曼德拉在上臺之後,過分強調黑人權利,反對白人權利,這也使得南非的白人遭到了反向種族歧視,導致南非的精英白人不得不被迫離開南非去其他國家謀生,這也造成了南非政治生態上的嚴重破壞。

2、經濟方面

曼德拉在就任總統之後,導致南非黑人地位陡然提升,這就使得南非的白人財產失去了保護空間,而貧窮的黑人在政治地位上升之後,也把目光轉向了白人擁有的財產。

所以在曼德拉上體之後,南非黑人襲擊、搶劫白人事件開始大量爆發,這也讓南非白人感到非常的恐懼,大量的有錢白人不得不被迫賣掉自己的農場、工廠離開南非移民到其他國家,外國人由於各種顧慮也不開始停止在南非的投資。

從1964年南非國民生產總值不到10億美元,1972年超過21億美元,到1980年已接近90億美元。同時,貿易順差從60年代末的不到10億美元發展到1980年超過74億美元。外國資本在此期間也蜂擁而入,有統計說1957至1972年間南非經濟增長的40%得益於外資。  但是自從曼德拉上臺之後,南非的GDP增長嚴重減慢,10年間南非的GDP年平均增速僅為1.2%,大大低於南亞的3.7%和東亞的6.2%。

此外由於曼德拉信奉貿易自由化主義,廢除了前南非政府制定的相關貿易壁壘保護政策,宣佈南非成為自由貿易國家。這就導致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比如美國、日本的產品在南非暢通無阻,順間擊潰了南非的製造業,同時也導致南非的國有企業的估值被嚴重低估,大量的資產被外國資本低價收購。

貿易壁壘的確妨礙貿易自由化,但拆除貿易壁壘這事則要好好掂量一下。國際上一般沒有貿易壁壘的地區都是巴拿馬香港這樣的城邦國家或地區。像南非這樣的傳統制造業大國,一夜之間拆除貿易壁壘,還沒有任何過渡和補償,等於自掘墳墓。

3、軍事方面

南非是非洲軍事大國,在上世紀7~80年代因為與西方國家的利益摩擦,一直都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制裁,為了在政治和軍事上尋求突破,前南非白人政府做出決定,開始研製核武器。

南非的這些做法,理所當然的遭到了美蘇等國的強烈反對和打壓,但是前南非白人政府始終不為所動,不管美蘇怎麼打壓,都堅持研製核武器。但是等到曼德拉上臺之後,前南非白人政府的一切努力都化為泡影。

曼德拉上臺幾個月之後,在美蘇等國的要求下,宣佈南非無條件棄核,既沒有要求國際社會給予補償,也沒有顧及國家以前為此付出的巨大代價和南非前政府的感受。此舉令美俄欣喜若狂。這等於不費一兵一卒,沒有任何成本,完成了幾代人的夙願。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曼德拉的這種做法,雖然在國際上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但是這項決定無疑嚴重損害了南非的國家利益,說一句“出賣國家利益”那都是輕的,曼德拉的這種輕率決定直接導致了南非政府從此失去了於國際社會較量的底氣,為南非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直線下降,埋下了沉重一筆。

曼德拉是這個世界民主的鬥士、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把南非這個南半球唯一一個發達國家“建設”成為了一個發展中國家。是功是過,誰又說的清呢?套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萬國之聖人,一國之罪人。”


落下m


狹義的講,歷史人物不存在被高估低估的問題,因為這些只是評價之一,所謂見仁見智的。廣義的講,所謂高估,更準確的描述的是“抬高”。

為什麼要“抬高”,因為自身的需要,從而影響一批人去跟從。但始作俑者,或發自內心所認識,或表裡不一的為了目的而已。歷史沒有絕對的東西,都是相對而言的比較。

舉幾個例子:

孔子,儒家學說的祖師爺,但後世所傳並非孔子一人之功之說。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等,都是填薪火者。看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其實並不風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使得孔孟荀子,被請上了高臺。乃至後來才有了“萬世師表”。

