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的人養老金爲什麼比企業職工的要高?

90年代流行從體制內和事業單位下海,現在很多又想成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內的職工。因為他們都端著一個“鐵飯碗”,甚至現在連相親都會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當做徵婚條件,2014年前在體制內工作是不需要繳納社保的, 以前是實行雙軌制,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職務,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退休時的單位性質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業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比一般人高好幾倍!

事業單位的人養老金為什麼比企業職工的要高?

那現在呢,他們還需要繳納社保嗎?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醫療和養老保險進入了市場化,和一般的企業職工繳納的社保的制度是一致的! 養老保險都需要個人負擔8%,單位負擔12-20%。部分公務員是跟現在事業單位的人一樣,需要繳納社保,也有一部分人員還是由國家財政支付養老金,這也是一個逐步改變的歷史遺留問題!

事業單位的人養老金為什麼比企業職工的要高?

但是為什麼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都繳納社保,他們還是比民營企業退休的人領的養老金多不少呢?

兩個原因:

首先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職工和民營企業繳費基數不一樣,很多民營企業都是按照最低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而事業單位是按照個人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那肯定繳納的就比企業單位的職工繳的多,比如北京公務員月薪20000,他一年社保繳費10萬左右,在民營企業按最低繳費,他一年才繳納1萬多!

事業單位的人養老金為什麼比企業職工的要高?

第2個原因,雖然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市場化了,但是他們的養老金不光只有社保基金支付,還由單位的工資福利處,或者地方財政補貼一部分。等於普通打工的人退休後,只領取一分錢,事業機關的人領取好幾份!這就是公務員養老金高於一般職工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