關羽,歷史上的就是一位軍事將領,戰敗被殺。但統治階層和民間,取其忠義,不斷的抬高。並配合昇華各種故事。關老爺是位三教通吃的大咖,即被尊為關聖帝君,又被佛教封為伽藍菩薩,又被作為武財神供奉。

包拯,是位清官,也可以說是好官。但與《包公案》中的形象相差很遠。一是沒有做過那麼大的官,二是沒有三口鍘刀兩口尚方寶劍。更沒有處理過陳世美等皇親國戚。

岳飛,假如沒有冤死風波亭,可能嶽武穆沒有這麼大的名氣,後來的結局和評價還未知。若岳飛不死,也很難帶兵擊退金國。不能用《岳飛傳》來解讀歷史。

如上這些人物,都因政治需要或民間寄託,而被“聖”話了。而也有一些人,雖然未成聖。因需要而被重新評價和定義。舉兩個明代的例子:

劉伯溫,被小說中比作諸葛亮似的半仙,卻只封了一個誠意伯。相比張子房的留候,相差了幾條街。但多年後,明武宗又把他請出來,追封太師,諡號文成。

方孝孺,被朱棣滅族並踏上一萬隻腳的反動派。幾百年後,南明給徹底平反,追諡了文正公。

近代也不乏這種情況,只是不便於展開討論了。

評價歷史人物,蓋棺定論,只需看他活著做了什麼、留下什麼,不必去挖空心思臆斷分析他在想什麼。更沒有必要假設,他沒有死,或別人替代他......


幾葦渡


甘地。

他是本世紀的和平和非暴力的象徵。從那些抽大麻的嬉皮士到端著星巴克咖啡的金髮女郎,所有人都很推崇他。不管你讓誰說出一個偉大的印度人的名字,你可能都會聽到甘地的名字。

人們不知道的是,在那個時代,印英之間的政治格局更加複雜。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大英帝國正面臨經濟不穩定的情況。而像印度這樣幅員遼闊的殖民地在當時也承擔著維護大英帝國的重大責任,而不應該為了謀求自身利益進行一場冒險。隨著越來越多的革命者發動遊擊式武裝襲擊,印度次大陸的內亂越來越多。有人說甘地只是碰巧在遊行和抗議盛行之際發起瞭解放運動,英國才答應印度獨立的要求。這種說法雖然並不是最準確,但也並非完全錯誤。

而在當時居於首位的是由甘地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掌舵的印度國民大會黨。它是這一時期的政治巨擘。尼赫魯–甘地王朝誕生並最終成為了印度國民大會黨。直到今天,它仍是這個國家最強大的政黨,而且國大黨的權力不僅作用於政黨內部,還作用於所有民主規範活動。

雖然甘地領導了“食鹽進軍”的鬥爭,但是他並沒有走上大街,和人民一起戰鬥。他參與了很多政治活動,但大多是坐在談判桌上,或者是在董事會上和高級辦公室裡與英國統治者會談。我並不想詆譭他,我可以給你舉個具體的例子:甘地–歐文協定。他擬定的這些協議和協定,內容就是不要和英國人而是和挑起戰爭的革命者鬥爭。實際上,正是這樣的協定使印度獨立被推遲了許多年。因為他動搖了公眾對革命民兵的支持,使公眾追隨他的和平觀念和談判策略。

當然,進行各種會議和談判並不是壞事。但讓人惱火的是,有很多英雄偉人為了解放印度犧牲了,但卻沒有得到足夠尊重——

Subhas Chandra Bose

Bhagat Singh

Sukhdev Thapar

Shivaram Rajguru

Chandra Shekhar Azad

這些名字你聽說過幾個?

甘地的政治活動大多在是獨立前和獨立時期,但即使在獨立之後,甘地(和尼赫魯)也沒有停止他的政治活動。他與巴基斯坦立國運動領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納進行商談,將印度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部分,並進行分治。直到今天,還有兩個位於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之間的國家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而衝突不斷。

甘地被一個名叫納圖拉姆·戈德森的人暗殺而死。如果你谷歌一下,你就會發現很多人稱納圖拉姆·戈德森為英雄,勇士等等。雖然我不同意稱納圖拉姆為英雄,但我建議你研究一下他暗殺行動背後的政治因素和動機。納圖拉姆不是一個狂熱的恐怖分子,他是一個知識分子,在暗殺甘地後他立即自首。網上的一些文章認為納圖拉姆暗殺甘地很明顯是很個聳人聽聞的陰謀。但如果你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很多讚譽暗殺甘地行動的網頁。不要單純地相信我的話,我也不值得信賴,你還是要自己進行研究。

下面這部分不是答案的主要部分,而且它是基於觀點的,不是基於事實的。美國比印度早獨立了200年。就目前情況來看,實際上美國做得很好。美國可以把隱形直升機開到一個主權國家的領空,在那裡殺死恐怖分子,而且可以完全不管這樣做的後果。毫無疑問,和平不是唯一的途徑。非暴力的想法似乎很有吸引力,因為採取非暴力手段對於遊行抗議的人來說很簡單。政府和其他強大的實體都希望人們跟隨甘地,採取非暴力手段。他們不希望人們衝進他們的豪華辦公室毆打他們。但如果人們只是在他們的辦公室外,拉上寫著“佔領華爾街”的橫幅,他們就可以安然無恙,置之不理。然後我們就都知道了“和平”佔領運動是多麼的成功了。


咖喱臘肉


關於歷史人物被高估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歷史人物如何能被高估,換句話說怎麼會出現歷史人物被高估的情況。我在這裡試著分析一下,以開闊大家的思路。大家也可按圖索驥找找自己心目中覺得被高估的歷史人物。我認為歷史人物被高估,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野史或者演義小說的渲染。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歷史是由人來書寫的,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以及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基本都是通過史書來了解的。而史書又分為正史,比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還有就是一些不歸在正史裡面的史料以及一些歷史演義歷史小說類甚至一些野史。

正史基本都較客觀,主要描述歷史事件的發生,很少特意渲染某一個人物。而非正史則不一定,比如演義類或者歷史小說類為了增加作品的可看性會加入一些作者的加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增加矛盾衝突。而這樣做就會增加某一個人的戲份,當然也會渲染增強了某一個人的能力。還有是因為作者個人的好惡而增加渲染了某個人的能力,演義小說類或者野史類都存在這種情況。而正史就基本不存在這種情況,因為正史除了前幾史,基本都是集體作業,不太受個人情緒的影響。雖然前幾史是個人作品但基本也較客觀。不過有些正史也會受意識形態的影響,比如後朝著前朝史,有可能會存在角度的問題,但總歸還是有一定分寸的。因此分析到這裡我們可以明白,某個歷史人物被後代人高估,後人受歷史小說或者歷史演義的影響是佔主要原因的。

二是老百姓自發的推崇。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老百姓逐漸形成了樸素的善惡觀念。因此歷史上一些品質高尚或者符合大眾道德觀念的歷史人物就會更受老百姓的青睞。口口相傳間,推波助瀾,老百姓就會慢慢抬高有些人的能力及地位。有時候還會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有意無意按在自己推崇的人身上,發生這種事也是正常的,誰會願意自己推崇的人是個大笨蛋呢?因此有的歷史人物就是這樣慢慢被拔高的。

三是統治階級的宣傳需要。每朝每代的統治者出於自身的統治需要都會有意無意拔高一些歷史人物。通過宣傳這類人身上的某些品質而教化民眾或者說是以求同化民眾。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統治手段。

分析到這裡,我相信大家心中的脈絡比較清晰了。按照這個思路,大家每個人可能都會想到幾個被高估的歷史人物。關於我認為的被高估的具體歷史人物我就不在這裡列舉了。從我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來,歷史上被高估的人物多數是正面的人物,或者是符合大眾道德觀或者對歷史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多數是具有正能量的人物。這些人物有的是我本人所崇敬的,有的也許是其他朋友所崇敬的。我想我們還是保持我們內心深處那一份信仰與純真吧。


東方來客2018


看歷史人物是否被高估,應該看他的功績及對後世的影響是否低於對他的評價,功績少、影響小而評價高,就是高估,反之則是低估了。這涉及三個要素:功績、影響、評價,脫離這三要素的任何觀點都是個人意淫或者歪曲歷史。



有人說孔子被高估了,這是僅從他的遭遇來評價的,帶有片面性。孔子最大的功績:創立儒家學派。孔子對後世的影響: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既是歷代王朝治國理政的正統思想,又是中華文明的主流文化,不但深刻影響著中國,還走出了國門,成為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的正統文化。後世對孔子的評價:被國人尊為萬世師表的至聖先師,被西方學界公認為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百大人物第三位,僅次於柏拉圖和耶酥,高於釋迦牟尼和穆罕默德。


還有人說岳飛被高估了,這是受了秦檜秦熺父子及理宗、度宗時奸相史彌遠大肆篡改的假史影響。岳飛的功績:收復首都建康(今南京)、平洞庭湖鐘相楊么農民軍穩定宋室江山、收復襄陽六郡、嚴守江漢襄陽防線捍衛國門、順昌偃城朱仙鎮連敗金國王牌精銳部隊。岳飛對後世的影響:金國滅北宋後,對南方漢族特別是趙宋皇室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岳飛讓金人認識到漢人並非豬狗不如的劣等民族,在漢民族生死存亡關頭保衛了大漢族。
後世對岳飛的評價:兩宋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這個評價是很公正的。

真正被高估的,應是關羽。關羽的功績:幫助劉備從草莽英雄成長為一方諸侯,誅華雄、斬顏良、解曹操白馬之圍。但他剛愎自用丟失荊州,差點讓劉備沒了立足之地。關羽對後世的影響:被視為忠勇的化身,歷代王朝封他為武聖。後世對關羽的評價:武聖關帝,乃是武將第一,但不論是武力還是謀略,不論是戰功還是軍事史上的地位,關羽都不是第一。


還有一個被高估的,很多人不記得,他就是王安石。王安石的功績:推行以青苗法、均輸法、募兵法等為主的變法改革,這些改革以解決冗官冗兵、實現富國強兵為目的,結果卻適得其反。王安石變法對宋朝的影響:王安石變法是極為失敗的改革,加之他任人唯親提拔大批貪官汙吏上臺,導致北宋國貧民窮、官貪兵弱,北宋迅速衰落,不久即被金國滅亡。後世對王安石的評價:自列寧評論王安石為十一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改革家以後,社會主義國家都對王安石讚譽有加。但實際上王安石變法不僅沒能實現富國強國的願望,反而導致國力衰退、民生調敝、貪官橫行、民怨沸騰、起義不斷,北宋很快就滅亡了。


能忍即智


我說一個,清朝的乾隆皇帝。

在歷史上,乾隆皇帝一直以明君聖主的形象示人,與他的爺爺康熙皇帝一起,開創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對於自己的一生十分滿意,竟然自稱“十全老人”。

可是你有沒有想一下,為何清朝自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就開始衰落了呢?

因為乾隆已經為子孫們埋下了禍根。

乾隆埋下的最大禍根,是因為妄自尊大,錯失了追趕洋人的機會。

在乾隆皇帝之前,西方其實一直是落後於中國的,正是在乾隆統治時期,西方諸國快速發展,把大清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1793年,乾隆皇帝82歲。這一年,英國國王派遣馬戛爾尼帶領英國使團來到中國,乾隆皇帝在熱河行宮接見了他們。當時,馬戛爾尼向乾隆皇帝提出了兩個事情,一是請求大清與英國通商,二是希望大清允許英國派駐使臣。

這兩件事,本是友好交往、共同發展的好事情,可是因為馬戛爾尼不願給乾隆皇帝磕頭,雙方鬧得很不愉快。馬戛爾尼所提的兩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後來,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大清的國門,在英國的逼迫下,清朝不得不答應他們的一切要求。

如果當初乾隆皇帝放下天朝上國的傲慢,答應了馬戛爾尼的請求,也許就沒有後來的英法聯軍進北京了。

乾隆皇帝埋下的第二個大禍根,是吏治的廢弛。

我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在乾隆之前是不存在的。正是從乾隆時期開始,清朝的吏治急劇敗壞。

清朝吏治最好的時期,是雍正時期。雍正皇帝以鐵血手段,大力整治官吏,使得雍正一朝的吏治特別清明。

但到了乾隆時期,在他的帶領下,大興奢華之風,官吏們為了奢靡的生活,僅靠俸祿是不夠的,於是開始暴斂錢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貪官和珅,正是乾隆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而且終生受到乾隆的寵愛、庇護。以至於嘉慶皇帝想要查辦和珅,還要等太上皇乾隆死去以後。

自乾隆之後,清朝的吏治每況愈下,越來越敗壞。對此,乾隆皇帝難逃罪責。

另外,乾隆皇帝還是清朝皇帝中製造文字獄最多的。滿清一朝,一共有文字獄160餘起,其中,乾隆皇帝一人就製造了130多起。

就是這樣一個皇帝,竟然被稱為聖主明君,算不算高估?


趣談秘史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首沁園春·雪讓我們記住了中國歷史上幾個赫赫有名的帝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而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這其中之一——唐太宗,個人觀點,水平有限,歡迎指正!






說起唐太宗,我想大部分有歷史常識的朋友都非常熟悉,他助父起義,征戰四方,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奠定了一個繁榮的盛唐。可事實果真如此麼?我不否認他的歷史功績,但細究之下,卻有高估之嫌。


被高估了的"貞觀之治"

課本上的“貞觀之治”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海清河晏,天下繁榮的美好畫卷,可我們簡單對比前朝(大隋)數據,應該會有一個重新認識。

據相關史料統計,隋朝“開皇之治”時全國戶籍人口約為890萬,而貞觀期間,這一數據為300萬左右,約為隋朝的三分之一。因為古代我們是農業立國,加上經濟統計的差異性,戶籍數是一個比較客觀反映經濟的指標。而唐朝直到天寶年間,這一數據才達到960萬左右,因此,輝煌無比的貞觀之治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華麗。


被高估了的人品

提起太宗,我們立刻能想到他如何地知人善任,兢兢業業,而“放死囚”的故事更是感動了不少善良的人們。太宗文治武功自有史料佐證,本人亦無意推翻,但放死囚的故事確實屬於虛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證。我想說的是,李世民作為慫恿李淵起義的主要人之一,在很早的時候其實就暴露了他的野心和對權利的巨大渴望。而在父親李淵準備將其外放洛陽,驅趕出唐帝國權利核心的時候,他果斷髮動了“玄武門之變”,殘忍地殺死了一母同胞的哥哥,弟弟並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受害者”。也是唐太宗,開啟了帝王公開干預史料記載的先河,給後世諸多誤導。而他霸佔嫂子和弟媳的行為更是要為他明君之號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待任何歷史人物我們都應該用兩個角度去觀察,儘管太宗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依舊不能否認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之一。


幫你為你智商充值站長


漢壽亭侯 關羽

關羽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他被後世尊為“武聖”由於《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著作的傳播,以及封建皇家出於鞏固統治以及“教化”百姓的目的刻意拔高關羽形象,擴大其影響力,而導致關羽逐漸被捧上神壇,成為了我國最有影響力的武將之一。慢慢品味其一生,我們會發現關羽作為一位忠勇悍將,不乏自身的傳奇之處,但也有他作為一個驕傲的“武人”所帶有的不足與缺陷。


關雲長之名在中國甚至是日本等周邊國家都是婦孺皆知。我們去評價一位歷史人物,不能憑自己對他的感受去故意拔高他的高度,當然也不能如現在某些人一樣為了博人眼球,顯示出自己特立獨行的一面而去故意貶低某一位歷史名人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那樣我們怎麼得來真知?

一.關羽導致蜀國的戰略宏圖成了泡影

關羽丟失了荊州是蜀漢最終失敗的緣起。荊州失陷前,蜀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基本上達到了《隆中對》中諸葛亮設計的戰略態勢:“……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一戰略構想的關鍵實際上在於荊州,因為巴蜀是是典型的“天牢”地形,道路難行,“外人不得入,內人不得出”。如果以巴蜀作為戰略基地進攻曹魏,就必須有另一路兵力進行防禦孫吳,或者本身就作為策應軍出現。很明顯,荊州正是這一路策應大軍。問題又來了,劉備與孫權聯合的基礎是“聯合抗曹”,重點在於“抗”字,而不是“攻曹”,否則力量的均衡會打破。關羽看見漢中眾人連連取勝建功,心理上沒有滿足,數攻曹操。所以才有“關羽得志,吳必不喜”,由於關羽外交上的幼稚,關羽在北線曹仁處取得了勝利,對東線的孫權顯得極為不敬並且沒有分析敵我利弊,導致東吳處於制衡的目的立即發兵白衣渡江,夜襲荊州,荊州管理權的喪失,導致蜀漢朝野震動,出於關羽個人對蜀漢的意義,以及荊州豐富的兵馬錢糧,劉備放棄原有戰略,舉大軍瘋狂撲向東線,孫權想要保持原有的戰略平衡,所以派諸葛瑾到蜀國談判,但是劉備昏了頭,非要滅吳。要知道,當時三國各自的實力任誰要想憑一己之力滅掉另一家極為困難的,劉備在夷陵又大敗,彝陵大敗導致蜀國損失慘重,一大批老成宿將或病死或陣亡,一大批久經戰陣的士卒或被俘或戰死,據估計損失精兵4萬多人,軍事上實際已經失去了本錢。

二.關羽自身的軟實力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關羽在萬軍之中,單刀飛斬顏良,這不是小說,而是青史所載。憑此不得不說其勇冠華夏。而後其千里尋主,不可謂其不義。襄樊一戰中關羽水淹七軍,讓人們看出了他的謀略。忠勇義俱在一體,然而關羽沒有大戰略思想,好大喜功,貪功急進。正如米蘭昆德拉對蘇共的評價:積極份子們自以為尋找到了帶領國家走向勝利與成功的道路,他們為了榮耀而奮力向前,最後卻在盲目的熱情中焚燒了自己,也斷送了自己渴望拯救的人們的未來。

三.偉人不該有的態度

關羽性格的最大悲劇是自戀,而這種自戀,較之呂布又有不同。項羽的自戀來自於自負,來自於對自身鬼神般武勇天下無敵的信念。而關羽的自戀則是一種強烈得近乎變態的自戀,這種自戀的來源不是自信,而是自卑,或者說由於到達了自戀的頂峰,所以反而走向另一面,即所謂“剛極易折,物極必反”。

關羽的性格其實有很多,譬如義薄雲天,譬如有情有義,譬如好大喜功,譬如剛愎自用,陳壽《三國志》對關羽有一個相當精闢的評價:“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言雖一句,卻大有深意,充分體現了關羽的這種自卑的自戀。“善待卒伍”,是因為從行伍兵卒到三軍統領,地位差距如若天地,絕對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加以善待,反可博“體恤士卒”美名。而“驕於士大夫”,則是因為面對真正的士社會名流,極易勾起自身作為一介武人的自卑。因為關羽由生一來,都願意並努力的去附庸風雅,所以他留長鬍子;所以他處處要顯示鶴立雞群;所以他無時無刻不手捧一本《春秋》,雖然從未見他從《春秋》之中悟出什麼;所以當諸葛亮誇他“髯之絕倫逸群”時會“省書大悅”甚至“以示賓客”,惟恐天下不知。這種需要依靠他人評價來找到信心的心態,充分反映了關羽“附庸風雅”的嚴重底氣不足。

托爾斯泰說過:“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的時間。”或許事實上不用三代,但是與本人從小的家庭教養和環境卻是針線相連的,關羽在《演義》中賣棗,在《志》中“亡命奔涿郡”,先天條件便已經不足,也不太具有真正士大夫的內涵,他的性格導致了他後天蛻化的畸形。所以當真正面對士大夫的風流雅緻時,關羽的這種附庸風雅就容易貽笑大方。欲為人所敬為名流而不得,在隱藏自卑情緒的支配下,最直接的態度就是逆反,以驕示人,處處顯示我比你強,我不恥你。而關羽憑藉著自己的名聲與威望,把自卑隱藏得極好但自戀發揮到了極至,因而給人留下的是一個威武英明,宛若天神下凡的光輝形象。但是最終,關羽還是因為這種“自戀而又自卑”性格下“驕於士大夫”的表現而導致最終身亡。

四.時代的一個符號

無論如何,關羽就算是過大於功,就算是如何如何,但他依舊是那個時代的英雄,是開創那個時代霸業的傳奇,或許他沒能展現宏圖霸業給世人敬仰,但,他也開創了霸業的一角!不要隨便去侮辱他與任何一位歷史的英雄,這便是我唯一能給大家的忠告。


漢魂無有殤


你好,說到被我們高估的歷史人物,實在太多,光一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五虎上將,更別說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秦瓊等,以及後來的宋江和方臘,這些人都是被古人過度抬高,讓我們現代人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把演義當成了歷史津津樂道。

這些人我就不說了,我就說說被我們傳頌了兩千年的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項羽。不得不說項羽能橫掃河北河南,把當年所向披靡的黑色殺神秦軍殺得望風而逃,並坑殺二十萬貧困,一路席捲到咸陽。



那麼項羽真的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厲害嗎?項羽是有過人的神力,但是一個人再厲害能禁得住二十個人一擁而上?就算古人比現在力氣大,但是也不光是項羽一個人力氣大,普通士兵也比現代人力氣大,那麼幾十個人一起圍攻同樣是能拿下項羽的。

項羽之所以能在垓下之戰之前無一敗績,無非是秦朝氣數已盡,各地紛紛立起反旗,楚國人盡數為項羽所用。而秦二世根本就被趙高矇蔽,蒙恬被無故冤殺,秦軍內部也軍心動搖,已無鬥志。就連劉邦的雜牌軍都能拿下咸陽,何況項羽狹威猛之師足以藐視群雄。

但是項羽卻是像一個只能打順風牌的賭徒,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毫無辦法,甚至連一次失敗都不敢面對。垓下一戰,項羽毫無軍事才能,明知自己被圍,卻呈匹夫之勇,完全無視漢軍的合圍,而且帶領全軍朝漢軍包圍圈的最厚實的韓信部突圍,意欲作困獸之鬥。結果大家都知道,強大的楚軍一戰被滅,項羽自刎烏江。

可以說,項羽的神力只不過是一個穿傳說,這符合古人對於英雄的期待,誇大項羽的神力在後世的的很多人身上都用過這種套路。所以,項羽就算是個英雄,也是一個草頭王而已,為了塑造項羽,卻把大風起兮的真正的心懷天下的風雲人物劉邦描寫得那麼不堪。



風雲說收藏


特斯拉!!!除了吹天吹地的特斯拉我想不出來第二個人了,他已經不能用高估來形容了,這傢伙在中國網絡上被嚴重誇大和神話了,他的學術成就給網上能列出來一堆,好像除了地球不是他發明的,無所不能了,一年吹的比一年厲害,前兩年還僅限於電力行業,後邊又出來了時空穿越,時空實驗,通古斯爆炸始作俑者😂,我的天,而且評論裡面有的人對此堅信不疑,信徒一大堆,我覺得相信他的人,都是不懂科學和學歷低的人群,因為有點腦子和知識就應該知道,科學的發展是有賴於實驗科學的進步的,實驗科學依靠於工業的發展,當時他處的那個年代根本不足以支持這麼高逼格的實驗。最最最重要的是網上說他弄成這麼多發明,而且哪個都是屬於驚天動地那種,我想說他的壽命夠嗎?就算拋開一切現實基礎條件,他所發明的這麼多東西設計這麼多領域,甚至有的是全新領域,根本就不可能,有的科學家窮極一生才確立了新的領域得入門理論,後人才可以跟著研究,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互聯網上面的特斯拉叔叔根本不需要,直接有的沒的統統省略,一步到位😂,為什麼?因為編造這些的人只需要動動鍵盤就可以了!特斯拉真實的成就在於交流電。那才是他真正的成就……最真實的特斯拉而已……網上一些不負責的小編根本不驗證這些傳聞的真實性,發一些文章和視頻傳播,更是助長了特吹的信徒。地攤文學真是害人不淺,網上去年又出來個新版本,標題😂一個被FBI封鎖百年的人物😂😂😂。哈哈哈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